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体育专业院校游泳网络课程设计思路研究*

2020-11-22宋耀伟陈泽龙田小媛

体育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游泳新冠

宋耀伟 陈泽龙 田小媛 王 喆 卫 浩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体育专业院校游泳网络课程设计思路研究*

宋耀伟1陈泽龙2田小媛1王 喆1卫 浩1

(1.西安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2.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

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停课为背景,在无法进行传统课堂教学、只能进行网络教学的情况下,对特殊时期体育专业院校游泳网络课程设计思路进行研究。为疫情防控期间游泳课程的开展及游泳网络课程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思路。

疫情防控期间;游泳;网络课程;网络教学

2019年12月爆发的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快速在全国蔓延开来,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全国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延迟开学。3月9日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表示[1],原则上继续推迟高等院校开学时间,直到符合三个条件:一是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具体标准应在各地疫情防控现状基础上,由国家及地方政府判定;二是开学时间征得社会和家长广泛同意;三是开学前各级学校准备充足的防控物资,做好相应防控措施方案。

为了将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受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网络教学成为唯一教学形式的状况下,全国各地高校均不同程度开展了网络教学。游泳作为体育专业院校专业主干课程,是所有体育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力提倡网络教学的背景下,游泳课程也应该尽快开展网络教学工作,解决当下无法进行线下教学的现状,尽量降低疫情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一特殊时期,如何根据体育专业院校的学生特点,设计符合体育院校游泳课程教学大纲的游泳网络课程显得迫在眉睫且尤为重要,也是目前广大游泳项目教师和科研人员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和游泳网络课程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传统的游泳网络课程资源多为教学辅助手段,无法满足疫情防控期的特殊需求。并且目前关于《游泳》课程的网络资源,普遍与体育院校游泳课程教学大纲不符[2],无法满足体育专业院校游泳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须对疫情防控期间体育专业院校游泳网络课程方案重新进行研究设计,以符合当前需求。

1 疫情防控期间游泳网络课程设计的意义

1.1 理论意义

游泳网络课程方案设计能够丰富体育学科网络教学资源、对体育术科项目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科学合理且适应停课时期的游泳网络课程资源,拓展了师生教与学的视野,创造了学习游泳的新方式,创造了网上学习游泳的新环境,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游泳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参考依据。

借此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对游泳课程进行网络教学改革措施,在教育媒介的方式上实行革新,除了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任务外,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提高游泳课程教与学的质量方面提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模式。

以游泳网络课程设计为目标,详细对课程内容、课程策略、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多方面设计,缩小了网络课程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差距,为游泳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游泳网络教育迈出尝试性的一步,为体育学术科网络课程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1.2 现实意义

以体育专业院校游泳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学生基本特点设计并实施的游泳网络课程教学方案,能够帮助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习游泳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和练习游泳技术动作基本方法,并通过游泳专项基础体能训练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尽量降低疫情对于教学活动的影响。

在研究过程中发掘优质的网络资源,能够开拓学生眼界,使学生对游泳运动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在培养学生兴趣[3]的同时,使学生养成学习的信息观,为大学生精通一门体育项目、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打下基础。

游泳网络课程方案设计及实施,不仅能够为游泳网络教学建设提供参考依据,解决当前疫情防控期间无法进行线下教学的实际情况,同时能够有效缓解平时游泳项目教学场地紧张的现实情况。通过网络资源学习,将更多课堂实践练习时间还给学生,为体育专业院校游泳教学改革提出有效建设路径。

2 疫情防控期间游泳网络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

基于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无法进行线下传统课堂教学的现实状况,游泳网络课程应以直播课为主,并配合[4]保留上课视频以供点播、网络辅助教学资源、web TV网络体育比赛直播等形式为辅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

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多发于老年群体。患者因为发病突然,病后多有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反复折磨患者以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1] 。有关报道指出,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病理知识,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2-3]。本研究对将规范化健康教育运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究,现作如下报告。

2.1 网络课程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网络课程设计原则,也就是网络课程的设计如何符合现代教学原理的问题。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应遵循以下几点:规范性、创新型、实用性、科学性。游泳网络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首先应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同时要结合游泳教学特点、遵循游泳运动规律,并尊重特殊时期现实情况,做到课程负荷合理、有助于通过陆上专项体能练习增强免疫力、为线下传统课堂教学服务。

2.2 动态的课程目标设计

在最终教学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无法进行线下教学的现实状况,充分考虑复学后的线上、线下课程相衔接等问题,有效划分教学阶段,合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对游泳网络课程目标进行动态设计。

2.3 以理论知识与技能实操练习并重的教学内容设计

疫情防控期间的游泳网络课程内容,包括了游泳基础理论知识、游泳技术动作、游泳专项体能练习、游泳拓展知识等内容。在具体内容比例设计过程中应发挥网络教学理论知识学习的优势,同时重视和加大技能实操练习比例,为复学后学生更好掌握游泳技术打下基础。

2.4 适应游泳项目及教学规律的教学策略设计

在游泳网络课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发挥网络教学与学习的优势,运用自主学习策略、任务学习策略、资源学习策略、问题学习策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注重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理运用交流互动策略、评定反馈策略、协作学习策略;并解决体育项目网络教学中如何纠正错误的难题,有效运用交流指导策略、直观反馈策略,以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2.5 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是网络教学的重点内容,包含学习者、教师、学习资料、网络教学支撑系统、学习支持与服务系统五方面。要发挥网络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优势,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评价方式。并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上进行传统教学的情况下,合理设计动态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法,提高课程质量。

