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新媒体传播的方法与策略
2020-11-22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张志鹏
文/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张志鹏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的党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第二十三次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改进高校的党建工作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根本原则。”在这一感召下,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认真审视和分析高校党建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核心展开了多元化的探索,以政治和价值的双重引领为方略,展开多元化的探索,收获颇丰,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工作要求。而时代的发展中,高校的党建工作又面临着一些隐忧。信息技术的发展助推下,新媒体时代悄然开启。这一具有海量信息、传播便捷、互动频繁的新兴媒体模式给高校的党建工作带来的一定的挑战,如何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实现新媒体对高校党建工作内涵式发展的推动,成为高校党建工作者亟待探索的问题。对高校党建工作新媒体传播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高校党建活动在新媒体时代改革的必要性
(一)高校党建工作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党建工作不仅是高校育人的“基本功”,更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应始终着眼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应积极谋划于新时期建设者和基本人的教育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党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及新要求,成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风向标。而在这一进程中,也对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谋求与时代融合提出了新的理论观和方法论。党的十九大更是明确指出,党建工作要不断增强自身改革与创新的本领,善于运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高校党建工作的深化发展进程中,高校的党建工作需在理论、内容、形式上与新媒体的传播理论和传播特点相结合,实现高校党建工作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内涵化发展。
(二)党建教育与教学对象的契合性趋势。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所面临的教育形势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而与此同时,高校学子在新媒体时代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也发生了一定的迁移。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相互交流的新平台,信息“微时代”已全面到来。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导向下,高校也需不断通过模式的更新和内容的丰富来实现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提升党建活动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党建活动对学生发展微观化的关注。高校的党建工作需紧贴时代发展的脉络,大力提升高校学子在党建活动学习和体验中的获得感,满足高校学子在思想引领和人格塑造方面的需求和期待。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需实现数字设备、信息技术与内容的整合,以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深刻精辟的党建内容、灵活多样的组织模式,有效实现对高校教师及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匡正。而在当下党建活动中,时常出现大学生对党建活动内容“听起来明白,讲起来不太清楚”的窘境,未能有效实现党建向教学主体微观化层面的关注,容易形成“形而上”的空谈党性教育,与新时期党建活动的目标相去较远。在这一现状下,党建“服务”改革及对象自身发展的协调,成为重要的改革内容。
二、高校党建新媒体传播的方法论
当前,我国高校的党建新媒体工作机制尚不完善、平台应用依赖性强、内容推送缺乏创新、传播范围覆盖受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的新媒体传播需觅得发展的方法论,从而实现对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对我市22所高校的走访调查中发现,有17所高校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平台,有3所高校以美篇的方式推送,多在建设中将微信公众号或美篇作为党建新媒体的主要载体和渠道,并将微信公众号或美篇与新媒体所等同,这一认知的偏差是导致高校新媒体工作停滞不前的主要成因。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党建,不能仅停留在消息层面,也应在党建“数据”上做好文章,实现新媒体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支撑和推动。
(一)高校党建新媒体传播之大数据。马云曾在公开演讲中指出,中国正在从一个IT时代走向另一个风口DT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再停留在媒介传播层面,也开始向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方向不断转移,最终将实现在数据支撑下的另一番革命。在这一发展趋势下,高校的党建工作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党建新媒体战略定位,实现对“数字党建”的融合,让高校新媒体工作向智慧化层面发展。如可实现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信息传播、接受及互动参与的大数据分析,从而为把握其思想动态及调整党建工作方式和内涵提供支点。
(二)高校党建新媒体传播之小程序。近年来,基于微信的小程序呈燎原之势迅速对网民形成覆盖。这些小程序对APP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使之成为更具时尚化及实效化的媒介样式。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微信小程序的总量已突破百万关口,日活跃用户高度2.9亿之众。在未来,小程序将成为高校新媒体党建工作的新切入点。在前期的探索中,有部分高校创办了此类小程序,较好地实现了对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其集学习、讨论及党支部活动为一体,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受众的参与热情,从而提升的党建的实效。
(三)高校党建新媒体传播之短视频。当前,短视频最初的视频分享,在全民的参与下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共享现象,也由此揭开了全民生产及共享样式下的新的视频生活方式。2019《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现状统计报告》中显示,我国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用户已超过5亿,有超过80%的用户使用过短视频应用。且短视频正在以其短小精悍、主题明确、受众广泛、传播迅猛的巨大优势进一步地挤占传统媒体的空间。在这一方式的融合中,党建工作者也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如前期由人民日报社推出的“习近平讲故事”短视频,引起了极大的网络反响,成为极富有意义的一次尝试。同时,这也为高校的党建新媒体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三、高校党建新媒体传播的策略观
(一)党建引领,促成党建工作新媒体工作的内涵创新。高校要依托自身在信息技术应用层面的优势及底蕴深厚的人才储备,着力构建起高校自己的党建新媒体,从而实现党建工作时代融合和价值延展。党建新媒体的探索过程中,要将党的教育贯穿于政治思想教育的全过程。要坚持党建教育实践与制度管理创新相结合,以大学生政治思想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目标,大力整合资源,优化队伍力量,能够实现对党建信息的全员覆盖,对党建教育的全过程互动,对党建教育的全方位延伸,充分发挥新媒体工作体系的育人作用。
(二)平台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新媒体工作的建设实效。新媒体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开放的教育平台,并在这一平台上通过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交流路径的多元化。这一改变使高校的党建工作由单一教育过渡到多元浸润,从传统学习样式向信息生活迁移。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以信息新媒体为手段,寻求高校党建特点与信息时代有着多维的契合点。充分利用交互性技术,形成一个全新的交流共享、行为共建和思想研讨的“平台+服务”的基层党建服务平台。并以畅达的信息平台交流,丰富的党建思想内涵,鲜明的国家战略资讯,使之成为国家动态的获得点、民意上达的沟通点和党建舆情的关注点。
(三)人才储备,保障党建工作新媒体工作的持续发展。当前,各高校党建新媒体的应用仅停留在浅表性的层面,多是利用微信、QQ及抖音等传播媒介来完成消息的推送,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党建新媒体的工作方式和内涵受限。而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有赖于高校党建APP、微信小程序等深入融合形式的开发和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新媒体党建工作的人才厚度提出了不小的挑战。高校应着力通过自身的人才建设,来达成对这一短板的有效弥补。与此同时,在高校新媒体发展的进程中,高校也应创新大学生党建的人才储备模式,对党建工作的流程和职能性渗透可以建立在大学生日常对新媒体工作的活动的参与和志愿服务中。高校可面向学院在党建新媒体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留校工作,确保党建工作建设和管理的持续性,实现平台和人才的“无缝对接”。
综上所述,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建新媒体的探索将有助于党建活动专业教改的新姿态、新气象、新形式的呈现。要牢牢抓住高校党建工作改革的“根”与“魂”,真正补齐高校党建工作弱化虚化等方面的短板。在这一过程中,应实现内容“软件”和设备“硬件”互补,以新媒体服务于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内涵化发展为导向,实现模式、内容、方式与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糅合。并在这一进程中,通过平台建设、人才储备等多重层面,实现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科学而深入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