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的高职生体育课堂道德行为研究
2020-11-22孟上富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孟上富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道德
在字典中,“德”这个词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德一方面是指人的道德和行为,另一方面是指事物在哲学意义上的特殊属性。该文讨论的是以人的道德为中心的德。从总体上看,道德包括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伦理的社会规范,二是道德的个人行为。道德是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规范和行为准则的集合。它不具有法律那样的强制性特征,它的作用取决于公众舆论、信仰、习俗、教育和传统。
(二)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具有广泛的意义和狭义。广义的道德行为,即在道德的指导下,影响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行为,它是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的总称。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表现出来的,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不道德的行为是在错误道德的指导下进行的,这对社会和自己都是有害的。狭义上讲,道德行为是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
二、体育学科融合“立德树人”工作的相关体现
(一)体育学科的“立德树人”特点
在体育学科中,除了基本的道德素质外,学生还可以展现出必要的素质特征,如团队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这些道德行为在传统的课堂上是很难学习的。在体育课堂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团体运动和个人运动逐渐学习这些道德行为。
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课有其独特的优势,它的课堂具有开放性并且学生是动态的。这就体现了体育课在德育方面的独特作用。体育课堂的流动性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教师可以相应地评价学生。例如,在投掷教学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跳跃教学能培养高职生的勇气和决心素质。在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中,学生在学校会学习很多科目,但只有体育是最长的科目。
(二)“立德树人”工作在体育科目中的优势
传统课堂作为一种静态的课堂,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这就是德育细节和思想道德课堂。然而,对于高职生来说,枯燥的内容,过于活跃的好奇心,传统课程德育仍然存在一定的阻力,学生很难从细节中感受老师的言行。体育课堂作为一个动态的课堂,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兴趣,还可以通过实际行动和行为对高职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从而为高职生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就目前的学科体系而言,体育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项目多、内容广。它包含着多种教育因素和丰富的德育资源。体育学科能够根据学科特点从事体育工作德育。
三、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高职生体育课堂道德行为认知情况
通过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调查了当前体育课堂中不同角色对教师和学生道德的影响。失范行为的认知情境和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为本研究提供了可研究性。为了解高职生体育课教师的道德行为,对40名高职生体育教师进行了调研,体育课堂道德行为的相关研究见表1:
表 1 体育教师对课堂道德行为认知情况
同时,为了更清楚地了解高职生对课堂道德行为的认知,对380名高职学生进行了相关调研,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高职生对课堂道德行为认知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体育课堂道德行为在高职生的认知中表现的并不好,这可能与教师对道德行为理解的缺失密切相关。从表1可以看出,教师对道德行为的认知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这一方面高职学生和体育教师的状况差强人意。家长和教师将对孩子道德素质的成长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可能更注重教师传授的相关理论知识,但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的言行将对高职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在动态的环境中,孩子会更加注意观察教师的行为,此外,一些体育和游戏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模仿教师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的道德行为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孩子,更要关注体育教师的再教育。
四、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高职生体育课堂道德行为相关体现
在研究中,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高职学生道德失范行为维度的选择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并且通过对高职生的定性观察,本文着重从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团队精神、规则意识等四个维度研究高职生的道德行为。
(一)公共道德类
从实际观察的结果来看,高职生对教师、学生、长辈和后辈表现出较高的文明礼貌素质。当遇长辈时,大多数学生会主动打招呼。在课堂上,他们会在课前和老师打招呼,下课后向老师致敬。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传授技能时打断老师、顶嘴等现象并不多见。
与文明礼貌相比,勤俭节约是高职学生的一种易发的不良道德行为。事实上,它在体育课堂上尤为重要。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主要接触的是水、电等,由一般由生活委员监督管理。在实际观察过程中只发现了2-3次左右。然而,在体育课堂中,高职学生接触的体育器材很多,如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垫子等,对于这些体育器材,高职学生的勤俭意识明显不到位。
(二)体育特有类
在长跑、短跑、跳绳等单项运动中,高职学生具有较高的激情和竞争意识。然而,一旦体育活动成为依赖于团队合作的项目,如拔河比赛和多人合作项目,学生的激情和渴望参度会下降。根据观察,大约65%的高职学生不喜欢参加团队比赛(超过5人一组)。团队精神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是体育课堂缺乏团队活动。有的老师说相关的团队活动很少,有时甚至整个学期都没有组织团队活动。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学生在项目中参与程度不够,对团队项目不熟悉,不能准确认识到团队的荣辱是整个团队的事情。一些学生会认为即使在团队比赛中弥补了人数也没关系,因为很难具体指责谁,即使团队赢了或失败了,也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在团队中不能从自己的价值中脱颖而出,所以团队精神也比较薄弱。
无论是个体项目还是群体项目,绝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有良好的规则意识。即使他们有时违反了游戏规则,他们也会因为被发现或害怕被发现而感到内疚和尴尬。这在个人项目中更为明显。在长跑、短跑、跳远等个人项目中,个人的作用非常突出。如果他们违反了相关规定,这将更加明显和突出。因此,在这样的比赛中,违反规则的情况就少了。在知道自己的违规行为后,学生会及时承认错误,并接受取消成绩的处罚。
五、高职生体育课堂道德行为失范
(一)自身因素
一是高职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决定着高职生的奖学金,这直接决定了成绩第一的理念。从而忽视了道德行为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大多数高职生对道德行为不够重视。另一方面由于老师和家长也是唯分数论导致了高职生对道德行为的忽视。第二,目前高职学生的意愿还不够坚定。如果周围环境出现一些道德行为失范的同学,这些同学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这会导致高职生从众心理,进而去模仿这种行为。