2.6 丰富的网络辅助资源建设

网络辅助资源主要为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一般教学文件,同时包含了最新游泳技术研究、游泳高水平比赛视频、游泳学习心得、以及游泳多方面的拓展资源等内容。建设科学、丰富的网络辅助资源,是拓宽学生眼界,让学生全方面了解游泳运动,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3 疫情防控期间游泳网络课程设计的主要观点及创新点

3.1 主要观点

(1)游泳项目对于运动环境及场地的特殊要求,网络教学并不能真正实现游泳教学目标,无法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水环境中的教学内容在网络上呈现并不能完全解决需求,过多的线上课程不利于学生掌握游泳技术,因此单纯的网络教学不可作为正常情况下的主要教学方式。

(2)游泳网课主要的优势在于通过对游泳运动的了解,让学生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有利于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更多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喜爱游泳运动,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目的,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3)网络课程主要分为直播课、微课、慕课等形式[5],新冠肺炎防控期间的游泳网络课程以网络直播为主要教学形式。应动态设计并管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合理运用教学策略,以适应无法确定开学日期、随时都有复学可能的现状。因此该课程方案不同于传统的网络课程,属于非正常时期的替代教学方法,且该课程方案须依据游泳课程教学大纲、适合学生特点,具有特殊性、专属性、不可替代性等特点。

(4)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由于无法进行线下教学,网络教学成为唯一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网络课程存在区别,传统网络课程注重理论知识及多维度网络资源的建设,而本研究则是在此基础上,增加游泳技术动作学习与练习、专项体能练习等技能类教学内容,将传统网络课程学习理论知识转变为理论知识与技能实操练习并重。

3.2 创新点

本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游泳网络课程方案为研究对象,填补了无法实现线下教学特殊时期游泳网络课程方案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有利于丰富体育网络教学研究资源。

(1)游泳课程形式与课程资源的创新。本研究基于只能进行网络教学,无法进行线下教学的现状,设计游泳网络教学方案,填补了针对体育专业学生游泳网络课程设计及研究的空白,也填补了无法进行线下教学特殊时期游泳网络课程设计及其研究的空白,属国内首创。

(2)游泳项目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游泳网络教学方案设计,借助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时空优势与传播优势,注重教学中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突出各自功能的思路,使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在直播课程以外,建立的课程点播、教学辅助资源共享、web TV 网络体育比赛直播等游泳教学辅助网络资源[6],让本该在课堂呈现的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不受时空和地域的局限,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通畅的交流与交互,同时注重课程过程性评价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和主动思维能力,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效的途径[7]。

(3)游泳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游泳网络直播课程形式,突破了传统体育理论网络讲授与线下技术课实操的传统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了体育运动项目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游泳教学辅助资源的建立,实现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融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习者根据需要,可用多种形式丰富学习过程并获取游泳运动相关资源,提升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主动性,最大程度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并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学生将练习视频反馈给教师进行纠正动作与分析评价,提出解决思路与方法。不但提高了学习效果,还能有效对学习进行评价,一举多得。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传统游泳网络课程与现阶段无法进行线下教学时期的游泳网络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

(2)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所设计的游泳网络教学课程,偏重游泳技术实操的比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特殊时期的问题,但网络教学无法完成游泳教学的最终目标。

(3)游泳网络教学方案,能够体现出游泳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及教师主导地位,师生交互、交流顺畅,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4.2 建议

(1)由于无法确定复学时间,新冠肺炎防控期间游泳网络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都将处于动态变化环境之中,课程方案的设计应注重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为随时复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2)应将游泳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丰富体育学科及游泳项目网络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网络学习需求,并为体育学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3)应建立体育网络课程开发团队,以各运动项目教师为团队主体,加入网络建设、专业拍摄等领域相关人员,使体育课程网络资源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性外,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成为体育网络课程的优秀作品与标杆。

[1]中国教育报.高校要为抗疫贡献教育力量[EB/OL].[2020-03-10]. http://www.moe.gov.cn/s78/A17/moe_797/202003/t20200310_429477.html.

[2]宋耀伟.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对比分析[J].体育科技,2015,36(3):126-127.

[3]李嘉鸿,关彩霞,凌敏.信息技术环境下游泳课程个性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4):110-112.

[4] 刘玫瑾,庄灵.北京体育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7):74-77.

[5]王婷,冯晓丽.“互联网+”时代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式学习的研究进展[J].安徽体育科技,2019,40(5):62-66.

[6]李皓.北京体育大学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7]宋耀伟,肖红.体育专业院校游泳课程“1+5选1+1+X”模式改革研究——以西安体育学院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8):102-103.

Study on the Design Ideas of Swimming Online Courses in Professional Sports Colleges During COVID-19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ONG Yaowei, etal.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Xi’an 710068, Shaanxi, China)

西安体育学院院管课题疫情专项项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校游泳远程网络课程方案设计研究》。

宋耀伟(1984—),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游泳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游泳新冠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