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在脑栓塞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2020-11-22张吉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脑栓塞肢体神经功能

张吉芳

(济宁市市直机关医院,山东济宁 272019)

脑栓塞主要是由于各种栓子,例如肿瘤细胞、动脉周样硬化斑块、空气等,沿着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引起急性血流中断,进而出现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以及脑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话语不清等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最常见的栓子来源于心脏,该疾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40岁以下的青壮年较为多见,起病较为急促,常常在数秒钟至3 min左右达到高峰,临床死亡率较高,存活患者亦存在诸多后遗症。临床研究表明[1],针对脑栓塞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但是,关于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在脑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少[2]。因此,该文以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栓塞患者90例为对象,探讨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在脑栓塞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脑栓塞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43~81 岁,平均(61.23±9.35)岁;其中,原有高血压病史者19例,有冠心病史者16例,有心房纤颤者10例;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45~83岁,平均(63.25±8.49)岁;其中,原有高血压病史者 18 例,有冠心病史者12例,有心房纤颤者15例。该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栓塞诊断标准,均经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2)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且入院资料完整;(3)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或入院资料不全者;(2)合并脑出血或其他颅内疾病者;(3)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急性病变或损伤。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入院后,给予患者呼吸功能维持,调整患者的血压,同时给予溶栓治疗。采用尿激酶(国药准字H21022207)50~100万单位并取200 mL注射用生理盐水(国药准字 H42022222),进行静脉滴注,速度为20 mL/min,等到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综合康复干预。(1)身体状态评估。对患者的身体素质、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家庭及经济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按摩,通过专用的设施锻炼恢复肢体的功能,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渐增加活动力度及频度。(2)中医辅助治疗[3]。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选择患者的足三里、委中、血海、三阴交、阴陵泉、曲池、内关、合谷、环跳等穴,进行常规平补平泄法针刺,深度为1.5~5 mm,得气后,再使用平补平泄法捻转,时间为3min。同时采用中药治疗,取丹参、桑寄生、枸杞子、地龙、茯苓各15 g,生黄芪50 g、全蝎3 g以及土鳖虫9 g,加水煎至200 mL,午后服用。(3)康复锻炼。脑栓塞治疗周期较长,治疗过程中除需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外,亦需加强患者康复锻炼,应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运动,运动可从被动锻炼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主动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

1.4 观察指标

(1)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肢体功能:采用Fugl-Meyer(FMA)进行评分,分为上肢和下肢,上肢运动分数共66分,下肢运动总分为34分,分数越高,运动功能恢复越好;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测定,从10方面进行评定,0分完全依赖他人;5分需要极大帮助;10分需要部分帮助;15分可独立行走45 m。(2)神经功能。分别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SSS)评价,WMS共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其中重型缺损为31~45分,中型缺损为16~30分,轻型缺损为0~15分。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比较

两组干预前FMA评分、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 FMA 评分、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FMA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比较[(±s),分]

表1 两组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比较[(±s),分]

组别FMA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BI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值P值36.72±11.01 36.81±10.89 1.307 0.165 62.64±12.49 40.14±12.76 8.365 0.000 34.95±11.68 34.95±11.68 1.023 0.154 65.26±19.43 44.58±17.89 9.154 0.000

2.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

两组干预前WMS评分、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WMS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WM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SS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S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脑血管被血流中所带有的栓子阻塞而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病叫做脑栓塞。其主要是由于栓子阻塞了脑血管造成血流中断,进而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脑栓塞的栓子种类较多,由多种疾病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血管而诱发该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逐渐发生变化,脑栓塞患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脑外科中常见多发的病症,在脑血管疾病中占15%左右;心源性脑栓塞在脑栓塞中最为常见。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s),分]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s),分]

组别WM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images/BZ_108_792_377_830_411.pngSS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值P值34.30±7.46 35.89±8.64 1.473 0.173 47.61±3.78 40.79±5.09 8.084 0.000 27.22±7.68 27.10±7.64 1.458 0.563 13.48±3.78 19.68±5.11 7.638 0.004

近年来,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在脑栓塞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该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FMA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综合康复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利于患者恢复[4]。脑栓塞患者早期积极进行治疗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常规治疗下,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并通过告知已恢复患者的情况来增加患者支持、信心。临床研究表明: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在患者病情稳定时,即开始进行肢体康复锻炼,同时结合中医针灸治疗及中药汤剂治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既往研究表明[5]:脑栓塞患者治疗过程较长,应该对其各个方面,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家庭及经济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后,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化地进行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及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并结合中医针灸治疗,刺激穴位,健脾益气、舒筋通络,通过中药治疗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进患者康复。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在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的同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为脑栓塞患者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打下良好的基础。该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WMS评分高于对照组,S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综合康复干预能够减轻神经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的认知程度。汤药治疗亦是脑栓塞患者常用的干预方法,该研究所用方药中,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及清心除烦功效;桑寄生具有补益肝肾及强筋健骨功效;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功效;地龙具有通络、利尿及平喘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功效;生黄芪有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及补气升阳功效;全蝎具有息风止痉、镇静及镇痛功效;土鳖虫具有破血逐淤、续筋接骨功效;诸药共奏,用于脑栓塞患者能促进其局部血液循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将早期综合康复干预用于脑栓塞患者治疗中能发挥不同干预措施优势,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综上所述,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在脑栓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获得良好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栓塞肢体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与护理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栓塞临床研究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益气脑络通汤治疗脑栓塞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