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研究

2020-11-20娄星明夏宏艳

写真地理 2020年37期
关键词:就业工作稳定高校毕业生

娄星明 夏宏艳

作者简介: 娄星明,副教授,现任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工作处处长。夏宏艳,现任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工作处就业专干。

摘 要: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影响显著,本文旨在分析如何在确保毕业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保障社会经济平稳发展。重点从疫情前期稳就业、疫情后期保就业任务入手,深入分析疫情影响下呈现出的民营企业招工难、各行业市场需求差异大、线上招聘有困难、“校、企、园区”三方合作延续性不强、毕业生就业焦虑情绪上升、毕业生就业机会减少、高校毕业生自由流动受限不稳定问题的新特点,科学预判疫情后期社会新动向,研究防范化解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的思路举措,提出打好政策落实拳、打好精准帮扶拳、打好长效服务拳、打好创新组合拳等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务实管用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新冠疫情肺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稳定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7.151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六稳六保”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分析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市场动态,积极对接产业园区,以提高就业质量为核心,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服务地方建设发展为目标进行了专题调研工作,以实地走访和座谈会相结合,主要调研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调研企业中适合本校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

1 新冠肺炎疫情下毕业生就业呈现的新问题

1.1 疫情对园区、企业的影响

(1)民营企业招工难。根据长沙市云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就业市场数据分析,受疫情影响,‘马太效应” 凸显,39.57%的求职者青睐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仅有11.16%的求职者 青睐少于50人的小微企业和9.35%的求职者青睐50-100人的企业,中小企业青睐度出现明显下降数据来源:长沙市云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民营企业的用工需求量最大,这种反差导致求职者找工作难、企业招工难的局面。

(2)各行业市场需求差异大。受疫情影响,2020年春招季绝大部分企业放慢了招聘步伐,应届生整体招聘需求同比2019年下降22%。其中,岗位收缩程度最大的是金融行业,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相关领域,应届生招聘需求较2019年同期下降超过50%。受国外疫情爆发影响,贸易/进出口行业受到二次冲击,外贸订单数急剧下降,应届生岗位数量也大幅收缩。另外,机械/制造业在稳步恢复生产的同时,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逆势增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和教育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其他行业要高①。

(3)线上招聘有困难。疫情防控阶段,线下招聘的暂停给毕业生求职带来极大不便,而线上招聘也会影响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察,从而进一步影响用人单位减少就业岗位。根云研科技的就业市场数据显示,求职者提及了线上求职比较方便(55.79%)、选择多(45.45%)等优点,同时也反映其体系不完善(30.58%)、不上鏡影响第一印象(20.66%)等缺点。同时,线上招聘也给求职者带来了一些担忧,例如发布在网络上的职位信息可信度(50.83%)、招聘单位信息真实性(43.39%)、个人信息泄露(36.78%)等①。

(4)校、企、园区三方合作延续性不强。目前,校、企、园区三方合作还存在很多局限,如未建立互信紧密沟通,信息沟通不到位,毕业生实习与企业用工时间和用工成本也未能高度匹配,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合作的持续性的大大降低。

1.2 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毕业生就业焦虑情绪上升。疫情以来,假期延长、交通管制、线下招聘暂停、疫情传播等多种不利因素,给毕业生就业预期增加不少不确定性因素,就业竞争的压力和疫情的负面效应使得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情绪不断上升。

(2)毕业生就业机会减少。面临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今年开展校园招聘的企业数量明显减少,招聘人数也有较大幅度下降。很多中小微企业由于受外贸、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停工停产、工资发放困难、库存难以消化、现金流告急,生存状况面临严峻的挑战。招聘计划有所调整,用人计划也不断缩减,从而使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减少。

(3)毕业生自由流动受限。春招黄金时间是2~5月,而此时疫情尚未结束,疫情解除之前,学校不审核任何单位线下招聘申请,不举办各类现场双选会和宣讲会,不接待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普遍采取线上形式开展招聘会。受各方因素影响,学校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单一、狭窄,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之间存在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学校向毕业生发布的就业岗位信息量不足,影响毕业生就业。

