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德合作办学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困境

2020-11-23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0年14期
关键词:校企办学德国

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 方 升

1 汽车专业中德合作办学背景及成效

1.1 中德合作办学背景

2015年,我校的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被列入省级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库,要求通过三年的建设与发展,把学校建设成办学条件好、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明显、教师队伍精良、就业优势突出、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水平领先的中等职业学校。2017年2月,我校6位教师赴德国研修学习,回国后制订的“汽车维修(电动汽车方向)”中德合作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了德国职业教育专家的评审,并于2017年9月正式组建第一届中德合作班,旨在借鉴德国职教经验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现代学徒制之路。合作办学双方为我校和德国汉诺威第六职业中学。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是安徽风之星公司。至此,我校开始了中德合作培养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实践探索。

1.2 合作办学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经过三年的探索,中德合作办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大大推动了我校汽车专业建设。截止目前,三个年级中德合作班生源稳定、生源质量年年上升。我校每年邀请德国专家来校授课并指导专业发展。专业教师通过学习和细心揣摩体会,结合学校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操作方法应用于教学当中,使专业建设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我校与安徽风之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挂牌“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双元制教学实训基地”和“安徽风之星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人才培养基地”。通过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实现共赢。

在日常教学中,如果遇到理论和实操上的难题,学校会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如在2018年上半年,邀请安徽安迪4S店的技术总监来校给师生讲解汽车故障诊断的思路,王总监列举了大量故障实例并进行分析和演示,学生豁然开朗,捋清了汽车电器故障的排故思路。另外根据专业领域的技能学习要求,每个学期初制订本学期进企业学习的安排表,如安排汽修专业学生前往合作企业“安徽风之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的4S店实践学习。在2017年~2018年,本专业分别从安徽风之星股份有限公司聘请了兼职教师5人,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聘请了兼职教师4人。

2 中德合作办学情况调研

2.1 调研对象分析

我校17级中德合作班有18名学生;18级中德合作班有29名学生;19级中德合作班有28名学生。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对德国的职业教育很向往,渴望通过专业学习成长为一名高技能人才。

中德班开设的特色课程主要有《德语》和《汽车机电技术》,德语课前三学期每周4节课,后三学期每周6节课。专业课程以《汽车机电技术》为主,教材来自德国原版翻译教材,每周12节课,由我校汽车专业名师工作坊的7位教师组成的专业团队负责三个班级的专业课教学,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及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2.2 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调研问卷40份。其中学生问卷30份,17级、18级和19级中德班各选取10位学生参加问卷。教师问卷8份,包括3位班主任和7位任课教师。通过问卷和座谈,了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及教学情况,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1)中德合作项目促进专业发展成效明显。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在合肥市,江淮汽车集团与德国大众在电动汽车生产上有深度合作,培养高端电动汽车维修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需要。2018年我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成立,招生火爆,教学方式改革效果良好,将专业课程模块化处理,将汽车机电技术划分为12个学习领域。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学生通过一个领域的学习,完成某一职业的一个典型的综合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学习领域的学习,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教师的授课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增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汽修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发展到9个,如安徽风之星等都是大中型企业。校内建有实训室9个、实训大车间1个,拥有实验设备546台,完全能满足学生实训和技能考证。在校企合作方面,不仅学生能够进企业实践学习,汽车专业教师也可以到企业进修。同时还向安徽风之星和江淮汽车集团聘请了9位兼职教师,并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授课。我校与德国职业学校合作,每年邀请德国专家来校给师生授课并指导专业建设。

(2)校企合作有待深入,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和学生都认为企业实践有效果,但还需更加深入,提高实践学习效率。此外,30位学生都表示未来的发展和就业前景不明朗,且未做过相应的专业发展规划。接受调研的任课教师表示不清楚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要达到什么层次,他们认为中德合作办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合作办学具体措施能否得以落实以及学生技能能否被企业认可。

3 探索现代学徒制过程中的主要阻碍

从最初的摸索到现在的稳定发展,我校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客服了许多问题和困难,但仍有一些问题在制约着中德合作项目的发展。

(1)学生的成才目标需量化。17级中德班学生已快毕业,在投入如此多人力和物力的情况下,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如何推出阶段性的成果来将人才培养的成果转化为可见的效益,例如毕业的学生就业于知名车企的技术岗位,或考取能够为外企所认可的技能证书(德国的满师证),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前往德国学习等,从而将学生成才的目标兑现并量化。

(2)校企合作需深入。每次企业实践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安排学生进企业学习。但调研数据显示,企业实践的效果并不明显,因为企业的岗位工作内容是由客户维修任务决定的,不可能正好都是本期学习内容。此外学生的参与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甚至会导致客户投诉,因此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3)国际合作需加强。从调查问卷来看,许多学生是冲着国际合作而来,他们对去德国学习抱有很大的期望。但就目前看来,德国元素缺乏,学生只是听说将来有机会去德国。其次,邀请德国专家来上课的效果不理想,边授课边翻译效率低,且不能针对国内教师提出的教学需求来进行授课。

(4)人才培养方案需完善。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中德文化课没有必要开设三年,而语文和写作课程却从没有开设过;德语经过三年的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如何进行水平测试?毕业时,学生的技能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准?没有衡量的标准。

4 关于继续推进我校现代学徒制的几点建议

(1)定向就业,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得以展示。我校与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及优秀车企签订合作协议,在校是学徒,毕业是员工。借助企业力量进行订单式培养,让学生无缝对接企业,在毕业之时即可进入企业技术岗位。

(2)方案落实,国际合作要开花更要结果。一方面打通国际合作班学生三年之后可以前往德国学习的通道;另一方面,学生就读期间要考取双证,除了毕业证还有德国车企认可的满师证。让培养效果不仅体现在国际合作形式上,也体现在毕业学生的能力上。

(3)校企合作,技能训练要加强。每学期安排1个月或者寒暑假集中实践。带学生进企业,按照企业新员工培训模式,把学生看作学徒工来培养,向企业购买服装,统一要求。让每个学徒都有师傅带,不再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实践任务。学生每天接触不同的维修任务,技能水平增长会很快。

(4)中德交流,要注重实效。首先,邀请德国专家来我校授课要解决本专业教学中的难点。其次,德国专家来校的主要目的要从授课转为培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讲解技能考核标准。

(5)团队合作,以点带面推动专业建设。学校要以本专业的名师工作坊和大师工作坊为依托,成立专门的教学科研小组,定期召开专业改革教研会议,关注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并以此来推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5 结语

职业教育在探索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障碍,只要我们职教人持之以恒,不断改革和进步,必能走出属于职业教育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校企办学德国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饲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在德国喝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