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0-11-22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0期
关键词:培育核心素养

(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福建泉州 362000)

近年来,伴随教育方法的深化改革以及现代化教学核心素养培育体系的实行,国内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纵观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从最初单纯的知识教学到后来的全方位能力的培育,一直到当前核心素养的培养,无一不显示着教育水平与要求的提升。体育作为小学教学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生活观念,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对运动的热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无疑是对体育课程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也是对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更是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1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意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代教学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新要求,其对于教育的推动具有时代性的意义[1]。与之前强调提高小学生全面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相比,核心素养教学具有更加丰富的含义,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更加清晰的目标与方向。而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利于优化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与能力,让运动成为学生生活的习惯,健全他们的人格[2]。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讲到的:如果人们把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都忘记了,那最终留下的将会是教育。由此看来,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力量。从体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其一方面能够帮助大脑尚未发育完全的小学生健全各方面的功能,提高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在小学生身心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时期展开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与身边的同学建立良好的友谊,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 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存在的不足

2.1 教学内容与实践脱离

目前,有许多体育教师由于教学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而又缺乏足够的体育知识储备,因此,在小学过程中往往很难真正达到理论教学与体育实践结合的教学目标[3]。比如说在开始运动前热身的过程中,目前都推荐使用简单的肢体运动,而尽量不要采用直接通过跑步等方式来热身的途径。然而,很多体育教师由于受到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束缚,导致体育教学课堂上依旧存在用传统途径完成热身任务的状况,这显然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由此看来,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应该增加参与教学讨论与培训的次数,这样有利于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然后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在使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有所保障的前提之下帮助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体育锻炼,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

2.2 学生体育观念存在差异

从当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绝大部分同学都表现出了巨大的体育锻炼热情,愿意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并参与到不同的体育活动中去[4]。然而,由于每一个同学所表现出来的体育观念存在差异,他们往往缺少承担以及夸赞同学的能力。比如说,学生在跨栏活动中进行收腹跳这一动作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无意中将跨栏撞翻,这个时候他选择主动将跨栏扶起来摆好以后再走开[5]。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行为,但是体现出来的是这名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与之相反,在小组体育活动中,一些学生由于对小组成绩不满意而觉得非常失望,甚至还存在责怪组内其他同学的情况,这显然是对比赛精神的意义缺乏正确理解。由此看来,学生体育观念的差异也是阻碍教学质量提升的要素。

3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结合策略

3.1 以实际为基础,注重学生探索能力培育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核心素养是拥有健康人格的前提,这就要求学生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更要注重知识的应用过程。因此,对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来说,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是对他们体育认知水平、相互配合能力、创新探索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育。小学生这一群体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别,一般来说,他们都对身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却很难对一件事物集中注意力。另外,小学生由于思想还没有健全,因此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弱,因此会比较愿意模仿身边人的举动。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些性格特点,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实践学习的优势,吸引学习的兴趣[6]。例如:教师在进行立定跳远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介绍预备动作、起跳动作、腾空时间以及落地姿势等技术。然而,这些技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如果教师一味停留在这些理论的讲解上,很快就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小动物跳动的姿势,先让他们体会到跳的感觉。接着再继续讲解刚刚大家跳动过程中姿势不对的地方,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能够被吸引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2 以德育为根本,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正如教育部门所要求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道德的渗透,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的目标与方向,以德育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加强学生思想品质教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入道德教育,这对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构建有重大意义[7]。例如:教师在进行田径教学的过程中,告诉学生耐久跑不仅考验的是一个人的体能,更加需要学生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及永不放弃的品德。在讲述了这些积极的理念以后,教师再告诉学生长跑的知识与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把大家评论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比拼的方式进行比赛,最后完成的时候哪一个小组用的时间比较短,就可以获胜。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家的道德品质,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快乐。由此看来,核心素养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融合,不仅是在于知识的教学,而更加重要的是学生优良品质的培育,用体育知识与体育运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健全人格。

4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融合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有至关重要的的意义。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意识到核心素养与课堂结合的重要性,发现当前教学的不足,然后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体育教学的正向发展。

猜你喜欢

培育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