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黄色系食物 养肺顾脾胃
2020-11-20吕传彬
吕传彬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黄帝内经说“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中医相信气候及季节变化与身体运行有紧密关系,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节气春、夏、长夏、秋、冬,进而演变出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的说法。对应于五色,则为青养肝、红养心、黄健脾、白润肺、黑养肾。
秋燥伤肺 疾病易入侵
秋天为何需要养肺?主要是因为秋天吹的风带来的水气较少,较为干燥。且气候转凉,皮肤皮脂腺分泌减少;天气变冷,身体出汗也减少。因此皮肤更显得干燥。中醫理论认为“肺主一身之表、主皮毛”,透过润肺滋阴,可改善皮肤干燥的情况。
其实,中医理论与现代气象理论不谋而合。中医认为人类仰赖天地万物生存,依循四季规律发展成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其中的燥就是指秋燥。秋天时,天气干冷易影响呼吸道。中医理论提到“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秋燥容易伤肺,肺部受到温差变化的影响,也容易被疾病入侵。因此,秋季是肺病及呼吸道过敏疾病好发的季节,也是患者养肺的时节。
白色润肺 避免烧烤炸
如何在饮食上防范秋燥影响健康?中医理论认为,秋季对应的五行为金,金的代表颜色为白色。故秋季养肺应食白色食物。大白菜、白萝卜、白木耳、山药、杏仁、牛蒡、高丽菜、白花椰菜、莲藕、百合、梨子等,皆是滋阴润肺的食物。
在烹饪这些食物时,建议以蒸、煮、炖三种方法为主,避免烧、烤、炸,以免让食物的水分散发;气管不好或易患呼吸道疾病者,可配合西洋参、川贝粉等药材,并加入瘦排骨或鸡肉炖煮成药膳。
常听老一辈提及“吃肺补肺”,但中医专家不建议常吃内脏。虽然中医上有许多方子需要内脏入菜,但现在“三高”的患者太多,若常吃猪肺、猪肠等,反而增加身体负担。
体质虚者 熟食且不宜多
秋季虽建议多吃白色食物,但并非人人可吃。上述白色食物通常水分多,也较虚寒,体质偏冷、容易腹泻者,建议熟食且不宜多吃。也可取药食两用的茯苓、薏仁、芡实、莲子,用补土生金的方式健脾又养肺。
另外,并不是说秋季只能吃白色的食物,别的就不能吃。总的饮食建议仍是要注意营养均衡,以当令的白色食材为主,合理搭配其他的食材。
牙口不好的长辈、小儿鼻过敏、气喘或气虚患者食用白色食物时,可以煮粥入菜。粥品水分多,可润肺。山药莲子粥、百合小米粥都是很好的选择。古方也建议多喝梨子汁、甘蔗汁等润肺,但不建议多喝饮料。饮品或果汁中的糖分容易超标,建议尽量吃原形食物,烹煮润肺食物入菜。
避免辛辣 多补充胶质
对抗秋燥,不建议吃容易上火的食物。如果已有口干舌燥、咽干咳嗽、皮肤干等症状,麻辣火锅就是个“地雷”。其余辛辣类、油炸物等也可能让身体失去平衡,容易上火,人体容易发炎、生病。
除了白色食物,黄色食物也可在秋季养生时多吃。秋季不只是养肺,脾胃也要照顾。黄色食物像胡萝卜、番茄、金针菜、柿子等,富含维生素C。在秋燥季节中,有助于缓解皮肤干燥。另外建议多吃富含胶质食物。
秋风起,螃蟹肥,秋季正是吃螃蟹季节。但体质虚寒者不建议多食;若要吃,可搭配姜片或较热的辛香料,或食用后喝杯姜茶暖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