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2020-11-23杨柳
杨 柳
浅谈游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杨 柳
(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通过分析大学生初学游泳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以及游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提出大学生初学游泳克服畏惧心理的措施以及大学生游泳基础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以期推动游泳运动在高校的推广,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享受这一健康的运动。
游泳;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
游泳是人在水中,由于浮力作用漂浮在水上而不下沉的一种技能。早期的游泳,是贵族子女教育及士兵训练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如今的游泳已成为普通大众的一种运动。游泳能让全身的肌肉得到锻炼,增强体魄,也能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游泳已经成为一些大学体育考核项目之一,日益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游泳不仅是锻炼身体的好方式,还是一项基本的逃生技能。本研究通过分析大学生初学游泳畏惧心理的原因、参与游泳的动机、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说明游泳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期望能更好地推动游泳运动在高校的推广。
1 大学生初学游泳畏惧心理的分析
1.1 怕水
有的大学生初学游泳时,一看到水就会紧张,不愿意下水,出现尿频、心跳加速、冒冷汗、四肢无力等现象。还有的教师教学方式单调、保护与帮助手段不当,也会导致初学者怕水。另外,水温过低或过高对身体造成不适,以及从陆环境到水环境的改变导致初学者缺乏安全感,从而产生怕水心理。
1.2 害怕呛水
初学者在水中不会正确的呼吸,造成呼吸困难。有的在水中吸气或头还没出水面就吸气,使得水进入肺部而造成呛水,导致鼻腔和肺部强烈的不适。一般女性比男性更加害怕呛水,教师应对初学者加强思想教育,正面鼓励。
1.3 害怕溺水
有的大学生有过溺水经历,更加害怕溺水;有的大学生对游泳场馆水的深浅度、救生员的监管不了解;还有的在水中无法站立,对深水有恐惧。教师应区别对待学生,对害怕溺水的学生加强水中保护,让其慢慢消除不安感,同时加强有关游泳安全知识的教育。
1.4 教学方法不当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严肃,教学方法死板,让学生难以接受;有的教师活泼,教学氛围轻松愉悦,学生容易接受。每一位教师对于教学的重点要求不一样,有的教师会着重强调打腿练习,有的教师会着重强调水中换气的训练。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和对换气的技巧掌握,容易让大学生消除对水的恐惧,更容易掌握游泳技巧,也更乐于学习。
1.5 安全设施不到位
对于初学者来说,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远离水边,所以他们对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初学者在水中由于重力作用和发力方式不当,很容易使自己下沉。加之换气技巧不熟练,很容易引起呛水,从而加重恐惧心理。可在水中放置分道线或在下水时使用浮板或者游泳圈等漂浮物保证初学者浮在水面,给初学者以安全感,减少恐惧心理。
2 大学生初学游泳克服畏惧心理的措施
2.1 熟悉水性
初学者先在池边观察,熟悉游泳馆的场地和环境,听教师介绍游泳器材,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观察会游泳的人是怎样游泳的。大学生身高基本都在1.5米以上,有的学校游泳池深水区才1.2米,可让初学者借助救生圈到浅水区和深水区熟悉水环境。当发现浅水区的水深运低于自己的身高时,初学者的安全感会得到提升。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浅水区扶池边站立、行走,进行水中吐气、露出水面吸气等练习,逐步克服畏惧心理。
2.2 调整呼吸
游泳呼吸和陆上呼吸存在一定的差别,错误的呼吸方式会降低初学者学习游泳的兴趣。初学者可先泳池边模仿水中呼吸,抬头吸气,低头吐气,吸气时深而快,吐气时慢而缓,之后下水扶池边练习水中呼吸,掌握呼吸的方法与节奏。深吸气后,再把嘴侵入水中吐泡泡,从有意识的呼吸逐步进入无意识呼吸。练习水下呼吸要戴上泳镜。
2.3 改变体位
大多数运动都是陆上直立运动,而游泳采用俯卧、仰卧姿态,甚至潜入水中。一般来说,水的重力与浮力不作用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初学者可利用背浮板做漂浮练习,练习方法:背着浮板,从池边出发,蹬壁滑行,体会水中漂浮的感觉,以便更好地适应水环境,增强安全感。
3 大学生参与游泳的动机
3.1 兴趣
对集美大学的72名学生的游泳动机调查表明(见表1),45.8%的大学生对对游泳知识和练习方法有点了解;37.5%的大学生对游泳知识和练习方法了解;2.8%的大学生对游泳知识和练习方法精通;只有13.9%的大学生对游泳知识和练习方法不了解。
表1 大学生游泳兴趣的调查
