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创业理念下的高职思政教学优化路径研究

2020-11-23邓雄峰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思政理念

文/ 邓雄峰

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结合社会对新时代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积极推进教育改革行动。近期,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出台,按照“八个相统一” 要求,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从而为合格的高职人才服务。

一、基于创新创业的高职思政教学现状

(一)创新创业理念普及不够全面

当前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依然未能完全走出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在平时的上课期间为学生讲课本的主要知识点,在考试前为学生划一下考试重点,只要学生按照教师划的考试重点复习,期末考试基本上都能过关[1]。但上述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虽说从成绩上看起来一片大好,但学生的本质能力并没有得到增强。在这种教育形势下,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高职思政教学更是无从谈起。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下,教师不应该只注重学生书面成绩的好坏,更应该把教学重心放到切实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来,从各个角度上想尽办法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将当前创新创业理念普及不够全面的短板尽快弥补,从而全面提升教学内容中创新创业理念的普及程度。

(二)创新创业理念融入思政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现如今因为高校的全面扩招,每年的毕业生都呈现递增趋势,虽然毕业生的人数增加了,但是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却并没有增加多少[2]。因此,高职学生相比于其他的本科院校并不具有较多优势,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而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大量的理论教学内容枯燥、教师教学理念未能及时跟进,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思政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依旧秉持着过去的创新创业理念,时代的局限性和理念的滞后性严重制约了思政教学中创新创业理念的教育效果。

(三)思政教育实践中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机会不够

把创新创业理念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传输给学生,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形成正确的创业、就业观念,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创新创业是一件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的事情,学生在思考并实践的过程中能有效提升自身各方面综合能力,即使学生在毕业后不选择独立创业,但是在创新创业的学习和实践中积累下的经验,也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应对就业和工作中的各种难题。但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现状却并非如此,在选择实践教学内容的时候更多的还是以学生的就业为主要核心,未能给那些想要进行自主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平台和机会,导致学生的很多想法只能停留在思想方面,不能及时实践验证自身想法的对错,严重制约了他们创新创业的热情和能力的发展。

二、创新创业理念融入高职思政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立足实际,强化创新创业意识

强化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思政教学意识,首先要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放开双手去做,让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入为思政教学带来新活力,这不仅满足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诉求,同时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3]。教师需要站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思政教师必须牢牢坚持“以创新创业为导向” 的思想不动摇,立足于此,设计出符合学情和行情的教学策略,并将其充分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学校也要不遗余力地宣传就业理念,还可以组织相关的教研活动,给教师充足的学习和研究的机会,不仅是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促使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思政教学得以更顺利地进行,也为了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遇到的与创业创新相关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校企合作中,深入各行业内部,把握行业动态,结合学情和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在步入社会正式创业或就业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全面考核,规划创新创业目标

在思政教学的考核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到该学科与其他专业学科考核的不同之处,基于多维度、多视角和阶段性的整体考核,关注学生思政笔试成绩和学科素养的局部考核。因为创新创业不仅仅是简单的可背诵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在考核学生这方面的水平时,一定要结合平时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表现打分,有很多学生其实创新创业能力非常出色。但是不善于书面考试,教师应考虑到这些学生的情况,把创新创业实践表现的分值比例尽量调得高一些。假如有些学生已经开始尝试自主创业,教师更应积极鼓励引导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一定要让他们明白,创业遇到困难是必然的,只有想办法解决问题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是赢家。

(三)重视实践,全面提升政治修养

思政学科中,大量的理论知识较晦涩难懂,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很容易在教学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构建理论知识框架中。而学生长期面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很容易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政治素养的培养就成了空谈,从长远角度看,对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无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以现如今的创业形势来看,仅仅注重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培养用处不大,教师还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之中。针对该点,校方可以出面牵头成立一个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各个专业的学生发挥自身所长投入到创新创业实践之中,最好是进行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既能增强自身专业知识素养,又能在创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迅速拉开与其他创业者的差距。

例如,组织学生到各个社会企业实习,想要创新创业的基础是对相关行业有充足的了解。在高职思政教学的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可以采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创新校企合作的方式,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平台,给学生展示自我和提升自己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校方要注意完善学生的实践考核制度,例如学生在实习岗位中企业的评价将与他们的学分联系起来,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对校企合作实践活动的重视,从而通过实际工作完善他们的企业经营知识体系,让他们的创新创业水平和管理经营能力都得到增强。

(四)融入成功案例,增强学生创新创业信心

在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教学中,不能只为学生讲解创新创业知识,学生们在学习后还是会有迷茫的心理。教师应该把更多的创新创业成功案例融入教学内容中,最好选取近几年内本校毕业学生的成功案例,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到成功就在身边,能有效提升他们对于未来独立创新创业的信心。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学长们的成功案例,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才是最大的源动力。另外,学生还能从学长们的成功经验之中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在以后自己创业时能少走许多弯路。

三、结语

思政教学需要全体高职思政教师共同努力,有效增强他们的各项综合素质,从而在以后的创新创业时提升他们的竞争力,让学生以较强的综合素质与竞争者拉开差距。教师要在高职的思政创新创业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在思政课程的创新创业教学中学有所获,为以后的创新创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思政理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