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随访服务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2020-11-22韩冰
韩冰
(济宁市疾病控制中心,山东济宁 272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精神病,多数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精神分裂症主要是人的基本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发生障碍,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与外界环境同样不协调,是大脑功能的分裂,而不是结构的分裂。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不再局限于缓解患者的症状,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康复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渐成为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重点[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随访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该服务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该文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探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随访服务对其康复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 18~45 岁,平均(33.56±8.14)岁;教育年限9~16 年,平均(12.38±3.51)年;观察组 50 例,男 29 例,女 21 例,年龄 20~47 岁,平均(34.35±9.67)岁;教育年限 9~16 年,平均(12.38±3.51)年。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均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均为首次发病且入院资料完整;(3)自愿参与该次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者;(2)合并人格障碍、其他精神疾病者;(3)酒精及药物依赖或入院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遵医嘱服用。对照组:常规随访模式。出院后,每月进行2次电话随访,并进行1次上门随访,面对面进行座谈,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告知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的征象,了解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用药情况以及日常生活状态及社交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供解决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随访服务。患者出院后,将患者的信息转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负责。患者出院后,分别于出院后第1周、第2周以及月末进行社区随访,随后每月月中及月末进行社区随访,随访时间为0.5 h以内,主要询问患者出院后病情控制情况,服药情况,以及院外治疗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每次社区随访结束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指导意见,并将意见及下次随访时间,以短信形式反馈给家属及患者。同时,对依从性稍差的患者每周发送多次短信,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为相近时间的患者建立交流平台,让患者及负责的照护者加入微信群,加强各位患者及家属之间的交流。将精神分裂症的疾病知识、治疗、护理方法、随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疑点等进行归纳总结,不定期地邮寄给患者;加强患者定期随访,每周完成1次电话随访,每4周完成1次上门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恢复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1.4 观察指标
(1)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患者的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分别从5个因子,18个条目进行评价。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从10个方面进行评价。(2)采用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别从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症状和副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共30个项目,分值为0~4分,分值越低,生活质量越好。(3)依从性。由精神科人员共同制定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分为完全依从、部分已从和不依从。完全依从为患者主动按时按量服药;部分依从为在家属或照护者的督促下被动按时、按量服药;不依从为经常少服、漏服,或者拒绝服用。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出院时心理社会 动力精力 症状和副作用images/BZ_80_1376_2995_1420_3028.png随访6个月后心理社会 动力精力 症状和副作用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51.64±5.39 51.73±5.27 0.108 0.913 48.45±4.71 48.33±5.06 0.072 0.948 38.05±3.62 38.19±3.67 0.461 0.643 42.17±4.23 44.38±4.39 7.627 0.012 43.06±4.53 45.97±4.63 7.034 0.015 35.41±4.42 39.98±4.61 7.562 0.01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BPRS和SDSS评分比较
两组出院时BPRS评分和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的评分均低于出院时,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 BPRS和SDS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 BPRS和SDS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BPRS评分出院时 随访6个月后images/BZ_81_811_919_841_945.pngSDSS评分出院时 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24.75±3.84 24.85±3.36 0.147 0.904(24.39±6.04)a(27.82±7.49)a 9.021 0.000 9.24±2.70 9.12±2.95 0.968 0.295(5.11±2.71)a(7.97±3.15)a 6.021 0.010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出院时心理社会、动力精力、症状和副作用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评分均低于出院时,且观察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随访服务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该研究中,观察组随访6个月后BPRS和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随访服务能够降低BPRS和SDSS评分,利于患者康复[3]。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精神病,多数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临床研究表明[4-6]:社区随访服务更加方便快捷,因地制宜,个中限制条件较少,通过方便、快捷的专业随访服务,给予患者健康指导,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督促患者按时用药,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减少疾病的复发,对出院后维持疗效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7]。社区随访简单易行,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并节约医疗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该研究中,观察组随访6个月后各项生活质量分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随访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但是,由于每一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因、临床表现存在明显差异,社区随访服务实施过程中应结合患者情况调整随访干预方法,使干预更具科学性。
综上所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随访服务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的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医疗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