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产业市场发展研究综述*

2020-11-22李世宏李卓嘉翟苏妹

体育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武术消费

李世宏 李卓嘉 尚 尧 翟苏妹

武术产业市场发展研究综述*

李世宏1李卓嘉2尚 尧1翟苏妹3

(1.哈尔滨体育学院 民族传统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2.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3.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在武术商业化、市场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武术产业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文章通过搜集整理武术产业相关热点研究资料,对武术产业市场进行系统综述,旨在理清武术产业市场发展概况,为系统了解武术产业市场提供参考。研究得出结论:有关武术产业市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武术市场化、武术市场开发、武术市场消费、武术市场营销等四个方面。

武术产业;武术市场;市场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武术产业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逐步发展与完善。中国武协制定的《2001—2010武术发展规划》指出要按照市场规律加快武术的市场化建设,广泛开展武术产业的对外合作, 形成开放式的武术产业开发体系,规范武术产业市场, 引导并推动武术产业向良性方向发展。2016年7月29日《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协调培育武术产业市场、引导武术消费需求”。2019年7月29日《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培育和挖掘市场潜能,推进武术产业集聚融合,推动中国武术 “走出去”,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为武术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武协指定的武术之乡已达100个,武术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用品制造等产业不断完善,以“武术散打王争霸赛”“武林风”“昆仑决”为引领的武术品牌赛事日益增加,但总体上我国武术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市场供需不平衡、规范标准不统一、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1]。文章试图对2011—2019年国内武术产业市场发展研究进行系统的综述研究,并对武术产业市场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与思考,以期为今后武术产业市场的发展指明方向,促进我国武术产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1 关于武术市场化的研究

关于武术市场化研究,主要集中于武术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方面的研究。王伟、邱丕相(2013)认为武术市场目前处于较为低段的层次,武术休闲市场受其掣肘,基于供应链的发展视角创新武术休闲视角,分析武术休闲市场的竞争力所在,探索资本、文化、政府在武术休闲市场中的作用,为武术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2]。王东东(2017)认为中国武术得到世界的认可,武术产业具有潜在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市场,但目前武术市场商业化不足、缺乏市场指导体系和创造力、武术商业化的赛事较少、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并提出发展策略[3]。李本一、金明成(2017)认为武术套路的市场化发展是新形势下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并未形成真正的市场化发展,应该充分挖掘武术市场的潜力,科学规划其发展策略,促进未来武术市场化的发展[4]。邓雷(2018)对武术的市场化从上世纪80年代盛极一时到衰落进行了研究,分析影响普及群众武术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武术市场发展对策[5]。

刘辉、黄康辉等(2018)认为武术影视作品推动了传统武术文化传播,网络化传播推动传统武术发展的影响研究,但武术产业也存在着消费观念落后、市场体系构建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武侠作品对武术文化内涵存在误读、缺乏武术专业人才等问题,并从定位人群,拓展消费群体、出台相关法律制度、产学研结合,注重培养人才、打造本土品牌赛事四个方面提出发展策略[6]。熊继保、赵发田等(2019)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家战略中,对武术产业的发展进行审视,推动武术产业供给侧改革有助于满足消费需求,提高武术产业生产经营活力,推动武术产业结构升级,而且我国武术产业中主要存在着市场规模小、武术消费主体不够成熟、大众惯性思维定势、武术品牌缺乏竞争力和创造力,提出塑造武术品牌,增加有效供给、增强武术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从武术产业供给项目、供给制度、供给人才三个方面推广武术产业[7]。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众多学者集中于武术市场发展现状和策略方面的研究,武术市场化是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武术虽然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也存在着不足,武术市场目前主要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市场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从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市场相关法规制度、明确市场定位、大力培养专业人才等发展策略。根据武术市场所处的社会背景出发,思考应该如何与经济、政治、文化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如何才能促进发展,也是我们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关注的问题。

2 关于武术市场开发的研究

纵观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学术界对武术市场开发方面的研究集中于武术资源开发方面。其中主要包括:张文元(2012)从少林寺和武林大会的案例分析得出,当前我国武术无形资产市场化开发上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存在着先进性与滞后性并存、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各擅胜场、政府在市场化中占主导,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8]。吴敬攀(2017)认为目前武术资源相对分散、挖掘的深度有待加强、利用率低,对于武术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对武术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9]。雷学会(2017)以武当武术资源产业开发为主要研究内容,得出武当武术具有丰厚的资源,但其开发的实践与理论依据还需进一步探索,资源开发的现实不容乐观,并且提出开发、转化、融合的路径[10]。

