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学困生群体有效帮扶路径研究

2020-11-21超,蒋静,刘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28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学业学困生

董 超,蒋 静,刘 宇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0 引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困生群体呈现数量不断增加的趋势,经过不断探索,高校采取一系列举措提升学困生的学业水平。学业帮扶是帮助学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必要手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立德树人则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2018 年9 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后,高校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重新审视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并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书育人各个环节的融合,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育人水平。“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为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但是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三全育人”的实施路径是有差异的,要针对性地分析每个学生群体的特点,因情施策,才能体现“三全育人”理念的真正内涵。因此对于学困生群体来说,要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围绕这一群体的具体问题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协同育人,提升学困生的学业能力、德育素质和就业能力,推进学困生群体综合能力提升的系统性工程建设。

1 高校学困生群体的特征和成因分析

1.1 高校学困生的特征

学困生群体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种测试进入大学,所以基本可以排除由于智力因素造成的学业问题。笔者使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现象学研究,筛选某院系101名学业预警学生通过面对面、一对一深度访谈和半结构式小组讨论形式收集资料,同时通过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对其行为特征、家庭状况进行详细了解佐证资料的可靠性。如表1所示,访谈对象涵盖除大一之外的3个年级,8个专业。

表1 调查对象的分布

笔者在整理访谈材料后把学困生的特征大致可以归为以下4种。第一,从行为特征上表现为自控力弱、组织纪律性差、集体意识淡薄。在101 名访谈者中有86 人具有明显的网瘾特征,79 名学生经常性地旷课,在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调查中,这101 名学生几乎不会主动参加任何课外实践活动。第二,心理特征上表现为自我评价较低伴随着情绪低落、敏感自卑孤僻等症状,101 名学生中有13 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第三,生涯认知上表现为规划能力较弱、职业目标不清晰、兴趣减退,这101名学生在访谈中对未来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迷茫和不知所措。第四,从区域特征来看,101 名受访者中有42 名来自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同时经济基础、素质能力上的薄弱也导致学生很难融入大学生活。归纳来说,学困生是高等教育扩招导致学生差异性扩大后,由于学业准备不足、学习兴趣减退、职业目标不清晰,无法顺利完成课程学习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一个群体。

1.2 高校学困生成因分析

学困生的形成不是由单一原因造成的,笔者在访谈中对这些学生的成长背景、教育经历、性格特征进行梳理和归纳,基本上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成因。如表2 所示,在对101 名受访者家庭环境的访谈中,15.8%的学生存在过度溺爱的情况,挫折教育丧失、价值观念扭曲导致学生不能承受在学业上的任何一点挫折,于是通过网络游戏、不健康的消费等方式转移学业压力。16.8%的学生家庭存在情感矛盾或是离异家庭,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学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孤僻、冷漠、自卑、沟通障碍等会直接映射在学习和人际交往的全过程。18.8%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在与环境的比较过程中也会出现心理失衡带来的自卑、闭塞、无法融入群体等情况发生。家庭教育方式导致学生学业出现问题的比例是最高的,达到35.6%,在对受访者的访谈和笔者长期工作实践中与家长的沟通情况来看,基本上可以确认家庭教育方式失衡是导致学生学业出现问题的重要诱因。唯成绩论的教育环境下,很多家长放弃情感的交流方式,采用简单粗暴的压力教育法,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兴趣减退,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丧失。在101名受访学生中,有76名学生是非第一志愿录取,这导致学生对学校和专业认同感不强,排斥目前所处的教育环境,由此导致学习兴趣减退。有61名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宿舍矛盾、情感问题纠葛,社交功能中的挫败感给学生的刺激是非常强烈的,由此导致学生逐渐自我封闭,意志消沉,走向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模式。这种非理性的行为模式集中表现在逃避现实,沉溺网络世界寻求精神寄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学生在群体中的关注度逐渐降低,受访者几乎不会主动寻求外界的帮助,学校基本上也是在学生学业出现重大危机时才开始介入,诊断和救治效果较差。

表2 学困生家庭情况调查

2 “三全育人”理论与学困生有效干预的契合性分析

前期的调研和分析可以看出学困生群体的出现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目前高校多采取学业帮扶和预警机制为主的干预措施,缺少系统性的研究和科学的诊断、矫正过程。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从根源上解决学困生问题应集合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各方的力量,这和“三全育人”的理念高度契合。