选项人数占比(%) 对游泳知识和练习方法精通22.8% 对游泳知识和练习方法了解2737.5% 对游泳知识和练习方法有点了解3345.8% 对游泳知识和练习方法不了解1013.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参与、去了解相关知识。如何提升大学生参与游泳的兴趣?比如有的学校会定期举办游泳趣味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游泳游戏比赛中,体会游泳的乐趣与魅力。通过参与游泳趣味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游泳的快乐,从内心深处感受游泳带来的愉悦,提升对游泳的热情。
3.2 锻炼身体
在校大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即将走进社会的一群人,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游泳时,由于水的压力、阻力、浮力和较低水温的作用,使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得到锻炼,进而增强身体素质。经常参加游泳锻炼能更好地适应外界天气的变化。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特别是北方的冬季极其寒冷,游泳能增强抵御严寒的能力,预防感冒。现在有部分大学生体重超标,而游泳是减肥的最佳的手段之一。游泳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这些能量大部分由体内的脂肪供应。
3.3 缓解压力
当代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有:(1)学习与生活的压力。现在大学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大学生不认真学习很难拿到毕业证、学位证;有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平时兼职较多,生活压力较大。(2)情感问题。有的大学生出现情感问题时,容易处理不当,甚至走向极端。(3)独生子女问题。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大学生要求住校,而有的独生子女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和交往能力。(4)就业压力。当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大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越来越难,导致其心理压力大。游泳是释放压力较好的手段之一。游泳还能磨砺意志,使大学生养成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性格,促使大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磨难,不断前进。
3.4 掌握救生技能
溺水是我国意外伤害事故致死的第三大原因。我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让学生远离水边,不和江河湖泊打交道,而应培训学生的游泳技能和救生技能,掌握自我保护与救助他人的本领,包括将溺水者拖带上岸、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有意向的大学生还可报考游泳救生员,考核的内容有25米速游、水上扑救、现场急救、心肺复苏、救生理论考试等。掌握游泳救生技能,既能保证自身安全,也能及时救助他人。
4 游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4.1 游泳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4.1.1 游泳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正常人每搏输出量为50~70ml,有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水中运动,人体心脏每搏输出量可增加20~40ml,并使主动脉弓变粗且富有弹性。在水中完成呼吸要比陆地上克服更大的阻力与压力,游泳对呼吸肌的锻炼效果比陆上运动明显,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也较陆上运动强[2]。综上所述,游泳可提高心肺功能,提高肺活量,预防高血压。
4.1.2 游泳对肥胖的影响
游泳可增强身体抵抗力,增加肌肉耐力,帮助减肥;加快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素质,促使皮肤血管扩张,加强皮肤血液循环;提升气喘学生的肌耐力,减少气喘的发作。
张岚等人以37名单纯性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游泳运动干预,结果表明:男女生肺活量均有显著提高,握力、背力显著增加,选择反应时显著性下降,并且肥胖男生血红蛋白显著升高,肥胖女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3]。
4.1.3 游泳对骨骼的影响
经常游泳可预防骨质疏松,增加骨的密度,增强体质,提高关节灵活性。翟佳丽等人通过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进行游泳运动干预,结果显示游泳运动可使骨质疏松型大鼠骨量增加,同时使PTH水平下降、BGP水平升高;并且在不同水质中进行游泳运动可以调节钙调激素分泌释放,起到减慢骨质丢失的作用,淡水优于海水[4]。
4.1.4 游泳对身体协调性的影响
