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核心素养引领下湘西地区幼儿体育健康促进路径研究

2020-11-23李国碧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湘西体质幼儿教师

李国碧

前言

幼儿时期是人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幼儿时期的身心发展对其一生都会有影响。怎样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目前幼儿园、家庭乃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共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有关体育的学科核心素养,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现有关专家学者对三者关系进行研究和阐释:三者间关系紧密,相互影响、促进、最后共同发展,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2]。在体育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来探索湘西地区幼儿体质健康促进路径,灵活的用于实践,使幼儿学生身心终身受益。

1 研究对象

体育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湘西地区幼儿体质健康促进路径。

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3 结果

3.1 湘西地区幼儿体质健康的现状

3.1.1 幼儿体育的重要性被忽视

当前,与全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幼儿体育总体的发展水平仍处于初始阶段,处于湖南西部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湘西地区而言,幼儿体育的发展则更为滞后,基本处于初始阶段中的起步期。长期以来,从湘西地区幼儿体育的发展来看,“幼儿体育”似乎常常被大众所忽视,而学校领导、体育工作者、幼儿教师及幼儿家长也缺乏对幼儿体育的正确认知与理解,进而造成了对幼儿体育发展的忽视与滞后。

3.1.2 部分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与此同时,“二孩”政策后导致幼儿数量急剧上升,我国对幼儿教师的数量需求也随之增加。但随着数量增多,质量的要求却有所下降,导致幼儿教师的门槛降低、教师队伍参差不齐,部分幼儿教师素质偏低。直至近两年,虐童事件的频频发生,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些孩子在成年后会不会因为儿时的伤害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或产生极端行为我们不得而知,也很难想象。现实告诉我们,培养具备高水平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幼儿教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1.3 幼儿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的缺乏

幼儿教师数量的缺乏导致幼儿体育教师数量的缺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幼儿教师的待遇普遍不高,导致人才的流失。经实践调查得出,目前部分幼儿园及幼儿培训机构没有专职的幼儿体育教师,幼儿的身体活动时间自然也得不到保证,在幼儿园及从事幼儿体育的培训机构中专门的身体活动课程每周不到一节,少部分有两节。这也成为了影响到幼儿体质健康保证的重要问题。

3.1.4 缺乏规范、系统、科学的幼儿身体活动健康课程

由于幼儿园缺乏专业的幼儿体育教师,导致现有幼儿身体活动健康课程有失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湘西地区现有幼儿体育培训机构里的体育专业教师有部分也并非是学习体育教育专业出身。培训课程也缺乏规范性,体育活动项目单一,如:仅有的幼儿跆拳道、体育舞蹈、幼儿篮球等;专业体智能培训机构较少,且其中的身体活动游戏单一,重复周期长。正是由于课程缺乏系统性,幼儿在其大肌肉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没有得到科学的锻炼和提高,为少年时期的体质健康埋下了隐患。

3.2 湘西地区幼儿体质健康促进的现有路径及影响因素

3.2.1 湘西地区幼儿体质健康促进现有路径

尤其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健康中国2030”纲要规划》等文件的出台: “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养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己成为共识[3]。因此,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优秀幼儿教师队伍;是实现“健康中国 2030”目标的主要保障力量。目前,受到湘西地区政府部门的重视,湘西地区部分中小学实施了课间营养餐计划,在饮食营养方面用来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由于在国内掀起的体智能热,湘西地区中吉首市、怀化市、贵阳市等地都先后出现了各类有关幼儿体育的培训机构,对幼儿体质健康促进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3.2.2 湘西地区幼儿体质健康促进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气候等因素对幼儿体质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2)资金缺乏导致硬件设施及场地资源条件受限。由于幼儿园领导等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培训机构的资金投入导致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这一原因也会对教师的系统、科学化课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场地不够、器材不充足,幼儿的身体活动自然会受到影响。(3)幼儿教师、家长对幼儿身体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教学中,由于对幼儿身体活动认识不足、不充分,有揠苗助长之势,忽略了其身体发育规律,导致结果往往大相径庭,甚至得不偿失,不仅对幼儿身体发育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甚至使之心理发展也受到影响。

4 分析与讨论

4.1 体育核心素养引领下湘西地区幼儿体质健康促进路径的构建

4.1.1 体育游戏活动+定期科学体质监测来提高运动能力

通过三大核心素养的引领来提高幼儿体质水平[4],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本研究提出体育游戏活动+定期科学体质监测来提高运动能力。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幼儿培训机构,有针对性的创设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情景,营造一个富含趣味性的游戏课堂。不仅是幼儿园还是培训机构,都可以对幼儿体质进行定期监测,从身体各项指标上去发现孩子的身体形态的发育变化,监测结果不仅对课堂教学内容形成了反馈,也对我们的教学评价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4.1.2 打造家长课堂,教师与家长共同促进健康行为

学校、家庭与社会相一致的教育理念会大大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在幼儿时期则更为明显,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进行良好的沟通,在思想观念上达成一致,目前只有少部分培训机构把“亲子活动”当作一大特色活动,其目的也仅仅是促进亲子间交流,共同完成一系列的趣味游戏、活动,同时也达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打造家长课堂,不仅仅需要家长定期与幼儿共同参与活动,在自媒体网络的发展趋势下可以创建班级群、家长讨论小组,定期探讨事例、分享心得;身教胜于言传,设置家长运动课堂,在幼儿运动的同时,家长同步进行体育活动,给孩子树立起榜样,重视自身的健康,孩子自然也会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4.1.3 定期举办趣味运动会+健康知识普及培养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提高运动能力和改进健康行为的保证,其包含: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良好的体育品德表现为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健康、安全意识教育、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的取舍、体育文化、知识的普及;情感态度、意志品质等等。目前,幼儿教师在提高其运动能力的同时往往疏忽了幼儿体育品德的锤炼。幼儿园和培训机构可定期举办趣味运动会、通关过级赛、体育健康知识融合课堂游戏等;用多样的形式来培养其体育品德,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还应注重细节。教师首先得要规范自身的行为,对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的仪容仪表到言行举止要有高标准来要求自身,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也必须有一定的纪律性,从学生文明用语、整队集合有秩序到爱护场地卫生、体育器材用品等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锻炼其坚毅的意志品质,有利于体育品德的培养。

