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景切换模式在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23王密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7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学业校企

文/ 王密

2007 年,教育部就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了明确要求,要求在全国高校中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显得极为必要,对《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措施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

一、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重要性分析

据数据统计显示,2019 年全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达834 万,2020 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持续增长到874 万,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加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此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面临巨大就业压力,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就业。通过这一课程的开展,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更好地解决职场中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促进大学生未来就业。

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由于校内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的缺失,导致他们在学校盲目学习,相关职业素养较低,就业竞争力不足。高校开展学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能够有效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强化职业教育定位,树立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就业观和择业观,客观评价,制定合理发展目标,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场景切换模式的内涵和应用优势

(一)场景切换内涵

在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开展场景切换模式,实际上是要改变现阶段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中,学校单方面努力的现状,要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接触大学校园外一些企业场景,将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场景进行随机切换,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感受企业工作氛围和实际岗位工作场景,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强化专业知识应用[2],促进专业学生在场景切换中,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大学生职业素养不断提升。

(二)场景切换模式优势

场景切换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双重角色:一方面,是学校的学生,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学习在相应工作岗位中的专业知识完成相关工作,锻炼岗位工作能力。在不同场景切换中,进一步强化专业学生对学习和岗位工作的连接,真正将专业知识和工作需求结合,促进知识技能融会贯通,促进整体就业竞争力提升,未来学生在就业中可以处于优势地位,促进学生就业。

三、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目前,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是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教育在相关高校中开展。但是,实际课程教育实效并不佳,很多高校开设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仅仅流于形式,课程开展只作为公共选修课程,相应课时设置不合理,课程开展缺乏显著效益。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不能发挥对学生的有效就业指导,很难让学生掌握一些职业生涯中相关的知识、技能、经验、方法等,课程开展实效性不强[3]。在这一课程具体教学形式中,采取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职场技能和经验的传授仅仅口头上传达,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实践体验,开展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实际上发挥的效用不大,学生学起来也缺乏兴趣。

四、场景切换模式下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内容

针对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相关高校要引起重视,积极转变传统短期课程教学模式,注重调整好课程教学模式,促进课程贯穿大学学习生涯的始终,在具体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因材施教,要按照不同年级设定相应教学内容,不断强化教学具体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注重体现高校办学特色,把握专业教学特点,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等,明确场景切换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促进第一、第二课堂之间有效融合,促进学生职业意识的发展,培养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为专业人才的未来就业奠定基础。

在利用场景切换育人模式中,要注重把握不同年级不同的场景设定[4]。例如,大学一年级属于大学学习起始阶段,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强化,此时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分析和评估能力,使其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大学二年级更应该关注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相关场景切换中,可以增加职场工作场景,为学生搭建相应职场工作情境,让大学生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大学三年级应引导大学生关注就业形势,及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调整,让学生做好求职和升学准备。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真实场景切换,让学生有机会到真实企业工作岗位中实习,真正转变学习场景,从学校转移到企业岗位中,锻炼学生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大学生在毕业后会有比较明确的工作目标,对他们未来毕业就业有较大影响。

(二)校企合作,深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为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促进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取得理想效果,相关院校必须要深化校企合作程度,积极探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协同育人路径[5]。通过整合相关合作企业的优势资源,为大学生开展高品质学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相关教育活动开展,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实际工作内容,以及未来个人发展方向等,从而对所学专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未来的实习和就业也更加有信心。让学生在企业和学校共同构建的良好平台上,秉承“校企合作” 坚持“引进来” 和“走出去”相结合,与优秀企业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真正实现职教助力。

一个贴合实际的职业规划是学生就业成功的开始。在校企合作举办的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中,可以让企业中成功人士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勉励学生要有成功的信心和改变自我的勇气,不要终日彷徨、不要把自己的定位太高,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择业就业,让自己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在分享过程中,强化大学生对就业的历程与感悟,指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意识,确定合理职业目标、制作个人简历等,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此外,在校企合作中,不仅要善于借助企业资源优势构建场景切换平台,还应该为专业学生提供更多企业实习机会,真正实现场景切换,让学生能够深入企业,获得实践锻炼机会,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强化职业素养,工学结合,成为企业学徒,对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技能至关重要。

(三)注重方法和目标把握,把握正确发展方向

校企合作让专业育人的场景切换成为可能。在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中,要实现对大学生未来规划和就业发展的有效指导,高校还要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掌握正确学业生涯规划方法和择业标准,要通过学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大学生及时开拓视野,解放思想。相关高校专业教师要认识到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工作中充分抓住机遇,大胆探索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与相关企业深入合作,打造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的落地式订单培养,提升专业部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

当前,社会紧缺技能型人才,学历确实很重要,但已非准入门槛,不同岗位需要不同人才,未来发展更注重个人社会技能。通过有效场景切换教学,指导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到就业是学习提升最快的机会,无论去哪个公司工作一定要先就业再择业,要注重就业成长过程,以学习为导向,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归属感[6]。

五、结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影响,借助场景切换的模式,让大学生获得校内专业知识培训,同时也能获得校外企业的实践机会,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为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思路和方法。就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要进一步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注重校企合作,注重资源整合应用,通过合理的场景切换模式应用,促进大学生整体职业生涯规划效益的实现。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学业校企
艰苦的学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