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2020-11-22杨昕副教授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25
杨昕(副教授)(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常州213025)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指出要促进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跨界深度融合,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商务智能决策服务,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同年,德勤的“财务机器人”问世,首次将人工智能引入财会、税务、审计等领域,开启了会计人工智能发展应用的序幕。人工智能是对人类的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其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高效的信息分析能力,对企业财务管理与决策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会计行业的发展。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提出职业教育要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接科技发展趋势,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为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2]。面对会计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如何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毕业生,是当前会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会计人才结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会计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众多,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财会[2016]19号)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会计人员结构,到2020年具备初、中、高级资格会计人员分别达到500万、200万、18万人左右,大力培养会计高端人才和会计行业紧缺人才[3]。根据财政部官网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累计已有795万余人取得初、中级会计资格,超过18万人取得高级会计师的评审资格,目前持证会计人员的数量已经超出国家规划需求的人员数量。会计从业人员初级职称的人数已经大大超过中高级职称人数,会计人才结构呈现下宽上尖的金字塔形态,即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人员饱和,中高端的财务管理人才严重稀缺。而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会计行业改革的深入,简单化、机械性的会计工作将逐步被会计人工智能取代,会计行业的人员结构将会发生较大转变。
二、人工智能对会计职业教育的挑战
(一)人工智能引发会计行业的变革
人工智能与会计工作结合,可以提高业务效率和工作价值。主要表现在:首先,财务人工智能以云计算、大数据和深度学习为基础,将替代日常财务流程中的常规性、重复性、标准化和低附加值的会计手工处理环节,合理规划和配置财务资源、管控财务流程,促进企业财务管理高效率作业,极大提升对会计信息计算与判断的及时性和精准性。其次,人工智能基于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利用从人类专家那里获取的经验和知识,模拟人类专家进行判断、推理和处理问题,把复杂和富有挑战性的财务问题进行描述、分解、诊断、检验和归纳,为会计专业领域的决策和规划提供及时准确的解决方案。再次,人工智能降低了会计信息伪造和篡改的可能性,避免了人为产生的差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促使企业的会计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财务管理模式等发生变革。
(二)人工智能加速会计从业人员的转型发展
目前会计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凭证填制、记账、对账、结账等基础性会计核算类型的工作岗位。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基层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将从记账向人机互动或操作机器设备等转换,协助会计数据的解读和生成等工作,传统的会计核算类的就业岗位将大量减少。同时人工智能的应用促进了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转型。掌握管理会计知识和财务分析技能,能运用财务数据资源进行人机交流、综合评估、判断决策,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的中高级复合型会计人才已成为企业的迫切需要。因此,未来的新型会计从业人员和会计专业毕业生必须积极迎接挑战,主动提升自我,重新进行职业规划和定位。要加大对资金预算、成本控制、经营绩效、风险评估及投融资等方面的管理,实现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做技能优、管理精和素养高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三)会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面临调整压力
人工智能背景下,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会计工作由原来的事后核算延伸至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会计管理借助新技术,破除“会计信息孤岛”,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集成”;会计人员由“记录价值”向“创造价值”转变,将以智能化、云化、远程和主动式服务为主。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会计职业教育需要改革,职业院校需要调整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会计专业是职业院校中招生学校最多、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很多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多以会计基本原理的教学为重心,注重概念、原则和方法的讲授,强调点钞、珠算、数字录入等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目标偏重会计核算能力的主导地位,而这部分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含量低、重复性高的会计核算人才正是智能财务机器人替代的核心,这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因此,职业院校要立足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利用互联网思维,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模式,重新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构建适应财务人工智能发展、适应企业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实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人才培养的转变,使会计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保持动态平衡。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理论创新和标准引领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和服务能力,完善培养、考核和使用制度,加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力度,推动会计转型升级。会计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加强理论创新和政策引领。
首先,国家有关部门要组织行业企业和院校专家共同开展系列课题研究,将会计理论创新与经验总结相结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的运用和会计理论的融合,构建会计人工智能理论体系及其基础理论,推动我国会计理论与实践不断与时俱进,适应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国家会计主管部门要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等会计政策标准,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从政策层面推动会计工作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制。
其次,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要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完善符合会计职业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对管理会计能力框架及人才评价体系进行系统化研究,在初、中、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等考试中增加成本管理、风险管理、业财融合、战略决策和信息分析等评价内容,加大管理会计和业务管理技能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比重。同时改革和更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进行教育理念创新和培训资源整合,增加大数据分析与商务决策、财务智能分析、人工智能技术、财务共享服务等课程,加强数据分析与业务决策能力的培养。
