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护理与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2020-11-22佟来荣
佟来荣
(河北省秦皇岛市笫一医院外联处,河北秦皇岛 066000)
脑梗死是脑血管病变类疾病,在神经内科疾病中比较常见,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大多由脑血栓引发,主要表现为因脑血管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形成的神经功能障碍[1-2]。由于脑梗死病因复杂,病程较长,即使通过治疗也多会遗留后遗症,出现偏瘫、失语或其他不可逆神经功能缺损及障碍,这使患者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焦虑抑郁情绪则会破坏机体平衡,影响治疗效果,降低治疗依从[3-4]。医学研究证实,在充分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改善不良情绪[5]。情志护理不因患者情志改变而改变,而是针对患者具体病情进行开导,应用亲切、诚恳的态度,赢得患者信任,了解患者思想,尤其对焦虑、抑郁患者效果显著。该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情志护理与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观察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48~79 岁,平均(69.87±7.92)岁;对照组观察组男 34例,女 21 例,年龄 49~78 岁,平均(70.03±8.12)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和相关影像学证实为脑梗死确诊病例,没有合并精神、认知障碍或肝肾功能不全等重要脏器病变,并与患者或患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协议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清洁环境、定时用药、密切观察、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情志护理及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情志护理:首先收集分析患者详细临床资料,从性别、年龄、学历、生活环境中找到适合与患者的最佳沟通方式,充分了解患者兴趣爱好与性格特点,掌握患者自入院以来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制定出合乎患者自身特点的护理方案,通过语言、文字、音视频等多种渠道使患者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并利用恢复较好的成功案例现场说教,充分缓解患者由于对治疗预期不明而产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使患者充分配合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2)康复护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利用拿捏、揉按等手法按摩相关部位,力度以患者感觉到有酸麻胀痛等较强的刺激感为度。并根据患者梗死部位及面积制定出合乎每一位患者的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指导患者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院内强化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由被动训练逐步向主动训练转变,让患者形成出院后自主训练意识,以便于提高预后。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及护理依从性变化。不良情绪评价标准: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来评价患者不良情绪变化,分数越高,不良情绪越严重。护理依从性评价标准:采用自制依从性评价量表,分别从肢体功能训练、饮食、服药、生活不良方式改变等方面进行评价,量表总分12分,分数越高,说明依从性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变化
两组护理前HAMD与HAMA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观察组HAMA与HAMD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变化比较(±s)
注:两组与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HAMD护理前 护理后HAMA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55)对照组(n=55)t值P值21.64±3.31 21.49±3.41 0.234 1 0.815 4(6.13±0.59)*(12.38±1.77)*24.843 3 0.0000images/BZ_170_1901_2116_1928_2147.png21.59±3.47 21.64±3.51 0.075 1 0.940 3(5.49±0.71)*(13.29±1.98)*27.500 7 0.000 0
2.2 两组治疗前后护理依从性比较
护理前两组护理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护理依从性评分均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护理依从性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护理依从性比较[(±s),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t值 P值观察组(n=55)对照组(n=55)t值P值4.73±0.66 4.81±0.72 0.607 4 0.544 8 11.49±1.36 9.15±0.87 10.749 0 0.000 0 33.163 9 28.501 3 0.000 0 0.000 0
3 讨论
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是脑梗死的典型病理改变,而脑组织的局部坏死会导致患者部分神经功能缺损,出现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具有明显的治疗结局不确定性[6-7]。而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不确定性则会直接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发展成抑郁症状,进一步反过来影响治疗和预后[8]。因此,及早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是改善患者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预后的关键。
早期情志护理是建立在护患互信基础上的护理模式,主要通过护理人员的行为干预,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提高治疗效果的方法方式,及早消除或缓解患者由于认知不清所形成的心理压力,提高治疗信心,树立治疗决心。王训延等[9]研究证实,老年脑梗死患者通过早期情志护理,能够明显降低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评分,提高康复护理依从,对保证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康复护理是对脑梗死患者治疗的延续,由于脑梗死患者可能要长期卧床,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积极的治疗措施,如果不加以康复训练,也会出现关节痉挛萎缩、心脑血管退化等一系列残疾症状,这将会给患者带来不可逆转的肢体及神经功能损害。而康复护理在患者肢体及神经功能局部障碍的情况下,使患者被动接受康复训练,通过肢体及感官刺激,逐步恢复大脑高级中枢神经的抑制调节作用,进而建立起协调完整的整体运动模式,提高治疗预后。甘本辉等[10]研究证实,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提高有显著效果。
结合该研究,观察组首先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有针对性制定个性化情志护理和康复护理方案,实施情志护理和康复护理联合干预,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沟通和量体可行的康复训练,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完成患者由被动护理向主动参与的过程。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情志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有更好的护理效果,这可能是情志护理及时消除了患者心理负担,满足了患者身心需求,而康复护理又强化恢复了患者的部分肢体功能和局部神经组织,使患者看到了良好的康复结局有关。研究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似[2,11-13]。
综上所述,情志护理联合康复护理能够明显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依从性,对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