张龙(2018)基于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方法下得出,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着保护与开发关系模糊、缺乏相关法规制度、资源整合不充分、缺乏专业人才、武术产品开发不充分、品牌构建尚不完善等,提出开发是保护的前提、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完善相关产业链的开发策略[11]。张丽(2018)认为丰富的武术资源为武术产业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当前武术开发力度不足,应该充分挖掘武术的时代价值,加大开发力度才能赋予武术产业和武术市场活力与生机[12]。攀晓强(2019)认为武术技术资源、武术人才资源、武术旅游资源是武术市场发展的资源优势,武术市场经济很具有发展前景[13]。马兰(2012)认为随着登封武术产品市场不断发展完善,登封武术市场可开发的产品项目较多,但存在规模较小、产品质量不高、缺乏科技创新、缺乏品牌效应等问题 [14]。

对于武术市场开发方面的研究,众多学者的视角不同,其研究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具有丰厚的武术资源,武术资源是武术市场发展的优势,保障我国武术产业的长远发展,但目前武术资源分布相对分散,开发力度不足,挖掘的深度以及利用率不高,对武术市场进行大力开发才能促进其发展。对于我国武术市场开发主要从武术资源的“开发”、“保护”“整合”等方面进行,武术资源整合对武术市场的发展也至关重要。鉴于此提出武术市场开发相应的策略。尽管如此,武术市场资源内容浩繁杂糅,开发手段与方式也不相同,对武术市场资源创新性开发与创造性转换的实践和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3 关于武术市场消费的研究

关于武术市场消费的研究主要从消费视野角度来研究,主要包括:王岗(2011)认为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通过加速武术商品化进程、实现武术产业化的链接、构建武术现代化平台、走进当代媒体人的视野等将中国武术融入到时代发展当中,促进中华武术的可持续发展[15]。高仙娥(2013)经过调查发现武术健身市场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者对武术健身的消费观念和市场意识落后、武术产品未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提出以下发展建议:加强武术健身宣传、优化销售渠道、培养武术专业人才、基于消费者需求实施营销策略、增强对武术健身消费者售后维护[16]。韩子鹏(2015)认为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竞技武术市场具有体育消费的时尚性、虚拟性、阶级性、多元性的特点,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针对竞技武术市场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新的发展策略[17]。

杨少雄、谢群喜(2016)认为武术消费包括有形的实物消费,如武术服装、器械、表演和武术相关的报纸、书籍、录像等、以及与武术相关的赛事、表演等无形消费。在“互联网”背景下从网络武侠游戏消费市场、虚拟网站消费市场、武术影视消费市场、武术第四媒体消费市场四个方面对武术消费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武术消费市场拓展策略[18]。梁佳佳(2017)认为改革武术市场体系,提高武术市场的消费水平才能扩大对武术产业的消费,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促进武术产业在市场经济中迅速发展[19]。李敢(2018)认为无论是作为休闲体育还是竞技体育,武术正在成为当前这个消费日益分化社会的一个消费品或者消费行为,根据武术文化消费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强化技术创新,基于武术文化消费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强化知识创新,基于武术文化消费体系和消费结构的构建强化组织创新[20]。

关于武术市场消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其研究内容不同,有学者将武术看作是一个消费品或者消费行为,将武术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相结合,促进武术市场的发展。大部分学者集中于消费者、消费市场、消费产品三方面对武术市场进行研究,并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市场、消费观念存在一定的联系,且将武术市场消费分为有形的实物消费和无形的消费,并认为武术消费市场也应融入到时代的发展之中,提出从加速武术的商品化过程,实现武术的产业化,从构建武术现代化平台等方面出发,对于武术消费市场结构、模式及其在未来的发展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4 关于武术市场营销的研究

关于武术市场营销研究,李世宏(2012)基于营销学的视域下来研究武术市场的发展,将武术看作是可供营销的商品,并依据STP理论分析武术市场,将武术市场细分为武术健身市场、武术表演市场、武术旅游市场等[21]。江锡文(2012)基于营销管理理论,从武术商品认知、武术的组织与营销规划、分析武术市场的机会、武术市场的选择、制定武术营销组合、武术营销策略评估与完善等六个方面提出武术营销策略[22]。马兰(2012)以体育营销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对少林武术文化产业中武术培训市场、武术产品市场、武术旅游市场和武术文化创意市场这四大市场进行研究,提出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整体营销战略,即在少林武术文化具备产业化和产业发展的独特性的基础上凸显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的独特性、树立产业品牌以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战略、获得政府大力支持、整合营销方式以促进全方位发展、扩大产业链以带动经济发展、顺应时代发展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完善少林武术产业链、构建科学管理系统等[14]。