4.2 体育核心素养引领下湘西地区幼儿体质健康促进路径的对策

4.2.1 幼儿园层面

4.2.1.1 师资配备

把提高幼儿教师师德与业务素质修养放在首位,鼓励幼儿教师定期参与培训。从湘西地区目前已有的培训形式来看,分别有:国培计划、省级培养计划、市县级培养计划,还可加上幼儿园自身组织的培训,共四个级别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可把幼儿教师参与培训作为定期考核,从不同程度上提高对幼儿教师师德与业务素质修养。

4.2.1.2 硬件设施

一方面,在确保资源有效利用的前提下加大资金投入。在实际调查过程当中,部分幼儿园和培训机构由于前期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运动场地不足、器材单一等等,这导致后续的问题如:幼儿的活动强度及密度,及课程是否系统化、科学化等,都会使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出现大大小小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加大资金投入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物尽其用,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及器材。

4.2.2 家庭层面

4.2.2.1 纠正家长只重德智发育的观念偏差

许多家长在注重幼儿德智发育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身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只希望孩子变得“听话、懂事”“不吵不闹”就是教育,其实不然,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喜欢玩耍,喜欢尝试与挑战。在幼儿时期就过分控制孩子的发展,抑制孩子的天性,不仅让孩子失去对运动的兴趣,严重的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乃至影响其成年期性格的养成。因此,多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运动,提高专注力,身心协调发展,为少年期的体质健康打下基础。

4.2.2.2 注重营养搭配,合理控制饮食和保证睡眠

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意见》指出:目前针对中小学生的健康问题中,肥胖和近视等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小学生群体中的突出问题。对中小学食堂严禁提供高糖食品,校园内限制销售含糖饮料及高脂食品,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行为习惯。那么,在国家层面已经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政策要求,作为幼儿家长也应该步伐一致,在校外、家中对幼儿的饮食合理控制,注重营养搭配的同时应避免营养过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另外,家长自身也应做到不吸烟、不喝酒等健康危险行为,对幼儿的饮食行为、生活习惯进行言传身教,进而提高在提高幼儿体质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健康行为。

4.2.3 社会层面

4.2.3.1 加强教师管理,加大上岗门槛

目前我国对幼儿园建立与管理的问题予以充分重视。一方面,在很多民办的幼儿园在招聘幼师时并没有按照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来进行,并没有对幼师进行正常的岗前培训流程;另一方面,部分幼儿园没有专门具备资历的幼师去带刚入职的年轻幼师,对幼儿的年龄、性格特征、教育方法和经验严重缺乏,更是缺乏一定的耐心,加上工资普遍偏低,幼儿园的管理匮乏等一系列因素。当务之急应加强幼儿园管理和完善,必须对幼师的培养选拔加强严格管理,制定相应的监管办法并严格执行,对极端事件更是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用最有力的法律武器制止事件的发生,得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4.2.3.2 重视、提高幼儿男教师从业率

传统幼儿教师的几乎全是女性教师,造成这种状况是由于各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女教师偏多,部分幼儿会有偏女性化的倾向出现,很多幼儿在少儿时期会表现得更加明显,缺少了一股阳刚之气,随之而来的就有了“娘炮”、“娘娘腔”的出现,虽然这不但与幼儿的先天遗传、家庭教育、教育环境、社会导向等等有关,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后天性格的养成。随着时代发展,男性在幼儿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的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因而,幼儿园应注重男性教师的培养十分必要,有利于幼儿在将来对自身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4.2.4 幼儿体育活动课程自身设置方面

4.2.4.1 幼儿体育活动课程的科学化来降低风险,做好防范措施

幼儿因年龄特点表现出一定的好动、好奇等,但也因为缺乏知识经验在进行集体活动,包括游戏、学习、交往、生活中难免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故。因此,对于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而言第一步就应预防事故的发生,把危险扼杀在摇篮中是关键。首先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应考虑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系列场地、器材、道具等。在进行幼儿体育活动时,教师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体育活动,根据场地的大小和人数及器材道具的数量来控制一定的运动负荷,以免出现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4.2.4.2 定期对幼儿体质状况进行监测

国务院新规中已把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把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中。体质监测的结果可以直接对一个地方学生的体质发展状况进行了解,家长和教师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孩子的身体发育形态、身体素质、机能及体能的状况,可为后期制定个人的运动处方提高参考依据,也有针对体质较弱的幼儿进行强化练习,从而判断运动前后幼儿体质的改善情况,让提高幼儿体质健康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循。

5 结论

当前,幼儿体质健康是我国实施“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幼儿是我国发展的主要力量,其体质健康关于国家的未来。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投入大量精力但却收效甚微。加上我国幼儿体质健康促进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各种问题仍然很多,在核心素养引领下研究幼儿体质健康促进路径是一大探索和尝试,在确保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的联动之下,对幼儿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进行培养,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幼儿体质健康的同时培养其运动兴趣,确保其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湘西体质幼儿教师
从山东到湘西,跨越千里的精准“滴灌”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湘西 国画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与诸子湘西游
湘西大剧院 艺华斋 日月坊装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