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优先视域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创新思考

2020-11-22曹敏贺良兰贵辉

就业与保障 2020年3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精准

文/曹敏 贺良 兰贵辉

就业工作始终是国之大计,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社会稳定。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强调把稳就业摆在“六稳”之首。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好青年志在四方,要鼓励高校学生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成一番事业、做好一番事业。近年来,教育部相继出台政策,面向国家战略就业,扩大重点领域的招聘,鼓励毕业生到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中去,引导青年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入伍参军,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充分就业,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下行压力以及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嬗变等新形势,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笔者通过分析高等教育发展、就业分配制度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提出就业优先下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建构的创新思考。

一、新中国成立后就业分配制度变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谢秀军、陈跃[2]等人认为,我国就业分配制度经历了五个阶段政策变迁:1949年~1956年,新中国百废待兴,以稳定就业为主要目标,1955年正式形成了统包统配、能进不能出的劳动管理体制;1956年~1978年,在“全面就业”目标指引下,我国制定了计划性鲜明的“统包统配”就业政策;1978年~2002年,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统包统配”向多元化就业模式转变,实施保障就业政策;2002年~2012年,就业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了影响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了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通过政府调控、市场导向、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等政策,来推动就业工作;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就业工作放在了六大民生工程之首,实行就业优先战略,提出了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新目标;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形成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3]。

近年来,随着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凸显,我国通过精准就业服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目标。2016年,教育部在《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要求高度重视精准就业服务工作、建立精准对接服务平台;同年11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再次提出“强化精准服务”和“实施精准帮扶”的要求,“精准”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生涯引领、就业服务的重要航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随着制度的变迁,内涵不断丰富,时间逐步前移[4]。

二、就业分配制度变化下,就业服务工作发展变迁

新中国成立之初,统招、统分的就业制度旨在指导毕业生择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但失去了本来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环境,就业指导一度被思想教育工作取代。直到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就业制度由统招、统分向双向选择过渡,为就业服务工作发展提出了要求。

马艳芬[5]等认为,随着改革开放和就业分配制度的重大变化,1980年代,我国学术界开始关注国外,尤其是美国职业指导理论的翻译及本土研究,学者们发表了一系列国外职业指导相关文章,标志着我国学术界正式开始就业指导工作研究。戚务念等[6]认为,1983年底,教育部《毕业生就业指导报告》创办,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了就业指导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在机构设立方面,1986年前后,清华大学、深圳大学率先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将就业指导和毕业生分配工作相结合,帮助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指导就业和组织招聘等活动。后来,1989年“中期改革方案”号召各地和高校逐步建立。国家层面于1989年4月开始筹建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标志着国家层面也在积极建立就业指导机构。1995年原国家教委明确提出要求全国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并编写出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材》。1996年正式要求各高校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就业指导部门完成了由完全的行政角色向服务角色的转变。1998年,原国家教委文件明确规定:加强毕业生就业机构和队伍建设。2002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指出:高校必须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在办公条件、人员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保证就业工作所需经费。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到:“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落实人员、场地和经费。”

三、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主体的新特征

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形势、新要求,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求切实保证机构、人员、经费和场地“四到位”。

2014年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的概念,并再次强调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保障,切实做到“四到位”。

有研究指出,“四到位”充分发挥了就业基础作用,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全方位保障,但地区间高校、不同类型间高校就业保障条件差异性大,需精准发力,缩小差距,促进就业质量的提升[7]。

在新时代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要求下,需要在保障“四到位”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才能解决当前背景下就业新问题。

(一)供需失衡,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在于供给与需求失衡的结构性矛盾,表现为高校人才供给与市场人才需求失衡、劳动力市场供给与毕业生就业需求失衡、就业管理供给与就业主体需求失衡。高校纵向层次结构和横向专业结构的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失衡所导致的结构性矛盾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8]。部分高校专业设置老化,就业压力突出,在岗位需求变化的情况下,部分高校缺乏与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需求对接的意识,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难以满足经济发展、技术变革、科技革新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有数据显示,我国供求数据基本平稳,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在校园招聘环节中,供需失衡尤其明显,存在明显的用人单位“岗位等人”“一人难求”的情况,与此同时,大量需要就业的毕业生又面临“人等岗位”“工作难找”的窘境。