身体协调性是身体各部分活动在时间和空间里相互协调配合,合理有效地完成身体动作的能力,是形成身体运动能力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属于活动能力较强且较活跃的群体,善于表现自己,乐于表现自己。良好的协调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各项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获得尊重,在群体中被大家所认可,从而更容易融入群体生活。游泳作为一种全身运动方式,需要上肢、下肢及躯干的协调运动,同时涉及呼吸的配合,只有熟练掌握这几方面的协调活动,才能游得更轻松、更省力。王宏亮等人研究发现体育锻炼量与身体协调性呈正相关,运动量越大,身体协调性越好[5]。游泳可提供给游泳者多种运动量及运动方式的选择,有长距离运动量大的运动,也有短距离运动量小的运动,有无氧的快速运动,也有有氧的放松式运动。游泳较之跑步而言,对关节损伤小,适合长期坚持运动;较之其他技术性运动而言简单易学且没有对抗性,入门要求极低。
4.2 游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2.1 游泳对大学生焦虑抑郁的影响
近年来,抑郁症的患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大学生处于心理不稳定年龄段,极易受外界干扰而变得情绪不稳定,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游泳可以带给人们愉悦,缓解不安、紧张、焦虑的情绪,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向好的方向发展。当大学生由于学习或生活的压力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时,去游泳池嬉戏游玩,能减轻学习带来的忧虑,缓解紧张的神经,促进心理健康。在游泳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性格的人,一起交流一起学习,谈天说地,互相影响,乐趣倍增,从而排除心中不良的情绪,让大学生从焦虑抑郁的情绪中逃离出来。另外,水流对身体的冲击,是一种自然的按摩。
4.2.2 游泳对大学生自信力的影响
参加游泳比赛,可以让大学生全力发挥自己的潜能,释放自己的热情,体会参与感、成就感,并获得自信力。比赛虽有输有赢,但战胜自己才是最大的成功。游泳和羽毛球等球类运动不同,羽毛球等球类运动技术的提高需要他人陪练才能有更好的提升,而游泳运动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和教练指导,加上自身的刻苦训练,就能成为一名不错的业余游泳者,这有利于大学生自信力的提升。
4.2.3 游泳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独立主动的精神,是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的总和。游泳运动有四种基本游泳姿势,分别是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需要大学生长期刻苦的训练才能掌握。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动作不协调、呛水、进步缓慢等现象,因此能坚持下来的大学生,他们的意志得到极大锻炼,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观看一些大型游泳比赛的录像,讲述游泳运动员吃苦耐劳的精神,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优良的品质。
4.2.4 游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如今,有部分在校大学生存在交往障碍,他们经常一个人去上课、逛街、吃饭,不愿结交朋友,喜欢一个人生活。举办的游泳小组比赛,能使大学生相互配合完成比赛,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融入集体生活,慢慢变得开朗,学会更好地和集体相处。另外,当游泳技术变得越来越好,自信心也得到一定提升时,就会主动帮助技术较差的人学习游泳。
5 大学生游泳基础训练和注意事项
5.1 大学生游泳基础训练
5.1.1 熟悉水性训练
这一过程主要在浅水区完成,让初学者在水中行走、跳跃,练习水中呼吸,或在水中憋气,或趴在水池底部,或在水中嬉戏,充分感受水的阻力与浮力,逐步消除对水的恐惧心理,掌握正确御水能力。在恐惧心理减轻的情况下,逐渐过渡到利用浮板在水中完成手和腿的动作练习以及呼吸的练习,为下一步单独训练提供较强的心理适应及技术动作支持。
5.1.2 水陆结合训练
对于技术动作的学习,动作示范是极为重要的。游泳是在水中进行,在训练的初级阶段,需要在陆上进行模仿练习,先了解熟悉技术动作,利用视觉感形成动作表象,之后再下水练习,这会使动作更加标准,也方便教练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对于错误动作,教练可以采用录视频的方式,也可在陆上模仿学生水中的错误动作,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动作,方便改正。在陆上练习过程中,身体协调性得到增强,能更好地适应下水练习。同时,学生在水下的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的水下练习会消耗大量能量,导致身体疲惫,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5.1.3 有氧耐力训练
充沛的体能是参与游泳运动的重要条件。有氧耐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一定的有氧耐力训练可以有效预防运动不足引起的慢性疾病。通过中等强度负荷持续一定时间来提高有氧耐力,例如中等强度的往返跑,在上一次练习机体不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下一次练习的间歇训练法。有氧耐力加上抗阻力练习,可提高有氧耐力及爆发力水平。大学生进行有氧耐力的训练,可使身体素质得到充分提升,增强水中的适应能力,改善体温调节能力,适应长距离的游泳运动。