(二)教师因素
第一,大多数体育教师较多的关注传统体育技能和体育技能在教学应用的研究,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教学里,没有把道德教育作为一个关键的点放在体育教学研究中。这就导致了体育教师没有在体育课堂上以“立德树人”为背景来设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体育课堂德育内容较少,因此学生对这方面的重视也严重不足。
其次,学校对高职体育教师的评价不注重德育的渗透,而注重体育教师能否在体育课堂上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以及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或培养学生的体质,高职生参与大赛并获奖可以为教师带来荣誉,这驱使一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
第三,一部分老师认为教授学生一定的身体锻炼方法和技术技能是比较重要的,从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三)学校因素
在教学评价中学校对德育重视不够,学校对体育重视不够,在评价机制中没有落实德育。
学校对于德育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平时教学中德育渗透不够,在领导听课和检查的时候突击准备,临时几节课重视德育的培养。而不是整个课程的过程一直注重德育的培养。
学校的德育工作大多数是寄予思政课来完成的,很少将体育与思政联合起来,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研究深度较低,很难在体育课上完成全程育人与思政育人。
(四)社会因素
自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国家和社会一直关注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德育工作要贯穿于各学科。在体育教学中,与量化的课堂教学不同,德育一直是一个相对模糊和抽象的对象,从近几年来看学校德育工作在体育课程的渗透还很匮乏。例如,学生创造能力,爱国情怀等。这些目标在体育课上很难量化和评价。
六、高职生体育课堂道德行为失范修正
(一)文明礼貌
这方面的调查发现教师和家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处于叛逆期的高职学生。他们经常认为打破规则和做相反的事情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对于故意这样做的学生,教师和学生最合适的做法是对其行为视而不见,既不鼓励也不注意。当高职学生发现不礼貌的行为不会引起注意时,他们就会逐渐放弃这种叛逆心理。认识到这一点后,进一步指导高职学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一些基本的礼貌,我们可以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应该教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问好,在课下时向老师敬礼问好。不欺负成绩低于自己的同学。当他们在进行同一活动时,他们应该有礼让的精神,而不是竞争。学生们被要求互相监督。如果他们发现任何违反文明和礼貌的行为,他们将向老师报告。教师鼓励告密者,用语言教育道德失范的学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建立量化体系,对学生行为进行合理统计,每月进行分数和表扬统计。
(二)勤俭节约
适当的氛围倡导能有效促进学生勤俭节约和节俭道德行为的培养。针对高职生对运动器材缺乏关心,学校可以通过课间练习和知识传授教育讲座等环节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勤俭节约的目的和意义,充分发挥自己的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为学生创造积极、健康、和谐的体育文化教育环境。在体育课上,教师要强调教具的分配,一个一个的安排。如果发现任何损坏,请老师检查完教具后,老师决定是否为学生更换。除了校园氛围,父母的指导也很重要。在家长会期间,学校可以要求体育老师参加家长会并讲解相关内容,通过体育老师的讲解让家长知晓最近的体育课需要什么运动器材,让家长知道孩子应该进行相关的监督和教育,让孩子明白父母挣钱很不容易的。
(三)团队精神
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课堂更具开放性和动态性。这些特点决定了体育教育在德育渗透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体现在教师对体育的理解、课堂的安排和设计。更多地体现在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上。
除了基础技能的学习外,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是关键。为了改变学生的观念,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团体合作项目或者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并且体会到个体带动整体的效果。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爱好,并设计成一系列的团队游戏,通过游戏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学生从真正的团队项目和游戏中学到的东西是理论课堂上得不到的,这些好的道德品质也会跟随学生一辈子并且终身受益。
(四)规则意识
培养规则意识的关键在于学生周围的参照群体,首先是教师,高职阶段的教师往往是高职学生模仿的榜样,如果老师在规则允许范围内打擦边球或机会主义破坏规则会给孩子们树立坏榜样,不仅会影响老师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还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它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加了孩子们行为不道德的可能性,所以体育教师需要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以确保自己是一个积极的榜样,并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二是学生周围环境,学生是否能遵守规则,尤其是体育课的竞赛规则,很多学生受此影响,一个高职生说他违反规则是因为别人先违反了规则,然后我又违反了规则,对于第一个违反规则的学生必须及时制止和批评,使高职学生清楚了解违反规定需要受到惩罚。因为违反规则会受到惩罚,大多数学生会选择遵守规则来逃避惩罚。
七、结论
1.从整体上看,在高职生道德行为养成方面,体育教师还存在很多不足。这需要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和培训来提高体育教师对高职生道德行为的认知。
2.道德失范行为的出现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而是在高职生成长过程中受到的一点一滴的影响。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频次与内容,通过量的积累,对其进行收集、分类,及时给予解决方案。为了培养高职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方面的不断努力。
3.本文选取的指标只是一部分道德行为指标。对于同一批次的被调查者,不同的维度指标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也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总结和分析高职学生的道德行为。
八、建议
(一)完善评价体系,完善德育目标
高职学生道德失范行为的矫正需要从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多方面入手。从学校角度看,体育教师评价应纳入德育内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德育与教师评价、职称授予、职称晋升有机结合。此外,还要重视高职教师道德教育意识的培养。高职体育教师只有首先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和实施德育。
(二)加强师德和专业技能培训
学校需要不断地让体育教师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积极鼓励体育教师参与专业技能的培训,让体育教师认识到体育与德育结合的重要性和意义。切实通过“立德树人”的总方针,将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一定的提高。
(三)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和矫正
真正道德行为的培养还要依赖于高职学生自身的认知和努力。高职生作为“立德树人”的主体,我们需要不断培养高职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提高其道德水平,这两方面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学生自身对道德行为的认知的培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全过程观察学生的道德行为,出现道德失范行为要及时的进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