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专业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关系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2020-11-23倪明
文/ 倪明
创新和创业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尤其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更重要。虽然,全国各地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但由于对创新和创业教育的认知较浅,未能明确二者间的关系,导致改革工作进展缓慢。因此,笔者以江苏省为例,研究艺术类专业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关系。
一、创新和创业教育内涵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各大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已逐渐转向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具有独特的内涵。
(一)创新教育内涵
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源泉。因此,创新教育是当前时代下教育事业的重要研究课题。我国创新教育理念出现于20 世纪80 年代,创新教育是对人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因此,创新教育的内涵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分别为教育目标、价值取向以及教育过程。第一,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教育出创新型人才;第二,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对教育对象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培养,使其具有高水平的创新素养;第三,创新教育过程是将教育对象培养成为具有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素质的教育活动的过程。
(二)创业教育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创业教育是人才的第三本护照。因此,创业教育的重要程度与专业教育、学术教育等教育相同[1]。创业教育是对教育对象的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及创业思维进行培养,最终使其形成与创业有关的综合素养。
第一,创业教育不仅是一项课程,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相关人士指出,创业教育是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时提供有效的技能和成熟的创业观念,使其把握创业过程中的机会。同时,还给予学生一定创业观察力和勇气,使其能够快速开始创业实践。
第二,创业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对学生进行创业精神方面的培养,使其具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不仅对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具有极强的意义,对促进社会发展、增强社会活力也具有极大的作用。可以说一个缺乏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和民族无法长久发展。因此,创业教育对我国各大高校学生以及社会而言极其重要。
第三,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开展创业教育中相关理论教学活动以及实践教学活动,进而使学生形成成熟的创新创业意识,调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具有高水平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其具有企业家精神。创业教育是一个通过创新相关教学课程,对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行培养,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艺术类专业创业教育对创新教育的意义分析
创新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和本质。通过调查相关数据可知,在全国毕业生中,2019 年进行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为6.3%,虽较2018 年有明显增长,但从总体看来,创业人数仍然很少。江苏作为我国高校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教育,并采取、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案,推进创业教育改革。在江苏省,有7% 的高校毕业生认为创业是建立一个企业,10%的高校毕业生认为创业是开展一个项目,28% 的高校毕业生认为创业是开创一份事业,55% 认为上述想法都是创业。该结果表明,学生并未对创新和创业教育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为使学生正确认识、了解创业,各大高校应了解创新和创业教育的价值意义,进而开展正确、有效的创新和创业教育。
(一)开展创业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活动以及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创业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创业思维以及创业能力。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已逐渐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导致每年毕业的艺术类学生逐渐增多,开展创业教育能够有效帮助此类专业的学生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首先,学生在开展实际创业活动时,对学生而言,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中必然会包含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事物。而当学生针对某些新鲜事物开展创业活动时,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例如,创新某一种产品、技术甚至一个企业,在创业过程中时刻体现创新元素。
其次,创业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学生在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时,围绕创业的核心内容进行相关设计或创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创业活动对学生而言,可有效磨砺其思想品质。学生通过参加创业相关实践活动,在创业过程中锻炼自身诚信品质以及坚韧的性格,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信念。因此,创业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还能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磨砺。不仅如此,相较于普通的学习活动,创业教育是对学生的价值理念、创业规划等方面重新塑造。因此,对学生而言,创业是从未接触过的全新领域,而创业教育也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学习内容,所有内容都是全新的概念。创业教育过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通过创业教育能够总结提高教学评价体系建设
现阶段,虽然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但由于缺乏创业教育,对创新教育价值的认知较浅,导致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无法顺利落实。因此,促进高校认知十分必要。尤其是我国江苏地区的高校,随着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教育方案的发布,当地高校应积极响应、落实方案中内容、方法。但前提仍要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形成正确的认知[2],深入了解创业教育的价值意义。由于江苏地区高校的部分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知不到位,导致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进而拉低创业教育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更无法将创新教育体现。
第一,选择创业的学生人数少。由于我国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导致普及范围和教学深度不足,导致学生创业率低。
第二,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认为创业教育仅仅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未能切实了解就业教育的价值和目的,导致教师在落实就业教育时,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大纲的规划不符合就业教育的要求,进而向学生传递错误价值观念。因此,正确认识创业教育十分重要。
第三,通过创业教育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创业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由于创业教育经常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因此,在此过程中,创新的事物或计划,甚至是管理方式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如此,学生通过学习创业教育中相关内容,不但是提高自身创业素养的途径,更是提高自身创新素养的过程。因此,在开展创业活动时,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精神为主要目标,进而使创业教育体现出高水平的创新性。
