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同主题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和非专业期刊被引情况及其对我国科技期刊分类建设的启示
——以眼科学论文为例

2020-11-21董建军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28期
关键词:眼科学次数概率

董建军

(1. 新乡医学院期刊社《眼科新进展》编辑部,河南新乡453003;2. 河南省科技期刊研究中心,河南新乡453003)

0 引言

学术期刊是一种经过同行评议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都会隶属于一定的学科范围,这主要由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内容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来确定。有的期刊综合发表较大学科范围的内容,有的期刊仅发表较小学科领域的内容,还有的期刊发表跨学科领域的内容。比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依据中图分类法对期刊进行分类,医学篇中一级学科类目6个,其中有1个下设二级类目12 个[1];有综合性医药卫生类、中国医学类、儿科学、眼科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各个期刊发表论文的学科范围有一定的交集。一方面由于分类本身界定的范围会存在交叉或包含关系;另外,论文内容也不可能仅涉及某单一学科。如有些眼科学论文既可以发表在眼科学期刊也可以发表在综合医学期刊或其他类学科期刊上。邵松等[2]提出在期刊分类上应遵循布氏、加氏定律中对于期刊群或主题的分类逻辑。本研究所提到的专业期刊和非专业期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某篇论文50%以上的内容所涉及的学科与某期刊发表的50%以上的论文所归属学科相同时,该期刊为该论文的专业期刊;相反地,如果某篇论文50%以上的内容所涉及的学科与某期刊发表的50%以上的论文所归属学科不同时,该期刊为该论文的非专业期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间的互动、交叉与融合变得日益活跃,人们已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来识别和区分不同领域的交叉学科[3-5]。因此区分专业期刊和非专业期刊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某主题的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和非专业期刊后被引有何异同?期刊资源分配时,是更多地投向综合期刊还是更具专业性的期刊?类似这样的问题都需要去思考。本研究以眼科学为例,探讨相同主题眼科学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和非专业期刊的被引差异;同时,分析SCIE 的期刊分类情况,剖析我国期刊分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和研究对象

利用中国知网的分类检索功能,检索眼科学(R77)领域近10年的发文情况,选择5个有代表性且属于眼科研究常见的主题进行后续检索;这些主题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屈光不正、视网膜、晶状体。笔者综合了《北大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六版或第七版界定的眼科学核心期刊:选择《国际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眼科》作为眼科学核心期刊组;选择《中国中医眼科杂志》《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实用防盲技术》《临床眼科杂志》《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眼科学报》等知网收录的眼科学非核心期刊作为眼科学非核心期刊组;前两个组都为选定主题的专业期刊。由于CNKI截至数据收集结束并未对中华系列杂志进行收录,所以本次研究暂未将核心期刊中的中华系列杂志包括在内。选择知网收录的发表过选定主题的非专业核心期刊作为非眼科学核心期刊组。通过主题检索收集各主题在不同期刊组2015—2019年所发表论文的被引信息并进行分析。

1.2 数据处理方法

利用Excel汇总3组期刊历年所发表各主题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被引中位数和论文被引率。由于各组期刊所发表论文的被引次数不符合正态分布,所以各组间被引分布情况比较采用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论文被引率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依据各组历年的比较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组期刊所发表主题为“视网膜”的论文被引情况分析

表1 给出了各组期刊所发表主题为“视网膜”的论文的被引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各组期刊发表的论文随着时间的推移篇均被引次数和被引中位数均逐渐升高。统计学分析发现眼科学核心期刊所发表主题为“视网膜”的论文中:2019 年和2018 年被引次数的平均秩次均高于眼科学非核心期刊(P=0.025 和0.000);2019年发表的论文被引次数的平均秩次高于非眼科学核心期刊(P=0.014)。非眼科学核心期刊所发表主题为“视网膜”的论文中,仅2018 年被引次数的平均秩次高于眼科学非核心期刊(P=0.037)。其他情况各组间被引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从表中的篇均被引次数可以看出,眼科学核心期刊和非眼科学核心期刊各时间的被引期望值均高于眼科学非核心期刊。笔者将某年某组论文被引高于另一组看成一个事件,眼科学核心期刊论文被引次数高于非眼科学核心期刊事件发生概率为20%(1/5);眼科学核心期刊论文被引次数高于眼科学非核心期刊事件发生概率为40%(2/5)。非眼科学核心期刊论文被引次数高于眼科学非核心期刊事件发生概率为20%(1/5)。其他情况事件发生概率均为0。

表1 各组期刊所发表主题为“视网膜”的论文被引情况

2.2 各组期刊历年所发表主题为“视网膜”的论文被引率

各组期刊历年所发表主题为“视网膜”的论文被引率见图1。图中显示各组期刊历年所发表主题为“视网膜”的论文被引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升高。统计学分析显示2019年眼科学核心期刊论文被引率均高于非眼科学核心期刊及眼科学非核心期刊(均为P<0.05),后两者之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眼科学核心期刊论文被引率高于眼科学非核心期刊(P<0.05)。2017年和2016年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 年眼科学核心期刊论文被引率高于非眼科学核心期刊(P<0.05)。其他情况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某年某组论文被引率高于另一组看成一个事件,则眼科学核心期刊论文被引率高于非眼科学核心期刊事件发生概率为40%(2/5); 眼科学核心期刊论文被引率高于眼科学非核心期刊事件发生概率为40%(2/5)。其他情况事件发生概率均为0。

