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维菌素驱治牦牛牛皮蝇幼虫的效果试验
2020-11-21张明君
张明君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峨堡兽医站 青海海北 810499)
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区域海拔最高的牲畜,主要产自于我国的青藏高原3 000 m 以上的地区,适应高寒条件,耐粗饲、耐劳疫,被称为高原之舟[1]。
青海地区是牦牛养殖的主产区,该种寄生虫病的地区平均感染率在64%以上,部分地区高达90%,甚至高达100%。牦牛受到牛皮蝇幼虫新染之后,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产肉率显著下降,牛皮质量下降,影响到牛的正常泌乳,犊牛成活率下降10%左右,给畜牧养殖产业造成的危害不可估量。该种寄生虫病是高原牦牛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发病和高发病,有时还会威胁到农牧民群众的健康。牦牛养殖收入是青海地区农牧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与当地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更是高寒地区草原畜牧养殖产业的重要支柱。在长期的牦牛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牛皮蝇蛆病是长期制约整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寄生虫病。该类寄生虫病会严重影响牦牛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牛身体衰弱、死亡,农牧民面临较大经济损失。在长期的药物防控过程中,由于药物使用比较单一,很多药物的毒性较大,操作性较差,不适合在广大基层地区推广应用。伊维菌素作为一种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驱虫药物,在防范体表寄生虫病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验证伊维菌素对于牦牛牛皮蝇幼虫的驱虫效果,于2018年9月下旬,在青海省祁连县的一个规模化牦牛养殖场开展试验,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选取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伊维菌素为1%的伊维菌素注射液,每100 mL 含有伊维菌素1 000 mg,货号2019102902。在使用过程中先将药液稀释成10 倍的注射液,每毫升注射液中包含1mg 伊维菌素。试验地点选择在祁连县某乡镇的规模化牦牛养殖场中。选取经过确诊感染了牦牛牛皮蝇幼虫的患病牛200 头,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划分为试验一组、试验二组、试验三组、试验四组和对照组,每组40 头。
1.2 试验方法
2018年9月下旬,将各个处理组别的牦牛逐一登记编号,用药之前,为一到四组的试验牦牛测量体质,计算体重,然后计算用药量,按照剂量逐头进行臀部皮下注射。试验一组到试验四组伊维菌素的注射剂量分别为2 μg/kg 体重、5 μg/kg 体重、10 μg/kg 体重、20 μg/kg 体重。药物注射之后,在相同的条件下养殖,并由专人进行管理,密切观察牦牛的采食情况、精神状态、排便情况,连续观察5 天,对照组牦牛采用安慰剂进行皮下注射治疗。9月下旬给药之后,分别在第2年的3月中旬和5月下旬采用触摸检查的方法,逐头检查试验组和对照组牦牛背部二期三期幼虫的形成情况,以及体表皮肤的瘤包和成熟幼虫钻出皮肤脱落造成的皮孔数量[2],计算驱净率和驱虫率。驱净率=给药后无虫数/给药牛数×100%,驱虫率=[对照组瘤包(虫孔)数—试验组瘤包(虫孔)数]/对照组瘤包(虫孔)数×100%。
1.3 临床诊断
1.3.1 牛皮蝇幼虫的生活史
雌蝇和雄蝇在气候炎热、晴朗无风的夏天当中飞翔交配,一般经过5~6 天之后,雌蝇开始产卵,产出的虫卵常常会黏附在牦牛的毛上,每一根毛上往往会黏附几个到十几个不等的虫卵。牛毛上的虫卵经过4~7 天的孵化之后,可以发育成第1 期幼虫,第1 期幼虫会通过毛孔侵入皮下组织,并在深部组织当中不断移动,最终达到食道部,再经过7~7.5 个月的生长发育,虫体在转移和行进过程中会蜕化形成第2 期幼虫。第2 期幼虫会沿着牦牛的膈肌移动到背部,造成背部皮肤出现瘤状的隆起,同时在隆起部位还会形成小孔来连接外界。这个时期的幼虫会在牛的背部皮下停留2~2.5 个月,并逐渐蜕化成第3 期幼虫。随着第3 期幼虫的不断增大,牛体表皮肤的瘤包逐渐扩大,毛孔逐渐粗糙,第3 期的幼虫会通过皮孔钻出皮肤。如果虫孔当中的幼虫还没有脱落,饲养管理人员用手指对虫孔周围进行轻轻地挤压,即可以看到从皮孔当中快速蹦出蝇蛆,并发出“蹦”的声音,因此牛皮蝇在当地农牧民群众当中又被称为蹦虫。钻出皮孔的蝇蛆会散落到地上,逐渐变成虫蛹,再经过1~2 个月的生长发育,就能够羽化成成虫。
1.3.2 临床诊断