2.1 “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和内在逻辑

“三全育人”理念是指导高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理论指引,它构建的理念核心点在于一个“全”字。全员育人打破了传统的认为育人主体是学校和教师的固有思路,从单一的教育主体向多元的教育主体拓展,它强调了教育主体是由学校、家庭、社会构成,即使学校这个主体也不单单是指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学校各行政职能部门同样是教育主体的一部分。全过程育人则强调的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习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深刻指出了全过程育人的内涵。教育管理工作不是孤立地将学生的学习生涯按阶段进行切割和划分的过程,而是要注重其内在延续性,要注重分析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从心理学、行为学的角度分析和判断并在不同阶段植入个性化的教育手段。从空间上来说,环境的变化促成人的不同发展过程,要分析不同空间环境对人的影响并充分审视和修正诸如家庭、社会和学校场景的教育功能,使之在学生的正向引导上发挥作用。全方位育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2017 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确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充分发挥课程、科研、文化、实践、管理、网络、心理、资助、服务、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2]。这十大育人体系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拓展了育人的渠道和手段。

2.2 “三全育人”理念运用于学困生群体帮扶的现实意义

“三全育人”理念作为新时代系统性阐述高等教育如何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总体目标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作的各个层面。高校学困生群体所面临的困境不是单一的学习问题,而是伴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产生的更为严重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关系到一个学生正确的社会品格塑造问题。如何去做,就要落实到思想政治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上去,而这个基本指导原则就是“三全育人”的工作理念,具体到学困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指导高校建立学困生教育和管理的总体目标、长效机制,形成系统性、规范性的工作流程。

3 “三全育人”理念下学困生群体有效帮扶路径分析

“三全育人”理念的核心在于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3],推动学生知识技能、道德素养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落实到学困生群体的教育和培养这一领域,就是在总结学困生群体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学困生群体的学术和社会支持体系,为提升学困生培养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3.1 建立全员育人的学困生帮扶体系

2019 年1 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让立德树人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生活,以新的方式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德育工作要朝着体系化努力,这个体系化就是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构成的。全员育人强调全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形成育人工作的强大合力。

3.1.1 发挥学校协同育人的主导作用

学困生群体存在的问题涵盖了专业学习、道德素养、心理健康、生涯发展等各个方面,以往的参与主体主要是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在全员育人理念中强调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分类分级干预和诊断帮扶。在新的帮扶体系下,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党员干部、关工委、团学组织、管理人员各方力量干预、诊治,形成专属的教育计划。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专注于从学术角度提供支持,从课堂学习到课下辅导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并监督过程的实施,将思想品格建设融入课程教学计划,及时建立课程的提醒和预警机制。辅导员、班主任建立与专业教师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学风、班风建设和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相结合实现教育引导功能。团学组织要针对性地开展符合群体特征的活动,在以往的团学活动中,更多的是靠学生自觉的去参加,学困生很容易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团学组织更应该注重活动信息的搜集和整理,通过引导甚至强制性的活动安排带动群体社会属性的增强。在以往,党员干部多从事行政性工作,很少直接参与到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中去,关工委的功能则更容易被忽视。在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党员干部沉入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被激发出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这一典型经验可以在学困生群体中推广,充分利用党员干部、关工委同志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人生阅历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补充。学校其他管理人员,如图书馆、后勤、教务处等部门也是和学生有密切接触的群体,通过他们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来达到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的目的。充分调动全员力量参与的学困生帮扶体系是一个信息传达顺畅的系统,资源有效利用,发挥最大的合力。

3.1.2 发挥家庭正向引导的作用

2018 年9 月,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5]。家庭教育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品格的基础,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家庭一般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亲情的关怀和心理关注,忽略学生全方位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学校要通过新生家长会、家长学校、一对一约谈等方式积极引导家长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矫正家庭教育中简单粗暴的管理手段,使其发挥正向的教育功能。通过家校联系制度建立学生在校表现综合反馈机制,让家庭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养成。

3.1.3 发挥社会资源的辅助教育功能

大学是大部分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后阶段,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能力,从学思践悟到身体力行,社会属性愈发明显。社会资源可以弥补高等学校从理论传导到实践认知过程中的不足,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补充。高校能够利用的社会资源主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政府组织通过教育政策的制定引导各方力量集聚。美国在2001 年颁布NCLB法案强调家长对学生教育的参与[6];在我国,政府除了制定纲领性的指导文件外,针对特定人群也会出台一系列实施举措,如学生的心理健康、资助育人等,但是在学困生领域还没有系统性的文件。同时学困生群体反映出来的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某些教育功能的缺失目前也缺少有效的指导和实施意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生在大学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义务教育阶段学业压力情绪在大学的释放,这也应该是政府组织从整个教育生态链的宏观角度需要去思考和设计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事务和实习实践的机会,这部分的功能也主要集中在学校优等生群体去实现。未来要提供学困生群体一定的机会和岗位,让他们拓展社交功能,开阔视野,加强职业规划意识,对于学困生的学业支持会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

