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蹲训练对青少年武术运动员腿部力量、弹跳力的影响研究

2020-11-23李丹峰陈旭娣

武术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腿部受试者阻力

李丹峰 陈旭娣

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江苏 镇江 212004

1 前言

已有研究报道,在武术比赛中,有氧和厌氧能力是重要的特征。[1]少年武术队的武术运动员在一场武术比赛中进行了最多达30几次的跳跃动作,7-10米的多次高速跑动。因此,无论是对抗类武术项目还是单纯的武术套路的表演,腿部的爆发力和弹跳能力成为比赛制胜的关键。同样,在武术比赛中,跳跃表演也可以被认为是体能要求的决定性因素。据报道,作为对武术运动员的测试,蹲跳和跳深的高度分别可以达到48.4 cm和74.8 cm的高度。

在许多情况下武术运动员比试的是谁更快,更有力量,爆发力更好。此外,适当增加力量的肌肉或肌肉组织,加速度和速度是提高武术技能的关键,如跳跃、跑步的峰值及变向能力。有报道认为,阻力训练促进短期峰值功率的增加,而肌肉收缩速度对训练的敏感性似乎较低。次最大负荷为最大动态强度的60 ~90%,重复8 ~ 12次,用于增强肌肉质量,从而提高肌肉厌氧能力。[2]事实上,对阻力训练的生理适应取决于项目中使用的收缩类型、持续时间和强度。力量训练有几种类型,包括等距训练、动态恒定外阻力训练、增强式训练或等速运动训练。然而,速度特异性训练也被证明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员的力量和力量增益。阻力训练具有提高运动成绩、减少运动损伤率和损伤后恢复时间的潜力。[3]我们假设一个高负荷的抗组训练每周执行两次,持续8周以上,可以增强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的腿部力量和技术动作的表现。据我们所知,还没有研究调查过青少年武术运动员后半蹲训练对下半身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2个月的阻力训练计划对这个年龄组的各种力量、力量和性能任务的影响。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方法

2个月的训练周期安排,每周进行两次负重训练抗组训练。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选择同一武术队的两组武术运动员进行阻力训练组和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在两个不同的阶段完成了以下测试。这些测试包括评估腿部肌肉力量,3种不同的跳跃测试,40米冲刺,1-RM半蹲,以及评估腿部肌肉围度。

2.2 研究对象

对18名武术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并被分为两组:阻力训练组(15±0.3岁)和对照组(年15±0.5岁)。训练前后(2个月,每周两次)。进行深蹲跳(SJ)、跳深(CMJ)、立定跳远测试。受试者均为训练时间超过4年(平均训练时间6.7±0.8年)且在参与本研究前无任何伤病问题。所有人都接受了两次测试,每次测试间隔2个月。阻力训练计划每周进行两次,为期2个月。

2.3 测试和评估

所有受试者完成2个训练预安排,熟悉训练安排和测试的程序,依此减少实验测试的误差。训练前和训练后的测试顺序相同。所有试验均在两天内进行,间隔48小时休息。所有测试程序都是在上午实验室温为22度的情况下进行的。受试者被要求在测试前1天停止训练。阻力训练的总时间为8周(从5月到6月)。所有武术运动员每周训练4次,以提高他们技术的熟练程度。

2.3.1 弹跳能力测试

测量下蹲跳和半蹲跳的表现。下蹲跳是从一个正直的站立位置接触垫,使膝盖向下运动,直到逼近角90度,随后开始跳起。半蹲跳是从膝盖90度角并执行一个垂直跳跳起的动作。所有的受试者都被要求在跳起之前避免任何向下的运动。对于两种跳跃要求所有受试者在每一次跳跃进行连续3次实验前都进行了熟悉试验。

2.3.2 短跑测试

受试者在跑道上以最大速度冲刺15米,即505测试。这个场地对于武术运动员来说是熟悉的和特定的,是他们经常训练的地方。每个参与者进行2次连续试验,间隔至少5分钟的恢复时间;保留了两个值中最高的速度。

2.3.3 1-RM后半蹲测试

此项测试要求测试者半蹲成90度。每个参与者都保持一个直立的姿势,向前看,用双手紧紧抓住杠铃。杆上也支撑着的肩膀。然后受试者弯曲膝盖,直到达到90度的极限。在那之后,受试者将自己上升到直立的位置,并完全伸展下肢。所有受试者在1-RM测量前一个月进行了8次技术培训。在熟悉过程中,做了一个预测试RM来确定近似的RM值。每2次重复测试,在允许至少5分钟的恢复间隔后增加5公斤的负荷。当受试者以其前测RM值进行2次成功重复时,在恢复期之后增加1公斤的负荷。如果该个体无法成功完成第二次重复加载,则将相应的加载视为该个体的1RM。

2.3.4 五级跳测试

该测试包括从站立位置开始的5个最大跳跃步幅。给所有受试者的指示是在第一次跳跃前避免任何后退,在第五次跳跃时双腿着地。受试者所走的总路程被测量,并被视为个人表现。每个受试者进行3次连续试验,间隔至少1分钟的恢复时间。受试者完成的最长距离被保留

