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智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2020-11-22潘玉梅
潘玉梅
(甘肃省金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金昌 737100)
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临床新生儿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为围产期出现胎内窘迫情况导致胎儿窒息,并由此对患儿脑部造成缺血缺氧性损伤[1]。患有HIE的新生儿非常容易出现脑瘫、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等疾病,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且该疾病同样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2]。为改善该情况,临床医师探究后发现,在新生儿患病早期进行康复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状况,对其后续正常发育十分有利。该次研究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78例HIE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智能发育的影响,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住院治疗的78例HIE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的方式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39例。其中常规组男女比例为25∶14;胎龄34~40周,平均(37.26±1.54)周。 实验组男女比例为 21∶18;年龄 35~41周,平均(37.69±1.48)周。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该次研究通过该院伦理标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儿家属知情且同意参与该次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诊断患儿病情符合中华医学会2005年制定的HIE诊断标准[3],且经脑部影像学检查确诊;患儿围生期存在窒息史。排除标准:先天性神经系统畸形患儿,心肝肺等重要脏器组织功能衰竭患儿,合并感染性疾病患儿,合并代谢系统疾病患儿。
1.3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儿进行干预,护理内容包括氧疗护理、生命体征监测、输液护理等一系列基础措施。
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患儿进行干预,护理内容如下。(1)听觉干预:可以采用节奏轻柔的音乐在患儿身旁重复播放,与患儿接触时需呼唤患儿姓名,多与患儿交流,以此对患儿听觉进行刺激,每次干预时间控制在15~30 min,每日进行3次。(2)触觉干预:护理人员帮助患儿四肢进行被动屈曲训练,定时帮助患儿改变体位姿势,并对患儿身体进行轻柔抚触,借助奶嘴等道具对患儿口腔进行刺激,让患儿产生吮吸等进食动作,依照先俯后仰、自上而下的顺序对患儿身体进行按摩,每次按摩时间控制在 10~15 min,每日进行 3次。(3)视觉干预,将颜色明艳的球体放置于患儿眼前,吸引患儿注意,随后缓慢移动,引导患儿视线随球体一同移动,以此对患儿视觉进行刺激,训练结束后将球体悬挂于患儿视线范围内,持续刺激患儿视觉发育。(4)运动干预:以婴儿操的方式对患儿四肢进行锻炼,婴儿操内容包括上臂交叉、屈曲、扩胸,腿部屈曲、上举,每个动作重复3~5次,每日锻炼2次。(5)康复指导:向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为其普及患儿神经系统发育规律知识,告知家属患儿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帮助其掌握相关护理技巧,嘱咐家属在家中按指导方案对患儿进行护理,以保证家庭护理质量,并于1年内定期对患儿进行随访。
1.4 观察指标
采用神经功能测定表(NBNA)对实验组与常规组患儿护理前、护理15 d后及出院时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一般状态、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及主动肌张力5个方面,评分低于35分则表示患儿神经功能异常。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对两组患儿出生 3、6、12个月后的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以及智力发育指数(MDI)进行评估,评分低于80分则表示患儿运动及智力功能存在障碍[4]。通过院内自制调查问卷对实验组与常规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态度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记录,各项分值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护理评价越高。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护理15 d后及出院时的NBNA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儿的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 15 d后及出院时实验组患儿NANA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儿的NBNA评分[(±s),分]
表1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儿的NBNA评分[(±s),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15 d后 出院时实验组(n=39)25.12±1.3634.86±1.6339.16±0.95常规组(n=39)24.95±1.4732.04±1.2735.79±1.39 t值0.5308.52312.500 P值0.598<0.001<0.001
2.2 两组患儿出生3、6、12个月后的PDI评分
实验组患儿出生3、6、12个月后的PD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PDI评分[(±s),分]
表2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PDI评分[(±s),分]
组别 出生3个月后 出生6个月后 出生12个月后实验组(n=39)常规组(n=39)t值P值76.68±3.57 73.48±3.25 4.139<0.001 84.72±4.13 78.89±4.75 5.784<0.001 96.83±2.92 92.77±3.14 5.913<0.001
2.3 两组患儿出生3、6、12个月后的MDI评分
实验组患儿出生3、6、12个月后的MD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MDI评分[(±s),分]
表3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MDI评分[(±s),分]
组别 出生3个月后 出生6个月后 出生12个月后实验组(n=39)常规组(n=39)t值P值77.23±2.85 74.42±2.69 4.478<0.001 86.53±3.22 82.79±3.46 4.942<0.001 95.89±3.71 90.67±3.58 6.323<0.001
2.4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态度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5.19±1.24)分,护理态度评分为(96.53±1.45)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73±1.61)分,常规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1.44±1.85)分,护理态度评分为(93.26±1.59)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51±1.92)分,实验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幼儿0~2岁年龄段内,其脑细胞的发育速度最快,脑细胞的代偿功能及可塑性也处于最高水平[5]。因此在该阶段对患儿进行有效康复护理,可有效利用其脑细胞可塑性强、代偿能力高的优点促进患儿脑内受损神经组织进行修复再生,从而显著降低患儿脑部受创影响,帮助患儿智力及运动功能正常发育[6]。
传统的护理干预没有重视患儿各项功能的刺激训练,无法有效促进患儿神经功能快速恢复[7]。该次研究主要通过听觉干预、触觉干预、视觉干预、运动干预及康复指导五个方面对患儿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听觉干预通过轻音乐播放等方式对患儿听觉功能进行刺激,促进患儿听觉正常发育;触觉干预使用按摩、抚触等方式对患儿身体各部位进行刺激,有利于患儿全身触觉神经正常发育;视觉干预借助颜色明显的球体吸引患儿注意,以此开展视觉训练,对患儿视觉发育进行促进;运动干预则利用婴儿操的方式对患儿四肢进行训练,刺激患儿身体运动功能正常发展;康复指导通过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及指导家属掌握家庭护理技巧的方式来保证患儿在家中的护理效果[8]。在该次研究中,护理15 d后及出院时实验组患儿NANA评分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儿出生3、6、12个月后的PDI评分、MD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态度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患儿的神经功能损伤,促进其智力及运动功能快速发育,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在HIE患儿的临床护理中表现优秀,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