(二)就业总量压力加大,高校毕业生“考研热”“慢就业”情况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总量不断加大,2020届毕业生预计规模达到874万,比2019年增加40万,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在此基础上,考研学生比例持续增长,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290万,比2018年增加52万人,增幅达到21.8%,远超过毕业生增幅。2020年全国考研人数更是达到340万人,占比超过毕业生总数的47%。此外,考研“二战”情况日益增多,“慢就业”“暂不就业”的学生群体逐年增加。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往届毕业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成为考研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经济情况大幅度的好转,对于“95后”毕业生来说,就业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把就业当作所依赖的“谋生手段”,转变成为把就业当作“生活方式”的选择,而家长则将这个看作家庭和孩子“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主动选择慢就业、暂不就业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当然,由于自身定位不清,能力自信不够,或者出于逃避就业等原因,将“二战”考研或其他形式暂不就业视为自己第一选择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三)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就业指导针对性不足

首先,从1980年代对国外职业指导理论的关注、就业指导专门机构的建立以来,我国就业服务工作依然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基础保障不牢、师资队伍力量不够、专业化程度不足、有效支撑的学科专业缺失、就业指导服务内容与毕业生实际需求和期待不符等问题,这也在实际上造成了学生对于就业指导认识不足,能力获取不充分的现实情况。其次,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就业指导活动内在逻辑性不强、系统性和前瞻性不足,使得学生对于相关教育指导活动关注度、参与积极性低。再次,改革开放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院校毕业生大量迫切需求,与此同时,信息化时代中教育改革相对滞后,学生的“三观”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奋斗精神教育跟进乏力或滞后,毕业生对职业认识、探索和思考不足,就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的问题亟须完善提升。

青辰背后背着天葬刀。出发前,师父将这把刀交到了他的手中。这把跟随了师父大半生的刀刃,师父已经挥不动了,从此刻开始,他正式成为了它新的主人,成为了新一代的天葬师。

四、构建新时代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

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基于现有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构建高效的新时代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

(一)组织管理精准到位,协调各方落实责任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在认识上,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构建以人才培养贡献度为目标的就业工作机制,将就业指导、专业建设、思想教育等贯彻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反馈的闭环联动机制。

在具体落实上,要严格执行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构建高校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指挥,院系领导落实的责任领导体系。强化校院两级管理,健全招生、就业、教学、学工、团委和科研等机构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保障组织管理精准协同到位。

(二)指导教育精准到位,从解决共性问题向解决个性问题和深度问题延伸

自2009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落实机构、人员、场地和经费“四到位”的要求,已经整整过去了十年。十年中,各高校的硬件设施保障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大部分高校通过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生涯发展活动等形式能够大规模地满足毕业生共性问题的初步需要,而在不同学生、不同“个性”问题上以及单个学生深层次的问题挖掘和解决上尤显不足。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实质是经济社会需要大量的具有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实务型人才,但现实的人力资本供给却与这样的需求结构不相吻合,这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合理解释。随着高校毕业生直接就业、升学、出国、创业、基层就业、考公务员、考教师等选择日益多元化;择业方向、就业期待、职业发展路径、简历、求职礼仪、面试技巧等环节需求程度差异;积极就业、消极待业、慢就业、暂不就业等想法日趋不同,传统的就业指导普及教育无法吸引学生,也无法满足学生更深层次的需求,需要在充分保障“四到位”要求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培养锻炼专业化、职业化程度更高的指导教师队伍,更加细致地甄别、区分学生群体情况,构建“普及教育+分类指导+个体咨询”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将就业指导服务向解决个性问题和深度问题延伸,保障指导教育精准到位。

