高校辅导员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探究
2020-11-23罗静
文/罗静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大高校不断扩招,导致高校辅导员在进行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方面存在任务下达流程不够通畅、工作效率低、与学生交流不强、班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但随着网络技术背景下微信公众平台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其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而各大高校辅导员也充分利用信息公众平台的便捷性和信息化特点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一、微信公众平台特点
(一)门槛低,操作步骤简便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开放性特点,因此较为容易申请和运用。而且,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操作步骤相对而言较为简单,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发布到公众号上。与此同时,用户在添加微信平台或者进入微信群聊时,可以通过公众号搜索、别人邀请、扫描二维码等形式直接加入。
(二)发送内容的形式多样且具有保留功能
微信公共平台最大的一个优势在于其不仅可以进行文字交流,还可以通过图片、声音等多方面多元化的形式进行沟通交流和信息发布。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非常有利于用户的体验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微信公共平台浏览阅读曾经发布过的内容消息。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较强的信息保留功能。
(三)互动性强
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双向交流的公共平台,可以很好地搭建信息发布者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当运营者将消息发布之后,而用户可以将自己的体验或者想法进行留言回应;运营者看到之后便可以针对用户的体验或想法进行回复,因此微信公共平台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四)时间空间高度自由
微信公共平台强有力的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信息发布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布消息,可以高效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消息的传达。
二、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势
(一)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涉及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等各个方面。其需要处理的工作内容非常繁杂,内容涉及广泛,尤其在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时,需要将消息及时传达给学生,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收到。而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一般是辅导员先进行班委开会,将工作任务进行分工传达给班委;然后班委再进行协商和分配,进而将消息传达到班级的每个学生。这样传统的一级传一级的工作模式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通过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导员老师可以将学生们共同拉入一个统一的微信公众号中,在这个公众号里辅导员发消息学生能够在同一时间收到并确认。比如:辅导员老师发送关于“明天下午宿舍大检查”通知的时候,可以将此通知以文字的形式进行编辑,之后在微信公众号上统一发送,也可通过设置收到后回复的要求,确保将消息传达给每一位同学。若是在微信群里还可以直接“艾特”全体成员,既可以将通知第一时间传达到位,又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1]。
(二)促进师生互动与交流
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通常情况下是辅导员将工作任务传达给班委,班委再将消息发到班级群进行交流,出现问题时再一级级上报给辅导员;或者是在某个固定的时间段开展班会将通知进行汇总后传达给大家。而这样的模式仅限于辅导员和班委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缺乏辅导员和普通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便可以直接冲破师生沟通的障碍。一方面,辅导员随时将通知发送到公众号内,及时向大家发布通知或者重要事情;另一方面,学生在收到信息之后可以直接向辅导员反映自己的想法。同时辅导员还可以发布心得体会等一系列有趣话题,学生看到之后进行心灵交流[2]。因此,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与交流,学生了解辅导员日常和工作;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利于加强辅导员老师了解学生近期学习生活状况,有利于老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利用微信平台,老师和同学们可以以平等的姿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成亦师亦友的效果,还加强师生心灵沟通,促进师生关系,增强班级融洽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有利于后期工作的开展。
(三)增强教育方式和管理形式的丰富性
传统的学生教育工作大多以班会、面谈等形式开展,基本上以老师口述为主。方式单一死板,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引起反抗等叛逆心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冲破传统的教育教学的束缚,让信息化、灵活化、多元性的教学形式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展开。例如可以利用微课堂、课件、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增强教育形式和管理形式的丰富性,对于辅导员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情况下,辅导员的教育工作主要分为教育和管理两大模块[3]。教育方面主要涉及到对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安全普及教育,以及某些课程授课。此时,辅导员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采取先进便捷的教育和管理形式,突破传统主题班会、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的局限性,充分利用视音频、课件、链接等多种共享方式,例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会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将主题会交流会设定在某个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学生可以观看相关视频,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共同展示形式,再次强调本主题会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另外还可以设置链接,让学生点入链接进行答题活动以便统计和分析观看效果。而学生工作管理方面是辅导员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切实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像“团推优匿名投票”“问卷调查”“课堂签到”等问题时,传统的解决方式是请大家在同一时间内统一聚集,涉及到人员考勤、注意事项说明、维持纪律、手写投票、数据人工收集等多方面内容,过程繁琐;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便可以一改之前单一枯燥的工作管理模式。比如“课堂签到”,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在群内发布统一地点签到形式,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便可以收到老师的签到通知,直接点入便可以进行地点签到。这种方式大大缩短了教师考勤时间,也便于老师根据后台数据可以直接得知学生的签到情况。因此,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增强教育方式和管理形式是非常必要的。
(四)数据发布及收集的便捷性、准确性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优化之前繁琐的数据统计及收集工作。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省掉之前的人工发表、填表、注意事项、在收集表格等相关工作,辅导员可以在公众号后台直接进行统一编辑,提前选择好表格模板、设置好答题内容(在题目旁边设定好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发布、收集,数据内容的制作和后期发布及数据收集等相关工作完全依靠微信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公众平台能根据要求自动筛选相应符合条件的内容,节省时间,高度锁定目标,方便辅导员分析后台数据结果。例如,在进行“本班学生专业课成绩统计”时,问卷发布之后,学生可以直接将相应分数填入对应课程之下,点击提交即可。而所有人的答题时间和相关分数只有辅导员可以在后台进行直观了解[4]。通过数据分析功能及相关设定可以快速准确地将各科成绩按照不同等级进行分类,清楚明了的将每一科的通过率、优秀率及挂科率进行百分比说明,便于辅导员老师进行统计和数据分析。可以更加快捷、顺利地开展后期学生管理工作。
(五)加强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由于高校每位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多、涉及地区广泛等因素,传统的家校联系交流工作一直受到较大阻碍,很难和每一位家长都保持时刻交流和沟通。种种的不便导致很多家长无法深入了解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等具体情况,再加上辅导员由于平时繁杂的工作也很难做到和每一位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建立家校交流群,一方面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学校班级最新相关动态,另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微信群或公共交流平台及时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同时,辅导员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家长会、亲子交流会、期末考试动员会等相关活动,让家长也适当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同时对孩子进行监督和提醒。当学生在学校出现意外情况或者期末考试出现挂科等现象时,辅导员可以及时和家长反馈沟通;同时,家长可以将学生在家的问题和不良学习习惯传达给老师,以便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帮助下,不但可以帮助辅导员老师、家长、学生三方建立融洽的关系,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之下,能够更进一步帮助各高校学生改正学习生活等方面不良习惯,促进学生在高校更进一步的深造。
三、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注意事项
高校辅导员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是符合时代信息化发展和教育不断创新改革的方向。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要正确适度地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充分意识到其对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师生互动性、教育形式多样性等方面的优势,但不可将所有学生管理工作都通过该平台进行。平时较为普通、细小的消息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发送,但涉及到大型的且非常重要的活动,应当进行线下沟通交流。线上线下相互结合才能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稳定进行。
四、结语
各高校辅导员应当充分意识到微信公众平台的重要性和其实际应用的必要性,加强且熟练掌握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在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师生互动、增强教育方式和管理形式的丰富性、数据发布及收集的便捷性与准确性以及增强家校沟通等多方面的优势,以便能够更顺利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