牛皮蝇成虫飞在牛背上产卵,常常会引发牦牛或者牛群不安,影响到牦牛的正常采食和正常休息。幼虫通过皮孔侵入皮下组织,在转移行进过程中会造成体表皮肤疼痛瘙痒,患病牛在采食或者休息过程中会烦躁不安。幼虫寄生在牛背部之后形成结节,造成局部增大形成肿瘤,在凸起的中央会有一个小孔,如果我们轻轻挤压,能够挤出幼虫,幼虫似米粒大小,幼虫从皮孔当中钻出之后留下一个空洞,如果感染坏死杆菌等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会引发小的脓肿,严重影响到牦牛皮的质量。大量皮蝇幼虫寄生在牛体表皮肤之后,会造成牛背部出现无数的小凸起,严重的会造成牦牛身体消瘦,生长发育不良,牛肉品质显著下降,当寄生虫侵害严重时,常常在牦牛的背部会出现50~100 多个包块,对整个牦牛养殖产业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牛皮蝇二期幼虫寄生在食道时,可以引发患病牛出现浆膜炎。当幼虫转移到背部皮下时,可以引发结缔组织增生,害虫寄生部位常常会引发肿瘤状的隆起和皮下蜂窝组织炎,进而造成皮肤穿孔,引起化脓坏死。该种疾病诊断可以采用手触摸患病牛背部的方法。如果患病牛的背部存在幼虫侵染可以感觉到牛背部凹凸不平,还可以触摸到长圆形的硬结痂,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可以判定为疑似感染动物,再进行详细的检查,查看是否存在幼虫。如果患病牛的背部存在肿瘤状的隆起,并且在中央有小孔,我们轻轻挤压它,成熟的幼虫从中自然脱出,并流出大量的脓液,可以做出确诊。
2 结果
2.1 3月份牦牛牛皮蝇蛆驱虫效果分析
结合表1数据能够看出,3月份通过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牦牛的瘤包数量和皮孔数量进行检查发现,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驱虫效果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其中试验二组到试验四组驱虫率分别达到了100%,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极其显著。试验一组的驱虫率为95.49%。单从表1的驱虫效果再综合药物成本考量,可以采用5μg/kg 体重使用剂量进行针对性驱虫,效果显著。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2.2 5月份牦牛牛皮蝇蛆驱虫效果分析
结合表2数据可以看出,5月份通过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牦牛的瘤包数量和皮孔数量进行检查,能够发现与3月份的驱虫规律大致相同,试验二组出现一头患病牛,试验三组和试验四组没有出现发病情况,驱虫率分别达到了100%。结合上述驱虫效果综合考量,以10 μg/kg 体重效果最佳。详细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5月份牦牛牛皮蝇蛆驱虫效果分析
3 讨论
牦牛牛皮蝇蛆病是由牛皮蝇幼虫寄生在牦牛体表皮肤所引发的一种慢性消耗性寄生虫疾病。在青海省祁连县皮蝇主要以中华皮蝇、牛皮蝇和蚊皮蝇为主,并且上述几种皮蝇会混合感染,其中中华皮蝇是优势种群,感染最为常见。青海地区牦牛养殖过程中,由于很多农牧民群众一直坚持传统放牧养殖,牛群在户外活动过程中与牛皮蝇接触频繁。再加上该类害虫分布较为广泛,如果没有做好牛皮蝇的消杀工作,一旦进入夏秋季节之后,就很容易加重该种疾病在牦牛群体当中大范围传播流行。牛皮蝇在牛体表寄生过程中,一方面繁殖生长会产生大量毒素,造成患病牛体表皮肤瘙痒疼痛难忍,另一方面会与牦牛争夺营养物质,造成牦牛生长发育不良,增重放缓,采食量下降。成年牦牛受到牛皮蝇幼虫侵染之后,表现为生产能力、产奶量显著下降,影响到牛皮质量,给农牧民群众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牛皮蝇有向人传播的可能,需要我们提高重视程度,制定针对性的驱虫措施,加强防范。
牛皮蝇幼虫是威胁牦牛健康生长的一种常发病和高发病,影响到牦牛的生产性能和成活率。每年进行专项防控是控制该类疾病发生流行的重要举措。对此就需要结合牦牛牛皮蝇幼虫的移动规律、发病流行特点,选择高效的驱虫药物进行针对性的防控,确保将牛皮蝇病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3],提高牦牛养殖效益。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选择使用不同剂量的依维菌素对感染的牦牛进行驱虫治疗可以发现用药之后试验一组到试验四组的患病牛精神状态良好,能够正常采食,没有出现异常反应。用药后第2年3月中旬和5月下旬分别对牛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能够发现随着驱虫药物的使用剂量增加,驱虫效果逐渐增强,并且随着驱虫时间的增长,驱虫效果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其中试验三组和试验四组,5月调查驱虫率仍高达100%。结合该地区牦牛牛皮蝇蛆病的防控效果,以10μg/kg 体重效果最佳,在今后养殖过程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