殷婷婷(2016)认为武术是营销活动的前提,武术具备成为商品的条件及属性等,这是武术进行市场营销的前提和关键,依据STP理论将武术市场细分为儿童市场、老年市场、中年市场等,对武术市场营销品牌策略上采取意识策略、忠诚度策略和文化策略等[23]。王帆(2019)用市场学和营销学的视角将陈式太极拳作为一个品牌进行深入研究,陈氏太极拳品牌营销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品牌意识缺失、品牌管理机制和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市场定位模糊、创新和开发力度有待加强这些问题,依据STP理论分析后提出营销策略,即拓展和规范太极拳培训业、整合焦作旅游文化资源、丰富陈氏太极拳有形产品,发展太极养生市场、深度开发太极拳演艺产品等[24]。张文礼(2019)站在市场营销的角度,运用经济学及市场营销学知识对西安市私营武术馆营销模式进行解析,从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服务性策略五个方面进行调研研究[23]。

关于武术市场营销的研究,研究范围主要是从整体和个例出发,众多学者多是基于营销学的角度或者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视角下来进行研究。首先基于营销学的视角下,将武术看做商品是营销的前提,并依据STP理论从市场定位、市场细分、市场选择三方面来进行研究,结合个例提出武术市场营销策略。其次则是对武术市场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市场营销策略,也有从武术市场营销过程提出武术市场营销策略,也有从武术市场营销模式提出武术营销策略。以上研究均有可取之处,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市场在武术市场营销中发挥者重要的作用,政府在武术市场营销中因该扮演怎样的角色,随着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武术市场营销在国际应该如何发展,武术市场营销如何借助信息科技的力量实现自身的发展,诸如此类问题还有我们待进一步的研究。

5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武术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武术产业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将武术产业市场发展的研究分为武术市场化、武术市场开发、武术市场消费、武术营销四个方面,综合来看,武术产业市场发展的研究内容较全面,范围较广。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带动之下,武术产业市场在今天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对武术产业市场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研究,在使学者系统全面的认识到目前武术市场的发展概况,进一步为相关研究提供可参考价值。

[1]多部门关于印发《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_部门政务_中国政府网[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7/29/content_5416190.htm.

[2]王伟,邱丕相.武术休闲:基于供应链理论的市场开拓[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1):82-86.

[3]王冬冬.论武术产业的发展[J].武术研究,2017,2(10):9-11.

[4]李本一,金明成.体育消费背景下武术套路的市场化推广分析[J].武术研究,2017,2(10):28-30.

[5]邓雷.当代武术市场兴衰探源及对策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8,7(10):65-67.

[6]刘辉,黄康辉,李信厚.武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8,7(11):46-48.

[7]熊继保,赵发田,郭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对武术产业的发展审视[J].中华武术(研究),2019,8(8):15-19.

[8]张文元.我国武术无形资产的市场化开发路径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2.

[9]吴敬攀.武术文化产业资源整合的重要性[J].中华武术(研究),2017,6(6):6-9.

[10]雷学会.武当武术资源开发的多元融合路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7.

[11]张龙.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成长上限基模分析与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8,34(2):48-54.[12]张丽.新形势下我国武术产业的困境与出路[J].武术研究,2018,3(4):10-13.

[13]樊晓强.武术经济价值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7):196-198.

[14]马兰.河南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15]王岗,吴志强.消费社会中武术发展研究[J].体育学刊,2011,18(1):116-119.

[16]高仙娥.基于消费者行为的武术健身市场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17]韩子鹏.消费视野下竞技武术市场发展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32(9):43-46.

[18]杨少雄,谢群喜.“互联网+”背景下武术消费市场拓展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70-76.

[19]梁佳佳.“武术”走向“产业化”:诠释当代武术产业的发展趋势[J].中华武术(研究),2017,6(7):45-49.

[20]李敢.“被市场绑架的武术”与“远离市场的武术”:体育消费的一个分析框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8,18(4):42-48.

[21]李世宏.武术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

[22]江锡文.对武术营销策略的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2):121-124.

[23]殷婷婷.武术发展的营销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6.

[24]王帆.焦作陈式太极拳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9.

[25]张文礼.西安市私营武术馆市场营销模式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9.

Research Summary on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Industry Market

LI Shihong, etal.

(Harbin Sports University, Harbin 150008, Heilongjiang, China)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重点项目(项目编号:WSH2019A003)。

李世宏(1971—),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产业。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武术消费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新消费ABC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