第四,高校应加强建设健全的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对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环境体系、目标体系以及评价体系进行建设、完善,使创业教育能够给予学生全面的创业方面的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在建设目标体系时,需要注重个体目标和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建设环境体系时不应过于注重校园内部教学环境,还应适当开展社会环境下的创业教育;在建设课程体系时,减少对创业理论的教学,应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体教学课程中的占比;在建设评价体系时,应将评价标准从单一的分数上转移到日常学习态度以及实践结果等方面。我国江苏省各大高校学生在创业教育教学形式的调查数据结果表明:35% 的学生选择包含理论课和创业训练的创业教育课程;10% 的学生希望开设创业课程;48% 的学生希望能够开展创业实训;7% 的学生想参加创业讲座。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实践实训活动认可。因此,高校应注重开展高质量的创业实践活动。不仅如此,对于创业教育的开展,健全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关键。高校应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和教学现状,建立健全适合自身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三、艺术类专业创新和创业教育关系分析
经过上文对创业教育价值意义的阐述,可以将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总结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造力。创造性意味着创造性人格、创业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创造力指创造能力、创造性相关知识以及创造性思维[3]。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其学习环境较为开放,学习内容相较于普通专业具有创新、活跃以及独立等特点,对创业以及事物的创造具有独特的视角。不仅如此,大部分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具有十分丰富的艺术感知,这来源于其专业的独特性。例如,舞蹈专业、美术专业或设计专业等。因此,对艺术类专业而言,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如下。
第一,创业教育可有效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因此,创业教育对创新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创新思维是一种较为活跃的思维,并不是按照传统的标准或规定进行思考,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出现的新问题,在突破常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思考。通过站在不同角度以及视角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创业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有关内容的一个系统性工程,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创业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对学生的创业意识起到启迪作用。同时,创业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进行启发、培养。创业教育并不是引导学生直接开展创业活动,而是通过一系列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成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使其在学习中具备相应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而培养高素质、高能力创新型人才。
第二,创业教育可以有效优化、完善创新教育的方法。首先,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其载体是完备的创业教育理论课程体系。通过该课程体系,树立学生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创业需要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在创业教育理论课程体系中,最为关键的内容是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现阶段,我国高校创业课程体系主要是由创业理论基础课程、创业实务以及创业实践活动等部分构成。其中,创业理论基础课程中有《创业营销》《创业或创建型企业》以及《小企业管理》等创业教材,该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4];其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创业内容同时,体现出了极强的创新性。创业不仅取决于创业者的智慧,还需要结合创业者的相关创业能力。因此,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学生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需要积累一定实践经验。例如,头脑风暴法、最优理论等。学生在学习、掌握这些方法、理论过程中,能够培养其一定创新能力、判断能力以及领导力等;最后,由于在创业教育中,需要开展一定实践创业活动。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引导学生拟定创业活动的主题,并要求学生对创业路线方面进行规划。随着创业实践次数的增加,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创业教育在引导学生模拟、设计创业计划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创业课程体系中,相较于其他教育内容,实践教学是课程体系中重点内容。在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时,学生需要模拟自己的创业计划。该计划不是生搬硬套,借鉴创业公式,需要学生通过结合自己具体创业主题和创业方向,以及对当前市场环境和创业机遇综合分析后拟定的创业计划。包括对市场、国家政策、相关技术、同行业的竞争情况了解、社会环境以及创业决策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分析。综合考虑后,学生才会根据考虑的具体结果,明确自己创业活动在市场中的定位、创业目标、创业计划以及创业过程中对风险的规避措施。通过科学设计创业计划,能够使学生明确产品或服务以及创业过程中的机会和风险。通过全面分析、计划,并寻找相关对策,切实有效地打开学生创业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不仅如此,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创业实践活动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例如,我国部分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实践空间和实践环境,比如,较为著名的为创办创业园。
四、艺术类专业创新和创业教育的优化建议
(一)树立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
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工作时,其本质上是在创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为开展高效的创业教育,无论是高校还是教师都应该具备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进而使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能够有效开展。第一,高校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以艺术平台为载体,构建科学、有效的创业教育体系;第二,在开展创业教育工作时,应体现出一定人文关怀。由于大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创业活动,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关怀和引导。不仅如此,高校也应该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理念贯穿始终。同时,还应该提高对优秀创业项目的重视程度,发挥其带头作用,从而使艺术类专业创新和创业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二)建立健全创新和创业教育的管理体制
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贯彻落实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体制。这对于创新和创业教育而言也十分重要。因此,高校应积极健全创新和创业教育的管理体制。第一,由于面对专业学生是艺术类,在构建管理体制时,应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管理体系。相关人员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成立由政党领导、高校内各分院负责人组成的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创业教育的引导力度;第二,高校可与艺术类专业招生办和就业办沟通,建立良好创业联动制度。通过与招生办和就业办联动,制定科学的艺术类专业就业质量量化制度。通过该制度,对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提高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国家提供大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
(三)建设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对教育工作而言,师资队伍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关系教学质量。因此,为开展高效创业教育工作,高校应加大力度建设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其中,尤其注重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主要是加强对创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定期的专业培训,巩固、深化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不仅如此,高校应给予教师一定鼓励,使其走出校园,到艺术专业有关企业挂职,进而提高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
五、结语
由于创业教育工作中包含大量的创业实践活动以及实训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涉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创业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的过程。因此,高校应提高对创新和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进而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