再次,全国会计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项设置要紧贴行业热点和企业实际,针对大数据、云计算、财务人工智能发展对会计岗位技能的要求,在大赛的赛项中增设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财务会计报表阅读与分析、成本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评价、纳税等管理会计与纳税申报实务等考核内容,增加多种职业技能的综合考查,降低手工点钞、传票翻打、会计手工账务处理等手工操作项目考核比重,实现会计职业技能大赛的创新。以职业技能大赛引领我国会计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培养新时代具有工匠精神的会计技术技能人才。
(二)区域层面:建立政企校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教育与产业对接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功能。瞄准区域产业发展布局,推进会计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对接,培养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地方政府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规划和协调,建立健全政企校协同育人机制。
首先,地方政府要从财务人工智能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紧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统筹融合地方会计行业发展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划,建设会计人才需求分析与预测信息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层级数据资源的共享。加快建立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报告、专业预警定期发布机制,为科学、动态优化调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高效服务,推动会计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紧密对接、协同发展。
其次,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行业协会要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对校企合作进行统筹、协调和指导。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的应用领域及新时期会计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特点,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政企校协同育人的“会计产教联盟”生态圈和会计产学研基地,发挥职业院校教学资源、科研机构科技资源和企业技术资源等优势,协同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再次,人工智能带来的会计变革,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要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丰富专业内涵,调整专业结构,及时消解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岗位替代风险[4]。地方教育、科研等相关部门要广泛调研财务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围绕专业发展、课程开发、实验实训、师资队伍、校企融合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科学研制不同层次的会计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提高会计人才精准有效供给,推进会计职业教育的全面转型升级。
(三)院校层面:加快培养目标转型,推进专业建设智能化升级
人工智能将引发会计行业的革命性变化,会计职业教育已经滞后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建设应主动顺应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
首先,职业院校应重新定位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从培养传统核算型的财务会计向新时代复合型的管理会计转型,培养懂财务、通业务、能管理、会决策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会计专业教学要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以“厚基础、宽口径”原则,注重业财融合,重构会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要开设企业经营管理、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企业税务管理、财务共享和云财务管理、大数据财务决策等课程,加强管理会计实操和商业智能分析能力的培养,优化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将信息技术与会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效融合,建设数字化教学环境,构建智慧课堂,实现职业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全面转型升级。
其次,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机制,建设职业院校高水平示范性“智慧会计实训工厂”,使其成为区域会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实训工厂应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引入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营造与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相接近的教学场景。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学生在实训工厂内借助财务机器人对财税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接触智能会计实操和企业经营案例,形成人工智能环境下的会计职业能力,实现由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智慧会计实训工厂”应融入会计行业和人工智能结合的新成果,集会计职业体验、经济业务处理、财务智能操作、学习评价反馈和社会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再次,在人工智能加速推进会计职业教育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提升会计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结构和职业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已成为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的关键。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及时关注会计行业动态和最新技术的应用,学习财务人工智能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知识,瞄准会计工作“人机协作,智能分工”的新定位,认真研究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会计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为培养新生代的会计人才贡献自身价值。职业院校应建立企业兼职教师人才库和技能大师工作室,聘用思想素质好、专业技术硬、实践能力强的会计行业专家对校内专业教师进行企业与财务转型、财务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指导,完善校企互通的师资培养机制。职业院校还应选派教师参加各类专业进修班的培训、企业实践和考察交流,认识和理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会计行业及会计职业教育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为课程与教学服务。
此外,职业院校应依托智能化教学云平台和移动客户端,组建团队推进会计数字化教学资源校企共建,通过微课、电子教案、PPT课件以及碎片化资源组合形成结构化、立体化、系统化课程,探索线上观看视频与线下实操教学相结合的O2O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并利用智能化终端为学生制订差异化、个性化教学方案和辅导策略。会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以国家及省市规范性教学文件为依据,注重课程资源建设的先进性、规范性和普适性,把资源库建成智能化、共享型的学习平台,为智慧会计教学改革提供优质课程资源。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给会计行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也促进了会计职业教育新知识体系的重构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转型。职业教育应顺势而为,积极应对,紧跟会计行业和市场需求的变动,重新定位新型会计人才在财务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定位,培养既掌握人工智能与会计知识,又懂得财务分析、判断、决策和人机协调、具有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肩负起服务社会发展的时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