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财经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思考
——基于广西财经学院2014-2019年数据分析

2020-11-20吴定伟黄新整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财经学院就业指导毕业生

吴定伟 黄新整

(1.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6)

一、引言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院校最核心的功能,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是其产出的最主要形式,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能力水平高低的核心指标。人才培养与输送,是高等院校产出的“产品”,而“产品”质量的好坏则取决于毕业生就业的“质”与“量”。新时代背景下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外部大环境不断恶化的挑战、内部结构调整转型的压力以及大学毕业生年年增高的现实情况。如何把握民族地区财经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特点,顺应时代变化,促进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成为了学校、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问题。特别是地处民族地区的广西财经学院,坚持“立足广西,面向基层,服务社会,辐射东盟”的办学定位,60年来先后培养了会计、财政税务、金融保险、审计、资产评估等行业超过10万人才,是广西财经行业人才培养的“品牌”基地。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机制,能够比较妥善解决“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学生之疾”。本文拟选取广西财经学院2014年—2019年这六年来的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规律,为下一步民族地区财经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新的思考。

二、民族地区财经院校毕业生的现状分析

“多数高校毕业生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对于薪资要求过高,一般企业为节约成本不会聘请毫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基本采取压低毕业生薪资水平的手段提高企业经济收益,严重打击毕业生应聘信心,严峻的就业形势为毕业生生存发展提出更大的挑战与困难。”[1]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随之带来的是广西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从2014年的16.07万增长到2019年的24.25万,年均增长率约为6.5%;这六年来,毕业生总数约为117.47万;毕业生就业区域为广西的人数约为73.89万,区内就业率约为62.9%。①从这个数据上来看,广西作为民族地区,一方面是各级各类人才的“产出”不断增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智力支撑;另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的恶化以及就业人数激增,如何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成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重点和难点。

图1 2014—2019年广西高校毕业生人数变化趋势图

“稳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是各级政府和高校解决就业问题的共同目标。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建设新生力量。广西财经学院在长期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中,总结了一整套适合民族地区财经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方法,为当前及今后时期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近六年来的就业情况

1.毕业人数连续六年保持持续增长。2014年,广西财经学院毕业生人数为5450人。到2019年,毕业生人数达7401人,毕业生人数增加了近两千人,比2014年增长了36.7%,年均增长率达6.1%。其中增长最快的是2016年和2019年,增长的人数分别为952人和593人。这说明了财经类专业招生规模和扩大,以及广大学生的喜爱,毕业生人数的增长也意味着高校人才供给能力的增强。

图2 广西财经学院2014-2019年毕业生人数动态表

2.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提高

2014年,广西财经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为90.81%,每年均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六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年份为2017年,达96.75%;2019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2.56%②。总体来看,毕业生就业率在稳步增长后出现稍微的回落。在毕业生持续增加,外部用人单位需求供给减少的大背景之下,毕业生就业率依旧高于扩招前的水平,可见毕业生培养的质量和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是足够高的。

3.毕业生初次收入水平上涨

随着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工资水平也在不断地上涨。2014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工资水平为3300元,比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低282元。据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2018届毕业生毕业后的月收入为4221元,5年的时间增长了921元,增幅是2014年的27.91%。一方面说明了毕业生月收入水平逐届上升的趋势比较强劲,另一方面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市场供给上对毕业生的需求的价值反映。从整个广西的人才市场的薪酬变化趋势来看,2018年第三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用人单位发布职位的平均薪酬为4745元/月,而求职者期望薪酬为4414元/月③。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的薪资待遇与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做好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的能力,对于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特点

1.就业区域相对集中

分析近六年来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就可以很清晰的发现,广西财经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区内为主,占毕业生总数的80%左右,并且常年维持在这一水准上。这说明了广西区内就业是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区域,其中又以南宁市为集中分布区域,南宁、柳州、桂林三大城市成为了区内最大的人才流向地域,说明了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广西输送了大量的财经管理类人才;区外就业方面,所占人数较少,所占比率从2014年的7.52%增长到2019年的13.09%⑤,人数不断增长,主要集中在区外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以广东省为主,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区外发达地区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增强,特别是近些年来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不断加快,必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前往广东就业创业。

图3 2014-219年毕业生就业区域人数统计④

2.毕业生就业性质以民营(私营)企业为主

“立足广西,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性质方便就是有超六成的毕业生选择前往民营(私营)企业发展,这一趋势是与毕业生人数增长相匹配的,特别是金融、销售、贸易等行业。2014年,全校5450名毕业生,有62.32%的毕业生就业性质为民营企业,2018年毕业生人数为6808人,民意企业就业人数达3958人,依旧超过60%,达到60.97%;2016年就业于民营企业的人数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最高,为66.10%;2019年毕业生人数最多,达到7401人,就业单位性质为民营企业的依旧占了总人数的63.85%⑥。一方面符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鼓励私营企业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彰显出财经类管理人才在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的人才供给,为民族区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为地方民营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存在的问题