2.3.5 身体形态测试

测量大腿肌肉形态指标,使用卷尺和皮肤褶厚度测量计在不同级别的大腿,大腿的长度和宽度,测量估计大腿肌肉体积。最大周长的测量水平的小腿脚踝上方和皮肤褶和每一方的小腿背面加上腿的长度(从转子主要外踝)被加到大腿的腿部肌肉体积计算。[4]

2.4 训练安排

实验组每周进行2次耐力训练,在武术常规训练前立即进行,为期2个月。力量训练在星期二和星期四进行。后半蹲被用作一种训练练习。负荷是使用先前测定的单独的1-RM来计算的。在第四周重新评1-RM值,并用于新训练的力量负荷。力量训练包括7次70%1RM重复训练,4次80%1RM重复训练,3次85%1重复训练,2次90%1RM重复训练。70%的负荷被认为是热身运动。

本研究使用的训练方案是基于每个个体的1-RM表现。众所周知,个体的动机在肌肉力量的提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特定的武术运动员群体中,口头鼓励被持续给予以保持高积极性。此外,还进行了熟悉训练以获得真实的RM尺寸。

2.5 数理统计

采用SPSS19.0进行MAC统计分析数据以平均标准偏差(SD)表示。分别用Shapiro-Wilk检验和Levene检验检验正态性假设和等方差假设。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研究结果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表明,我们的阻力训练导致了青少年武术运动员腿部循环峰值功率(Wpeak)的增加。此外,在实地测试中,冲刺跑、蹲跳、五级跳都有了明显改善。力量训练和高负载(85-100%1-RM)诱发一个最佳的强度增加,然后表现为在后期的训练中,运动员的弹跳高度和下肢力量得到明显的提高。与目前的研究结论是一致,而从腿部的形态指标测试的数据来看,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运动员并没有增加腿部肌肉体积和围度,及其其他长度和皮质厚度都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p > 0.05)。

然而,抗组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相对峰功率在统计学上仍具有可比性(p < 0.05)。然而,目前的很多研究显示,阻力训练是否会导致青春期前和青少年肢体形态的变化仍存在争议。喻伯海等人[5]在经过20周的高强度力量训练后发现,尽管肌肉力量有显著改善,但没有证据表明青春期前的男运动员在测量的上臂或大腿肌肉维度上表现出的肌肉肥大。相反,其他一些研究报告显示大腿的力量和肌肉横截面积都有所增加。[6]考虑到这些研究中的小样本量,很难得出结论性的结论。然而,与所报道的力量增长和成人数据相比,青春期前和青少年的形态适应的幅度似乎很小。因此,我们认为,腿部的力量峰值在本质上是神经元适应和协调的结果。事实上,神经元的适应包括许多因素,如运动单元的选择性激活、同步化、肌肉的选择性激活和运动单元的增加。[7]

在本研究中,我们假设由于研究时间较短,生长参数对抗性训练的影响最小2个月。在力量训练前后观察到典型的力-速度线性关系。在力量训练后,力-速度关系发生右移。这一结果与之前一些关于离体肌纤维的研究结果一致。而在本实验研究中,实验组在抗组训练周期后显示出力量和爆发力的整体增长。之前的研究报道了动态力量训练后肌纤维力量关系的增强。本实验中抗组训练提高了跳跃成绩,如半蹲跳增加了 10%((p < 0.05))和五级跳增加了14%(p < 0.01),但阻力训练后下蹲跳表现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在深蹲架进行力量训练可以提高半蹲跳的表现(9.1%,p<0.01),这与现有的研究的结论相一致。在本研究中,受试者对高负荷(1-RM的80% - 90%)进行肌肉运动,这可能涉及神经元的适应和更特殊的——力的发展速度的增加。在下蹲跳的训练和测试过程中,有几个因素可能会导致肌肉性能的变化,如增加肌肉产生更高张力的能力,增加更多的收缩元素,或储存和再利用弹性能量。力量训练后五级跳的表现有显著提高(p<0.001)。

冲刺或跳跃等爆发力在武术比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指标的变化基本上取决于最大力量和腿峰值功率输出。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我们没有观察到力量和速度之间的显著相关性,这与现有的报告的有所不一致,这可能受试对象数量限制和测试过程中的主观意愿的影响有关。此外,不同的测试方法和不同的肌肉激活可以解释这种差异。同样,在优秀的成年武术运动员中,等人[8]没有发现最大力量和无氧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他们认为等速运动测试并不能反映冲刺能力、跳跃时相同的肢体运动。

4 理论意义

研究表明,8周的后半蹲训练加上适当的负重和每周只有2次训练可以提高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的峰值能量输出、动态力量、跳跃和短跑成绩。为了实际的效果,这种类型的阻力训练可以在习惯性的技术和武术训练之前引入。为了保护年轻的运动员不受可能的伤害,我们也建议进行半蹲训练,即使是那些经常进行力量训练的运动员。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的神经适应能力和力量的增强是通过类似的抵抗训练项目来实现的,这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研究。

猜你喜欢

腿部受试者阻力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分体式腿部气动按摩装置设计
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零阻力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脚下放靠垫睡觉更解乏
阻力不小 推进当循序渐进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青霉素对腿部疏松结缔组织炎反复发作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