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2020-11-23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白树全于洪兵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郝 魁,白树全,于洪兵
天津圣纳科技有限公司 刘 明
2019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浙江调研高等教育并出席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关活动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服务国家发展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对策。
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1 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
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摸索和尝试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给企业输送优秀人才方面,却认识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虽然创新创业教育和相关创新创业比赛每年都在高职院校的计划安排中,但是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深度不够,学校虽然制定了很多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和制度,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但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由于认识不到位,导致政策的执行难。教师和学生层面也很难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切入点,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果不理想,教师和学生被动地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完成者,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项“面子工程”和“重要工作任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成为一种被动工作。
1.2 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兴起时间短,在起步开始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由学校的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务处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形式主要是以创新创业大赛的单一形式发展,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导致对于负责与辅导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数量很少,同时缺乏对创新创业教师系统培训。很多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都是来自于班级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就业指导教师等,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也没有从事过创业等相关实践经历,自身创新创业专业基础薄弱,没有参加过创新创业相关系统培训,同时对于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的激励政策不到位。
1.3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与配套教材不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度不高,高校设置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在课程实施环节不能真正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素质提升的目标,还停留在讲知识、讲理论的基础上,很难唤起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教材数量多,但质量参差不齐,教材内容大部分处于理论层面的讲解,缺少创业成功案例分析和创业过程中的风险提示。
1.4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不完善
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教育,同时实践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创业案例的剖析和创新创业大赛的指导,还必须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演练。目前高职院校依据各专业建设的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等,还不能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相关要求,实践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
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对策略
2.1 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
高职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正处于摸索阶段,一定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这种目标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高职院校要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最重要的是对技术技能的创新发现和改进,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在深入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高校领导及系部负责人应该积极成立相关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领导全权负责,深入参与,全面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工作,并定期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同时高职院校应该出台各种激励政策和保障制度,来提升教师与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例如对参与创新创业工作和比赛的学生,进行学分奖励,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专升本破格录取等各项激励。从领导层面、机构场地、人员经费等多方面,有力保障和共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工作。
2.2 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1)充分利用现有教师团队资源,选拔具有创新创业大赛丰富经验的参与者和创新创业实践者,成立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共同组织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2)积极聘请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人员、创业成功的学生等创业者,作为学院外聘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传授学生有关创业的知识和经验,增加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
(3)建立创客空间导师师资库,利用每位创新创业教育导师的优势和特点,针对性地去指导、扶持学生有关创新创业的项目,从而加快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
(4)鼓励创新创业导师到合作企业实践锻炼,提高创新创业导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选派创新创业导师,参与有关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创新创业导师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教育水平。
2.3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完善配套教材
首先创新创业类课程不应该停留在讲理论、讲就业指导方面,课程应该具有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提升的功能。因此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该根据所要培养的创新创业素质类学生特点去建构。创新创业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基础、品质、能力、精神,从这4个层面去具体设置课程,可以分为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课程、创新创业品质培养课程、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课程、创新创业精神渗透课程。其中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课程包含了创业政策、企业开办的流程、营销策划、法律知识、财务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创新创业品质培养课程包含团队建设、创业文化、商机确定、素质提升、创业心理学等方面内容;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课程包含模拟实战演练、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社团协会的运作、市场实践调研、顶岗及毕业设计等;创新创业精神渗透课程主要包括创业风险评估、创新创业氛围建设、创业明星访谈等内容。通过建立一套由浅入深的课程体系,并探索实施,能够更为合理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对应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应完善配套教材建设。教材的内容应该分为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创新创业品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精神渗透等4个方面。
2.4 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教育,建立良好的实践基地和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创业的空间。我院应该主动利用自身资源,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行业资源,积极联系相关负责创业就业的政府单位,形成校、企、政、行业的实践基地或联盟,发挥基地或联盟的优势,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提供支持和帮助,为提高创业导师团队的指导水平做出贡献。同时发挥好我院相关技能大师工作室、协调好相关创新创业协会、创客空间等平台,组织实施具体的创业项目开展,从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素质。
3 我院创新创业教育经验
我院车辆工程系的领导和创新创业导师团队成员,共同组成了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形成有力组织保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车辆工程系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我院车辆工程系现已形成“1+2+3+N”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其中“1”是以行业、企业、政府、学校共同成立的汽车产教联盟为一个实践基地,利用好各自的优势,不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此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2”是指配合好教务处、学工处两个部门的工作,积极参与两部门组织的“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3”是指以于洪兵技能大师工作室、车辆工程系创新创业协会、车辆工程系创客空间为3个平台,在创新创业导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到平台组织的创新比赛、手工DIY、创新类科研项目中,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帮助。“N”是指多种举措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发展,例如学生发表专利、学生参与汽车文化月的技能比赛、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科研项目、对创新创业大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专升本中的优先考虑、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等多方面举措,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我们应该从思想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创业理论知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加大对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的培养,改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配套教材和实践平台,积极学习其他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中的可取经验和优秀典范,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