(三)信息服务精准到位,构建“就业+互联网”智慧就业精准服务平台

信息是当下世界最重要的资源。信息服务的精准到位是面向学生、用人单位、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构建“就业+互联网”智慧平台,为五方提供精准服务。目前,湖南部分高校通过“云就业”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思维的方式,解决信息服务精准到位的问题,并且有非常不错的反馈。

这个智慧平台,于毕业生,纵向上一条龙解决从毕业生生源信息审核、简历制作、岗位信息精准获取、视频面试、网上签约、就业信息确认、报到证信息、档案信息录入等环节的精准服务问题;于用人单位,它可以提供招聘资质一次性审核、基本生源信息查阅、招聘需求精准推送、场地预约、简历邀约、视频面试、网络签约等内容精准服务;于学校,则解决了供求信息匹配、签约信息在线监测、毕业生求职活跃度信息实时反馈、用人单位毕业生满意度信息调研、就业进展情况和趋势信息预测等重要工作的精准把控问题;而对于教育主管部门,这个智慧平台也能够通过网上签约流程,打印三方协议,非常好地解决了流程复杂的问题,在2020年初,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中,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指出,目前教育部门能够实时监测毕业生签约准确数据问题,大大提高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就业信息服务精准到位。

(四)帮扶扶持精准到位,解决最需要帮助、学生最实际问题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在促进充分就业的工作上,同样一个不能落下。针对特殊群体的帮扶扶持,是稳就业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需要在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保障特殊群体信息精准到位,利用信息平台数据及日常观察,建立完善的特殊群体帮扶动态台账,准确掌握贫困生、少数民族学生及残疾学生群体的择业意向和求职过程;二是帮扶机制精准到位,贯彻落实“一把手”工程工作要求,强化校院两级管理,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不同群体的针对性帮扶方案,采取措施鼓励教职工全面、广泛、深入地参与就业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响应。针对特别困难的就业学生,实施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帮扶;三是帮扶措施精准到位,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为导向,注重过程管理,视需要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提供咨询服务、技能辅导、岗位推荐、经济援助、心理调适等精准帮扶内容;四是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将会给就业带来巨大冲击。如何使改革和技术进步进程中,可能释放出来的大学生劳动力更快地找到相应工作,提高就业质量,更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在这方面,加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和创业支持。

(五)“校——政——企——生”就业共同体建设精准到位,推进大学生就业市场体制改革

在多元因素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就业的制度设计,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和学校的职责不明,用人和就业方面缺乏有效沟通的桥梁,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普遍缺乏对岗位技能需求的调研,行业发展对专业性人才需求缺乏必要的技能标准。

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不公平、人才市场需求信号不清晰、传递渠道不畅通,导致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清晰的表达,政府部门和行业缺乏有效的人才规划,劳动力市场需求侧与高校供给侧未能有效形成信息对接沟通机制,没有明确的市场需求信号,就很难指导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导致高校在对人才进行专业培养时只能闭门造车,产业需求侧与人才供给侧“两张皮”问题突出,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相差很大,知识陈旧,教材老化,学生就业能力很难得到有针对性的发展。美国劳工部和相关行业组织非常关注职业分析,对各种职业所需要的雇员特征、任职要求、经验要求、职业特征、职业要求、具体职业信息等,都有详细的调研和明确的描述,并通过职业信息网对外发布,以指导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此方法值得我国劳动力市场学习借鉴。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建立人力资源部门(人才市场)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监测制度,及时动态监测用人需求变化。建立专业化的就业中介组织和虚拟化的学校中介平台,通过两个中介的深度合作,建立学生、企业、政府、学校等多方信息共享平台,打造以人才为主线的“校——政——企——生”就业共同体,促进大学生就业完全市场化改进,促进产业需求侧与人才供给侧的对接融合,推动招生、人才培养,推动中国大学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促进人才的充分挖掘。

纵观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和就业服务工作变化的趋势,就业分配制度和就业服务工作始终要紧跟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变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在当前坚持就业优先的背景下,作为人才培养最重要载体的高校,急需切实地将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深刻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就业主体新特征,在“四到位”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精准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精准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