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雕技法在人物雕刻中的运用
2020-11-22郑申钟
郑申钟
圆雕是在雕件上进行立体化创作的一种雕刻技法,圆雕作品可以让观赏者感受到不同角度和侧面的美感,立体性较强。在人物雕刻过程中,运用圆雕技法能够将人物的形神与气韵较为完整地表达出来。雕刻师要在雕件的前、后、左、右、上、下多方位进行雕刻,既要关注到局部特征,又要整体美观、和谐,同时局部需要和整体融合,这样才能塑造出美轮美奂的石雕作品。因此,雕刻师要把握好雕刻的题材特点,熟练运用圆雕技法,从而为作品增光添彩。本文将主要探讨圆雕技法在人物雕刻中的运用,对此提出笔者的相关见解。
一、取材合理,用料巧妙
在运用圆雕技法进行创作时,首先要注重选材,成功的选材能够为成功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更利于后期艺术效果的呈现。为了更好地进行圆雕创作,在选材环节要尽量选择形状饱满、颜色纯正的雕刻材料,材料的表面要细腻,颜色均匀杂质少,这样才能利于圆雕时展示人物的表情以及细微的动态,如果材料的质地不够均匀,雕刻时则很容易出现开裂和脱落的问题,影响整件作品的圆润以及和谐,也不利于人物神韵的体现。
使用圆雕技法时,也要根据雕刻材料本身的特点,依照石头形状进行形象的塑造,尤其要考量石材在颜色、纹理上的特征,对人物的动作以及表情进行合理布局,依托石料本身的特点创作,更能打造出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圆雕的技法可以虚实结合,主次分明可以使人物形象凸显出来,而且雕刻师也要敢于大胆构图,从多角度、多方位入手,塑造出整个人物的灵魂以及气韵,从而用设计为作品注入更多的美学价值。
雕刻人物时要抓住五官的神韵特点,因为它决定着一件作品的成败。雕刻师常用“做人难”这句处世俗语来比喻人物雕刻的难度。雕刻人物不但要形似,而且要表现思想感情的神似,形神兼备才显其生动。值得一提的是,在雕刻观音或者佛像时,主体形象要凸显出端庄严肃的气度,面部雕刻往往是最后一道工序,需要小心翼翼,也要注重身体的整体设计,让人物面部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这些都是雕刻师需要关注的重点。
二、注重传承传统工艺
传统工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是心手相通的完美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为了更好地应用圆雕技法,雕刻师要足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工艺,将文化和技艺结合起来才能雕刻出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要注重作品的整体和谐以及形神兼备。例如,在处理人物的衣纹时,可以运用阴刻勾线的方法,将衣服的褶皱表现出来,运用寥寥几刀将衣物的飘逸质感展示出来,这种传统圆雕创作工艺是创作技法的精髓体现,需要雕刻师继续传承。
传统工艺也代表着一种审美观点,传统工艺中将人的面部美学标准分为三庭五眼,长度和宽度都有比例要求,很多传统人物雕刻都要遵循这一标准,同时面部的颜色要均匀,五官要生动宜人。因此,作为一名雕刻师,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钻研,要多研究名家名作的雕刻技法,兼容并蓄地将之融入自己的作品。无论是南派还是北派,都要仔细分析其作品中是如何凸显人物的形神意境的,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圆雕技法进行创新延展。
三、坚持创新
创新就是要立足传统文化之根,同时又融入时代发展特征,不断创新,将传统做到极致。圆雕创作也要坚持创新,在题材、技法层面不断提升,雕刻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以更高水平的技艺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创新同样也是不枯竭的灵感来源,对创新的坚持,也能让雕刻师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圆雕技法本身是较为灵活的,和作品的主题息息相关,雕刻师要不断思考如何使用好这种技法,让圆雕技法为作品加分,并探寻圆雕发展的新出路,也可以在其他艺术题材中寻找灵感,运用镂雕、链雕混合的方法,赋予作品更多的自由度以及审美层次,这些创新的举措都需要雕刻师在创作时打开视野,在内涵和技艺两个角度,让作品具备更强的艺术灵气。
综上所述,在进行雕刻时,雕刻者要认真对待每一块原料,根据原石的特征进行艺术创作,以圆雕技法为原石的艺术美感加分。人物雕刻尤其要注重形态以及神情的凸显,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以圆雕的立体化塑造方式凸显出人物的气韵之美,雕刻者要明确圆雕的特点,不断打磨技艺,在传承传统创作方法的基础上,与时代审美结合,做好融合以及过渡,从而创作出更多技艺精湛、审美上乘的艺术作品,让雕刻技艺更长久地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