5.2 大学生游泳注意事项
5.2.1 在水源安全的地方游泳
由于人在游泳时眼睛、口鼻、尿道口和肛门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水,故游泳池水质的好坏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轻则患结膜炎、中耳炎和鼻窦炎,重则感染寄生虫,威胁生命。因此,大学生应在正规的游泳场馆内游泳。
5.2.2 救生员在场的情况下游泳
人是陆地生物,只能在陆地上呼吸,不能在水中呼吸,因此在水中游泳本就具备一定的危险性。不管游泳技术如何,大学生都应在救生员监管下进行游泳运动,以防出现水中呕吐、抽筋等意外情况。
5.2.3 准备活动必不可少
泳池的水温一般较体温低,下水前用冷水淋身体,不仅可以清除身体上的污物,而且可以使身体适应低温环境,不至于出现下水后体感温度骤降而引起身体不适感。同时,游泳运动需借助关节的活动,在下水前应充分活动各个关节,避免突然发力对关节造成损伤。热身活动包括慢跑、做徒手运动等。
5.2.4 忌空腹或饱腹游泳
饭后不要立即游泳,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引起腹痛、呕吐,导致反流性肺炎甚至窒息。而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及消化功能,发生头晕乏力等意外情况。一般建议在饭后1-2小时再下水游泳为宜,若需在游泳前进食,可进食少量流质食物以提供必要的能量又不至于引起饱腹感。
5.2.5 忌酒后、疲劳后、剧烈活动后游泳
喝酒会导致神经系统衰弱、头晕、精神不佳等,酒后不要去游泳,一旦遇到危险,不能及时处理及呼救。疲劳时忌游泳,人体在疲劳时,身体协调能力下降,游泳动作会变得僵硬,甚至不标准,呼吸与游泳动作的配合能力变差。这时人体很容易下沉,需要使用更大力气才能勉强维持前进。疲劳后游泳的体验感会下降,同时在深水区很容易发生呛咳、溺水等。做完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刻游泳,身体由热转冷,对病毒的抵抗能力会大大降低,非常容易抽筋或患病。
5.2.6 忌患病时游泳
患病时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下降,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平时很容易完成的动作会变得僵硬、生疏。患病时下水游泳,危险性陡增,同时游泳的体验感会大大降低。抵抗力下降会使我们更容易遭受病原菌的侵袭,特别是当我们皮肤黏膜存在破损时,致病微生物可直接透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从而导致患病。据有关数据显示,平均每个游泳的人带入游泳池的东西有0.14克粪便、1-2饮料罐量的汗液、1杯尿(约250 毫升)以及数十亿皮肤微生物,其中包括隐孢子虫、军团杆菌、甲型肝炎病毒等致病菌。因此,游泳池存在一定致病风险,患病期间应避免游泳。
5.2.7 避免争强好胜
作为年轻的大学生,血气方刚、争强好胜是他们的特性。游泳一方面可以激发大学生身体的潜力,更好地完成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任务;另一方面容易让大学生跌跟头,甚至危害人身安全。游泳时勇敢地尝试一些新的技巧,挑战自己可以让游泳技能有更大提升,比如与同伴竞赛等。但盲目的不顾自身实力的尝试,有可能导致大学生后悔终身,比如在旋涡中游泳,显摆游泳技术;斗气在水中长时间憋气,甚至潜泳。这些都是危险行为,是应该杜绝的。
6 结语
游泳作为一种大众化且对身体素质要求较低的健康运动,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较大的益处。通过游泳锻炼,不仅能给予当代大学生健康的体魄,而且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品质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游泳运动简单易学,危险性较低,但应注意规避游泳的危险行为,期待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享受这一健康的运动。
[1]叶衍青.影响大学生公体游泳课参与动机的因素调查分析——以集美大学学生为例[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4):76-78.
[2]侯晓晖,冯燕青,潘红玲,等.水中运动疗法在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9):1064-1067.
[3]张岚,张学良.游泳运动对单纯性超重或肥胖大学生健康影响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3):19-22.
[4] 翟佳丽,赵豹猛,彭博,等.不同水质游泳运动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量及骨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11):1116-1118.
[5] 王宏亮,韩东.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身体协调性的中介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2,2(4):91-93.
On the Impact of Swimming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YANG Liu
(Guangxi Nation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6, Guangxi, China)
杨柳(1994—),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