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工复产 心理防护做哪些

2020-11-23李庭韫杨东

劳动保护 2020年6期
关键词:工作效率恐惧情绪

文/李庭韫 杨东

近日,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趋势明显好转,各行各业已经复工。

面对疫情中、复工复产后可能出现的员工心理健康问题,企业和员工如何应对呢?本文从以下3 个方面进行阐述。

员工:调适心理状态

觉察心理状态

(1)焦虑和恐惧情绪可能会伴随

长久的疫情、封闭的假期、负性信息的大量输入,作为每日通勤族难免担心环境是否安全、与人接触是否可能被传染等,这些担心会转化为对上班的焦虑和恐惧,形成对抗心理,造成心理失衡。

由此,员工会表现出负性情绪、不适感等心理困扰。特别是复工后,由于防疫需要,不同场合需要出示健康证明,各种检查繁琐,有关要求和流程频繁,疫情压力导致的无助感和消极情绪以及身体问题状态挥之不去。具体体现在:

第一,“疫情长假综合征”。虽然人已经复工,但生活节奏未恢复,身体疲惫,焦虑、担心害怕,情绪不稳,可能会伴随食欲不振、失眠、头晕等生理反应。

第二,“负性情绪引发身体不适感”。恐惧焦虑引发身体莫名不适,肠胃功能下降,心慌胸闷,伴随睡眠障碍。

第三,“居家封闭”带来人际关系负面影响。有些员工形成了独处习惯,出于安全原因,对他人产生隔膜,有时难以沟通。一旦与同事、朋友的关系处理不好,孤独感油然而生。

这些情形,是经历疫情的正常反应,大多数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缓解。如果这些反应超过1 个月,仍能感到强烈的焦虑、恐惧、抑郁、疑病,行为反应没有恢复到以前,请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2)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低下

目前,疫情信息漫天飞,员工担心自己的安危,还要防火防盗“防同事”,人人以口罩遮面,容易造成员工过于警惕紧张,并被相关的疫情信息分散注意力,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如果是远程办公,在家里没有工作氛围,工作习惯和行为不容易形成,也会致使工作效率下降。

(3)部分员工会出现过度应激反应

上班必然产生互动,如果同事中有负能量的人,定会为其他人带来负影响。当情绪问题、注意力问题以及周围的负能量累积,一旦出现以下心理过度应激反应,则需要进行专业帮助来缓解。

第一,由于担心上班被传染病毒,连续3 天或更长时间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以及明显的身体不适感,如食欲不振,多汗心慌,坐立不安,尿频等。第二,反复假想或设想与肺炎相关的信息、视频,或脑中不断冒出相关字眼。第三,容易受到惊吓,或者不敢看上班的相关信息。第四,一想到上班,就明显地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第五,出现针对领导、同事的攻击性、伤害性言语和行为。

调适自我心理

(1)正视疫情,接受复工

正视疫情的持续性,科学看待疫情。减少关注疫情时间,在目前疫情可控的情况下,建议每天不超过半小时,规避疫情信息过载带来负性情绪。做好科学防护,戴口罩,勤洗手。饮食起居有常,适当运动,适应常规工作生活节奏。

顺应形势,接纳复工。每日上班可接触同事,通勤路上见识不同景观,各种社会信息与交往可转移自己对疫情的注意力,复工有机会恢复昔日“大我”状态。

(2)针对情绪问题,采取有效方法缓解直至消除

疫情下的恐惧和焦虑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适度的焦虑有助于增强警惕性,既保护自己也保护家人。对待这种情绪应给予理解和接纳。

第一,情绪降级法

情绪降级法,指不能一次性把强烈的恐惧转换为平静和心安时,可以采用先把恐惧转化为害怕,再把害怕转换为担心,再把担心转换紧张,再把紧张转化为不爽,最后把不爽转化为心安等,来调适自己的恐惧心理。

第二,情绪正念法

所谓正念,是我们对于当下的有意识且不加任何评判的觉察和注意。针对负能量问题,需要聚焦当下的正念,一方面,面对疫情和上班这个事实,我们需要坦然接纳;另一方面,面对各种负面情绪,我们也要勇于接纳。

另外,针对注意力聚焦负能量问题,也可用正念来训练自己,采取聚焦于当下,做自己应该和可以做的事情。

第三,适度运动,在律动中找回自己

每天适当运动,缓解情绪。做操、踢腿、跑步,让自己动起来,增强免疫,重拾自信,在律动中找回自己。

(3)针对工作效率问题,可以采取自我训练法

第一,番茄工作法。这是瑞典Staffan Nöteberg 在1992 年创立的工作方法,因为Staffan Nöteberg使用了一个类似番茄的计时器提醒自己,故得名“番茄工作法”。

该方法是:工作以25 分钟为一个单位,此间专心工作,不再关注其他事务,仅仅集中手上的事情,全神贯注投入。25 分钟之后,休息3 ~5 分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工作需要仪式感。仪式感就是每个工作日要通过仪式来区别于其他日子。特别是经过疫情长假后,人们的精神状态比较松散,需要增加工作的严肃性和神圣感,对于远程办公的人来说,更应该如此,所以可当作常规工作日,按时起床,换上正式工装,专心工作。

第三,提前列出任务清单。工作前建议定一个任务表,注明任务和目标,用来提醒自己,下班时检查今天的完成情况,同时列出第二天的清单。

第四,一次聚焦一件事。根据每日任务清单,按照优先级任务,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那件事情上,让效率倍增。

企业角度:实施心理关爱

加强心理防疫宣传

一方面,向员工普及疫情知识,提升防控意识,发布权威官方消息,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恐慌、不歧视;另一方面,通过微课、小贴士、微信分享等多种形式做好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提高员工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素质。

开展员工帮助计划

员工帮助计划可为员工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体检、辅导、培训,并且通过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员工纾解情绪,摆脱心理困境与危机;通过推送线上专题心理课程或心理微课,帮助更多的员工及家属科学理性认知并加强心理防护等。

特殊情况员工关怀

针对员工或家中存有疑似、确诊或亲人离世的员工,身处重灾疫区的员工,以及长期奋战在一线的“逆行”员工及家属,公司应密切关注其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通过主动询问身体状况、生活状态以及困难需求,评估员工当下心理的状态,做好员工心理关爱,增强员工信任感、归属感。

劳资双方:提升工作效率

定计划 管时间

劳资双方共同协商,让员工复工后提前做个计划,把工作任务罗列出来,按照重要性排表列出。员工自己也确认,最应该做表中哪个事情,接下来又该做什么,直到所有表中事情完成。这样,员工自我认可感增强,效率也会提高。

工作化繁为简

疫情下,企业要尽量简化繁琐的工作流程,员工也需要在做一件事情前问自己,这是必须的吗?能否与其他事情合并?能否用其他替代?为了提高效率用简便的活动替代费力费时的活动,逐渐恢复自我的控制力,达到效率优先。

规避工作生活界限的模糊

对员工来讲,远程办公省去了通勤时间,但也可能引起工作和生活无边界。员工可以这样做:在家庭设置工作区域,其他休闲物品全部清除;与家庭成员达成协议,工作时间不许打扰;严格作息,按照正常通勤时间表完成每日工作。企业也要注意,适时打卡,直线经理人要像正常工作时间一样,和员工互动,在工作时间和员工协同处理工作问题。

优化办公环境,细化工作标准

远程办公,企业宜优选办公软件;设置细致量化工作标准,设置时间提醒功能,帮助员工进入工作状态。

猜你喜欢

工作效率恐惧情绪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提高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效率和实用性的探索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简论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改掉的7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