图1 各组期刊历年所发表主题为“视网膜”的论文被引率

2.3 各组期刊发表的各主题论文被引次数和被引率统计结果汇总

按照与统计主题为“视网膜”的论文的相同方法对其他主题论文的被引次数和被引率进行分析。由于检索到的“屈光不正”相关主题论文太少所以剔除了该主题。这里不再赘述各主题详细的被引次数和被引率情况,只对统计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将某年某组论文被引次数平均秩次或被引率高于另一组看成一个事件(两组统计分析结果必须P<0.05),统计分析各事件发生概率,根据事件发生概率分析各组论文发表后的被引表现。汇总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眼科学核心期刊发表的眼科学主题(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晶状体)的论文被引次数高于眼科学非核心期刊的发生概率为55%,低于后者的发生概率为0;被引次数高于非眼科学核心期刊的发生概率为15%,低于后者的发生概率为0。非眼科学核心期刊发表的眼科学主题的论文被引次数高于眼科学非核心期刊的发生概率为15%,低于后者的发生概率为0。眼科学核心期刊发表的眼科学主题的论文被引率高于眼科学非核心期刊的发生概率为30%,低于后者的发生概率为0;论文被引率高于非眼科学核心期刊的发生概率为15%,低于后者的发生概率为0。非眼科学核心期刊发表的眼科学主题的论文被引率与眼科学非核心期刊差异不大。

表2 统计分析历年各主题论文被引次数平均秩次某组大于另一组事件发生次数和发生概率

表3 统计分析历年各主题论文被引率某组大于另一组事件发生次数和发生概率

3 结论与讨论

3.1 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和非专业期刊的引用差别

已有很多研究发现大量参考文献的引用动机并非随机或无规律可循,对于这些文献,引文仍然是可靠的衡量科学影响的指标[6-8]。基于此,本次重点通过引文信息来考察蕴含于期刊中的特征。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同主题的文章发表在专业期刊和非专业期刊后被引次数和被引率均会随时间逐年增高。然而,笼统地看,同为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的论文被引次数和被引率均会有较大的概率高于发表在非专业期刊上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中,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被引次数和被引率均有较大可能高于非核心期刊。如果把被引次数和被引率的高低看成期刊赋予论文发表后的潜在利用能力高低。总的来看眼科学论文发表后被引概率的大小顺序应为:眼科学核心期刊>非眼科学核心期刊>眼科学非核心期刊。另一方面,考虑到时间因素,论文发表后前几年这种差异会明显一些,随后虽然也会出现差异但大多情况下差异不明显。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已普遍成为科研人员检索论文的工具,论文引用的长尾效应很常见,即使论文发表在很隐匿的期刊上,也有被引用的可能。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长远来看专业非核心期刊和非专业核心期刊赋予论文被引的潜在利用能力相类似。这就是期刊评价时为何要相同专业间进行评价的依据。

3.2 如何从专业期刊和非专业期刊角度看待我国期刊建设中的分类问题

我国现有的综合性期刊较多,各个高校几乎都有学报;由于期刊管理缺乏灵活性,为了保住现有的期刊资源,很多高校学报在解决学科划分时将期刊笼统分成医学版、理工版、教育版、人文社会科学版等,虽然有的学报期刊也有改成更为专业期刊的情况,但数量较少。然而国外,特别是美国学界对期刊的学科划分却与此大相径庭。2018年SCIE将14 492种学术期刊分为178个类,Nature、Science等著名的综合性期刊被分到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类,在该类中仅有69种综合性期刊,影响因子超过10的有6种,超过5的12种,低于1的26种。目前我国仅大学学报就超过1 500种,这些期刊的发文定位不够准确,相对于所发文章的专业均属非专业期刊,专业文献的聚集作用不够明显,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色[9]。虽然这些期刊都被收入数据库,借助长尾效应论文被引尚可保障,但是由于缺乏学科定位特征,对期刊的评价和管理难度很大,很难发挥学术共同体对综合性期刊的学术指导作用。非专业期刊聚集相同专业人才进行学术活动的能力匮乏。科技强国美国和日本创办和管理期刊以学会为主[10-11],这样能更多地发挥其专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学会利用学术成果的专业期刊将学科内的高质量论文汇集到一起,同时专业期刊发挥其平台作用进一步汇聚人才和资源,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科整体发展,发挥科技期刊对科学进步的促进作用。综合性期刊很难百舸争流,往往过多的期刊千刊一面,因此综合性期刊不能过多,应该创办少量综合性精华期刊重点聚焦跨学科、交叉学科问题,汇聚各专业复合型人才,协调专业间互动和发展,适当减少各大学学报数量,根据目前学科发展变化和需求,创办更多新兴专业的期刊。

猜你喜欢

眼科学次数概率
2021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眼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及排名
2021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眼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及排名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眼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及排名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