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跨栏运动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2020-11-23瞿一敏
瞿一敏, 李 皑
(1.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上海 200083; 2.上海市黄浦区体育事业发展指导中心,上海 200010)
跨栏需在快速跑进过程中越过一定高度的栏架,是一项对技能和心理都有较高要求的田径项目。跨栏运动员在专项训练中会因磕碰栏架等出现畏难心理和负面情绪,尤其是处在成长期的少儿运动员更加普遍,极大影响训练效果。教练员应根据少儿身心发育规律和跨栏项目特点从语言引导、正确认知和情绪调控等[1]方面加力,疏解少儿运动员的心理问题,激发其训练欲望,提高其训练的专注度和执行力,更好地完成训练任务。笔者在基层训练单位执教跨栏项目30多年,向上海市一线队伍输送优秀跨栏运动员20多名,其中陈雁浩获得亚运会和全运会冠军,并参加了1996年奥运会。执教过程中,笔者非常重视少儿跨栏运动员的心理问题,通过及时引导和调节予以化解,提高训练效果。本文就少儿跨栏运动员训练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作一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1 少儿跨栏运动员常见心理问题
1.1 新训练内容导致不良心理
1.1.1 不适应心理与无所适从情绪
不了解训练内容和要求会延长少儿跨栏运动员的适应期,导致其身心投入不充分,应激状态差,不利于训练任务的完成和训练效果的提升。
1.1.2 疲惫心理与厌倦情绪
跨栏专项训练不是改进技术就是提升强度,经常出现较长时间的大强度训练,随着运动员的体能、兴奋性和注意力下降,非常容易出现身心俱疲现象和厌倦训练情绪,极大影响训练质量。
1.2 完不成训练任务导致不良心理
1.2.1 紧张心理与畏难情绪
在跨栏专项训练中,少儿运动员达不到训练要求会受到教练员责备,加之磕碰栏架甚至摔跤等,在专项训练中产生紧张心理,做动作缩手缩脚,技术动作不充分,训练效果大打折扣。
1.2.2 对抗心理与抵触情绪
若教练员态度过于严厉或训练要求过高,运动员无法达到训练要求,极易出现对抗心理和抵触情绪。尤其在专项训练时,磕碰栏架和动作节奏不佳会让少儿运动员心中不畅,若此时教练员过于严厉,双方极易造成对立甚至对抗,不利于训练任务的完成。
1.3 训练氛围不佳导致心理问题
1.3.1 压抑心理与冷漠情绪
团队精神和队伍作风会影响训练氛围。良好的训练氛围既认真严肃又活泼和谐。团队成员间进行良好的沟通,顺畅的互动,既有竞争又有协作[2]。若训练氛围不佳,少儿运动员会出现疏远和冷漠心理,不利于解决训练中的问题。
1.3.2 轻视心理与松懈情绪
训练要求和标准过低会让运动员提不起精神,导致其出现轻视心理和松懈情绪,从心理到身体动员不充分,做动作不认真,既达不到训练效果,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
2 少儿跨栏运动员常见心理问题应对方法
2.1 塑造教练员的良好形象
训练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形象端正、为人正派、认真负责、能力出众的教练员更易被运动员接受。教练员的良好形象有助于增进运动员的信任感,提高运动员的服从性和执行力[3];有助于培养运动员的情绪体验,提升其完成训练任务的主动性;有助于营造积极和谐的训练氛围,增强运动员的训练融入度,降低其对大负荷高难度训练的消极情绪,增强运动员克服困难的信心;有助于运动员达到训练要求,提升训练效果。
2.2 疏导运动员消极情绪
教练员须对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进行预判,及早引导和调节,尤其在冲击大强度或长时间负荷训练时,及时洞察运动员的变化,将其消极情绪降到最低。犹豫、焦虑和害怕是跨栏训练的三大消极情绪。其中,担心磕碰栏架的焦虑情绪最为常见。从情绪心理学角度看,焦虑有短暂的状态性焦虑和长期的特质性焦虑之分。适当的焦虑情绪对学习有帮助,但特质性焦虑及其恶化导致的厌恶甚至恐惧情绪会对跨栏技术学习造成极大阻碍,因此要提前预判、及时疏导。
2.2.1 帮助运动员理解训练内容
清晰认知训练内容可以帮助少儿跨栏运动员建立良好的心理和情绪储备。 跨栏项目属于短距离速度项目,以速度、力量和弹跳训练为主,适当的有氧耐力也必不可少。若某天的训练内容需要跑3 000 m,首先教练员需保证这一训练安排是合理的,其次要让运动员知晓该训练的原因,否则运动员就会因不理解而产生抵触情绪,影响训练质量。
根据运动员身心发育特点和能力水平安排训练是少儿跨栏训练的首要宗旨。安排新训练内容时,需考虑运动员有新鲜感的同时,也易产生不适应情绪,教练员需通过让运动员知晓训练内容和目的消除运动员的不适应情绪,使运动员与训练内容建立情感链接,为接下来的训练做好心理准备和情绪调节。若是重复训练内容,运动员可能会产生厌倦情绪,需通过及时沟通让运动员明白重复训练的意义,克服其疏忽麻痹的心理。
2.2.2 设置适宜的训练标准
跨栏训练要求栏间节奏连贯、身体重心移动快速平稳。少儿运动员由于身高不够、能力较弱,上栏时为了获得高位置而全力抬高身体重心,从而导致身体重心的波动。对此,教练员可适当降低栏架高度,让少儿构建起快速平稳的栏间重心移动感觉。如果一味地要求其跨正常高度栏架,少儿极易出现错误动作,或在多次尝试无果后产生失望心理和倦怠情绪。
合理的训练要求可以优化运动员的情绪体验,有助于运动员建立良性运动知觉[4]。运动知觉是运动员无意识的情绪信号与所掌握的运动知识相结合而形成的[5]。越早培养这种知觉,越有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动潜能的开发。训练内容和要求是一堂训练课最主要的2个要素,是完成训练任务的关键。要求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运动员训练情绪的优化,要恰到好处,让运动员从跨栏技术动作到跑进速度等都清楚训练标准,有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统一认知,调动一切因素参与训练。
训练要求一定要符合运动员身体情况和项目特点,少儿跨栏运动员要循序渐进地设置训练难度,在运动能力积累的同时增强运动员心理控制和情绪调节能力。适宜的训练要求一定是少儿运动员付出努力克服困难后可以成功的,通过优化的情绪体验和良性运动知觉叠加获得运动技能的提升。
2.2.3 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
培养少儿跨栏运动员执行训练计划的能力时,需发挥其活泼开朗的天性,加强训练互动,交流训练心得体会,让其主动参与分析和总结训练过程,培养运动员自主训练的能力,也即“学会动脑筋”。和谐宽松的训练环境有助于教练员、运动员间的情感交流,运动员表达训练感受,对训练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练员的指令,无条件地服从执行。教练员要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在不同训练阶段让运动员分享训练感受,尤其是训练结束后的放松整理阶段,可以缓解训练疲劳导致的心理波动和不良情绪,帮助运动员释放压力,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
3 小 结
在少儿跨栏训练中,教练员要以人为本,通过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提升训练信息传递的可信度和吸引力,实现与少儿运动员情感联结的目的;适时疏导少儿的不良心理和消极情绪,从潜意识培养运动员的良好情绪体验和运动知觉;通过营造和谐的训练氛围降低高强度大负荷训练给少儿运动员造成的状态性焦虑情绪。此外,教练员要善于运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与运动员交流,多褒扬鼓励少儿,引导其以正确的态度艰苦训练,提升训练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