2 原因分析

2.1 疫情防控期间对毕业生思想动态的引导不够全面。学校党团组织、辅导员、就业专干、职业规划导师等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引导作用还不够,未能密切掌握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就业状况,在做好未就业、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心理疏导、政策解答、求职推荐及保障服务等方面,未采取一些新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在利用QQ、微信、钉钉等网络平台,围绕简历诊断、求职规划、心理疏导、政策解答、求职推荐、保障服务等方面,对毕业生进行个性化精准指导,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引导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还有些差距。

2.2 在优化服务,做好就业工作疫情防控预案工作上落实不够。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学校在转变就业服务观念和方式上还有所欠缺。对疫情防控期间,要简化和优化就业手续的创新意识不够,未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用人单位、高校通过信函、传真、网络、邮寄等方式与毕业生签署就业协议和办理就业手续等模式,致就业创业工作推进迟缓。

2.3 未能积极开拓网上就业市场。未能充分利用“2020届高校毕业生全国网络联合招聘——24365校园招聘服务”和学校的“云就业平台”,未及时组织学生开展线上招聘活动,积极推动实行“网上面试、网上签约”。学校需进一步提高工作站位,转变工作方式,主动担当作为,强化精准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模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招聘及就业创业指导活动,帮助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

3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对策探析

3.1 打好政策落实拳。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做为就业工作的突击点,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引领毕业生就业创业。一是“不见面”宣传。在学校网站、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滚动发布政策、业务经办流程,方便毕业生第一时间知晓政策、了解政策、运用政策;二是“不见面”招聘。联合其他高职院校,密集利用网络招聘平台,开展空中双选会,发布职位、投递简历、在线互动交流、视频面试,引导企业和毕业生双向选择;三是“不见面”补贴。严格按照各级各部门要求、落实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

3.2 打好精准帮扶拳。一是加大就业实习力度。新增实习基地、就业实习岗位,供毕业生岗位实习,鼓励用人单位留用实习学员,按规定给予实习补贴。二是扩大实习人员范围。由原来的毕业年级学生,扩大到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三是拓宽资源整合渠道。设立帮扶机制,分类指导,帮助未就业学生多渠道就业。及时对接各部门,对就业创业的各类补贴政策及时宣传、落实到位,争取给予毕业生就业创业最大补贴。对疫情防控期间主创业的毕业生,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等等。

3.3 打好长效服务拳。建立就业创业跟踪服务动态机制。依托毕业生信息网,对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进行摸底统计,建立实名制台账,数据实时更新,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发挥学校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的作用,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咨询、实习岗位推荐、就业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打通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见实效。

3.4 打好创新组合拳。建立学校、二级学院、家长、毕业生、用人单位“五位一体”就业联动机制。招生就业处要把握好方向和政策,把握好工作节点,做好就业总体指导工作。各二级学院充分利用教职工、校友等多方资源,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用人单位数据库,收集招聘信息,并及时通过QQ、微信、钉钉等网络平台推送给毕业生及家长,并倡议用人单位积极开展线上招聘、线上面试、线上签约等活动。各二级学院对毕业生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建立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台账,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心态、就业方向和就业现状,做到精准施策。各二级学院定期与毕业生家长沟通,倡议家长与学校共同教育毕业生,督促毕业生积极参加网络招聘。通过以上措施,建立学校、二级学院、用人单位、毕业生、家长“五位一体”就业联动机制,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对我国和世界经济运行造成巨大冲击,就业受到严重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毕业生作为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与否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一項长期艰巨的任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只有政府、企业、高校、家庭和毕业生自身一起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尽快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为构建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疫情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路径探析[J].张兆强.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0(07).

猜你喜欢

就业工作稳定高校毕业生
党建与就业工作互动共赢模式实践研究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热电公司发电机励磁系统改造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工作的思考
论辅导员在促进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