如图1所示,在系统分析全员育人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后,笔者建立了一个以“学业规划与指导中心”为核心构架的学困生帮扶机制和流程。该中心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搭建的学生成长支持平台。该中心根据学困生身心发展特点,围绕诸如学习生活适应性、学习方法指导、专业能力提升、心理压力调试、人际交往、职业生涯规划等影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问题,从新生入校,到学习过程,再到毕业就业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与服务。中心以思政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校外导师、党员干部、退休老教师和优秀学生骨干为核心组建团队。思政辅导员在思想层面提供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长观。专业课教师、语言课教师、退休老教师组建的教师辅导团和学生骨干组建的学生互助团进行课程辅导学习,提高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帮助学困生规划大学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校外导师则定期通过讲座的形式开展企业认知教育,通过企业认知能力的培训,让他们有未来规划和目标。同时校外导师为学困生提供一定的暑期实践和实习见习岗位,强化就业能力的训练。

图1 “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学困生支持系统

3.2 建立全过程育人的学困生成长支持体系

以往我国高等学校的学困生帮扶往往是以事后预警和帮扶为主,学生学业出现问题后,学校才介入干预,提供帮扶,由于学习过程的连贯性,这种被动帮扶的效果从长期实践过程来看并不是很明显。全过程育人强调在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精心设计,系统化改善学生整体的学业状态。针对高校学困生成长规律分析建立事前干预、事中预警与诊断、事后反馈与总结的连续性学业支持计划。

3.2.1 新生入学前学业排查和干预

从高考录取工作结束后到新生入学这段时间高校要主动介入学生的大学意识养成、学业能力提升。通过高考成绩区分学生的学业基础以及分科目指标反映出的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评价。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植入学前素养课程和个性化指导,随着线上教学的日益完善,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慕课资源,让学生入校前就接受基础素养课程的教育。

3.2.2 入学后的学业跟踪与帮扶

在学生入学后,大一阶段以素质养成教育为主,开展专业认知教育、行为养成教育,随着学生群体差异的显现,教师要有意识地收集在教学、管理、活动参与中反映出的学生特征,这需要通过加强专业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专业意识和责任意识来关注学生的动态,提升课堂内外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频次和成效。在此基础上综合诊断提升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内驱动力,如通过小组学习、专题工作坊、学业指导中心、朋辈指导、一对一帮扶等形式开展活动,着重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课堂外建立相对自由开放的学习场景。

3.2.3 毕业前的学业帮扶

对于学困生群体来说,大四阶段面临毕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在经历过4 年学业压力后,一旦无法顺利毕业,这个过程很容易成负面情绪的释放途径,诸如毕业带来的心理危机、焦虑情绪,如果调试不当会演变成高校突发事件。因此学校要提前介入梳理毕业困难学生名单,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扶。针对积欠科目、毕业设计进行小班化辅导,学生管理工作及时跟进,做好思想状况的动态管理和疏导,并及时做好家校联系。

3.3 建立全方位学困生培养体系

对于学困生群体,高校侧重智育能力的帮扶,以课程通过率作为帮扶成效的最终结果,在科技创新、学术竞赛、实习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方面则以优秀学生为主体,学困生的自我提升动机逐渐减弱,挫败感和标签化显著,人才培养效能降低。因此高校首先要对学困生群体去标签化,纳入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去,通过全方位的培养让学困生融入集体,强化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3.3.1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困生的社会融入能力

德智体美劳作为一个综合体在实践类活动如企业实习、社会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内容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在美国,大量的非政府机构和民间团体、社区对学困生的帮扶与干预做出了正面的贡献。国内在学困生的干预上还往往是基于教师的主观经验去认定和执行,因此高校通过与校外实践机构或志愿服务组织的对接,让校外团体成为学困生帮扶和干预的重要补充力量。相关负责老师要有意识地在这些活动开展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额向学困生群体倾斜,在实践中倡导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通过活动前期动员,过程指导和事后总结强化学困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情感认同和行为规范。

3.3.2 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助力学困生德育内化

目前的学困生帮扶措施通过改善学困生规范性的学业参与以期达到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的规范要求,纠正学生短期内的学习状态,在学业主动性参与上没有显著的措施和成效,因此不能塑造成学生内化的发展动力。学困生群体应该成为第二课堂活动参与的一部分,现有的活动设计应该注重面向不同层次学生,活动内容应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如在每学期团学组织开展的团日活动中,班主任要参与到活动的策划和执行过程中去,对活动参与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学困生内在的需求和外力的助推作用让学生逐渐融入集体生活。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科创指导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在团队人员组成和各种分配上让学困生有参与的机会,从一些基础科研开始,增强他们专业探索的意识。通过学业规划与指导中心开设大学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素养提升相关的讲座活动促使学困生不断地加深对大学学习生活的认知,强化他们自我管理的效能。

学困生群体所面临的问题是高校日益突出的问题,也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它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时也是教育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本文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重新梳理学困生帮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三全育人” 理念下学困生群体帮扶的有效干预路径,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植入学困生帮扶的工作体系,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育人工作中,为学困生帮扶工作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引,助力学困生群体的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学业学困生
艰苦的学业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