(一)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关注与指导较少

从2014年—2019年的就业质量报告来看,学校对于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关注和指导关注度不够。只有2019年将少数民族就业人数作为统计分析的内容之一进行就业分析,前面的五年缺乏对这一方面的关注度。广西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拥有14个世居少数民族,对于财经管理类的人才需求非常的强烈,如何培养好少数民族的财经人才?如何更好地指导少数民族财经类人才的就业不仅仅是就业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应该在学校层面上给予更高的关注。

(二)基层就业项目人数较少,升学率不高

从统计数据看,2014年至2019年间,该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3.8万人,但是基层就业人数仅占总人数的1.08%⑦,具体为2014年为48人;2015年为50人;2016年为92人;2017年为68人,2018年为121人,是近六年人数最多;2019年为35人,基层就业人数为近六年来最低。作为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的财经类人才,是基层特别缺少又最紧迫的人才之一。但是从近些年来的基层就业人数来看,广西财经学院的毕业生基层就业人数不足500人,向基层输送人才的数目不足70人/年,这是就业引导方面的短板,也是与学校“面向基层”的办学定位所不符的。

另一方面,作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升学(含出国留学)毕业生人数也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2014年,广西财经学院毕业生升学率为2.75%,2015年为2.6%,2016年为2.8%,2017年为3.77%,2018年为3.01%,2019年为3.56%,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相比于不断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升学(出国)人数和增长率依旧处于较低的水平。

(三)就业服务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水平不够高

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了广大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学校如何服务于毕业生的就业目标成为各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就业服务针对行不强,缺乏个性指导。”(66%)“与就业指导老师沟通时间太少”(49%)“招聘会及照片信息提供不足”(44%)⑧是2018届毕业生对就业工作改进的三大需求,具体表现就是就业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不够高,一方面是获取或者了解就业信息的便捷性不够;另外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事项的办理流程不够清晰顺畅。“学生—企业—学校”三方的就业需求和指导没能得到很好地平衡。

(四)毕业生综合就业能力有待完善

综合就业能力是指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就业观念(心态)的转变、对市场的认知以及对个人工作能力认知等各方面影响就业实现的能力的综合。特别是在涉及到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毕业生的法律意识特别是维权意识还有待提高;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还有待开发;优先就业或者优先择业的自我认知有待提升等等方面。还有就是高校毕业生“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实用主义成了高校毕业生所追求的价值导向,他们往往更倾向于发财致富、个人成功等等,导致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带有很大程度地片面性与盲目性。”[2]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四、促进民族地区财经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思考

(一)加快推进就业信息系统智能化个性化建设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推进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的信息化智慧化程度,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毕业生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专业性的就业信息。要进一步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管理创新工作,加强与区内外各大就业信息网站的对接,要健全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创新网上就业指导帮扶方式。

加快高校就业信息系统的资源整合,实现“线上+线下”的互补。一方面,通过对传统就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是发挥好线下就业指导老师、就业队伍的建设,加深与毕业生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加快推进线上资源的整合,实现毕业生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打造适合本学校的线上就业资源系统,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学校—学生”“学校—企业”“企业—学生”的信息对接与共享,提高信息资源是使用率和效率,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更好的面对日益复杂多遍的环境。

(二)实施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工程

“将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落实到位,形成一体化的高效网络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工作体系。”[3]不断开拓就业市场,加强校企合作,特别是毕业生实习实践基地的开拓,为毕业生提供更加广泛的锻炼空间;还必须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区域和渠道,这就需要学校从各个层面积极开展外联工作,采取主动“走出去”的做法,开拓新的就业市场、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开拓邻近省市的就业区域等等方式提升学校就业服务能力。

还须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一是加大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的投入,同时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市场相结合,提高教学的质量;二是学校可定期邀请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校友,人才服务机构等相关人员到学校为广大毕业生做就业指导,让广大学生更深入了解和掌握当前的人才需求情况和就业行情;三是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个性化的专门指导;四是高校毕业生的心态以及就业观念会直接影响到就业选择和未来发展,因此毕业生要积极调整心态,同时高校也要充分发挥教育和指导功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三)加快基层项目就业引导,促进就业结构多样化均衡化

当前,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人才饱和的现象,而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着人才匮乏的状况。“为了吸引更多毕业生加入基层建设队伍,要分析学生基层就业心理需求,在岗位招聘时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关于此基层岗位未来发展规划内容,使得毕业生加深对基层就业岗位的理解。”[4]因此,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可通过新媒体、网络、讲座、主题宣传片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成才的典型案例,国家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加深毕业生对基层工作的认知程度,在全校形成毕业生到基层基业的良好舆论导向,为基层提供更多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技术的人才,从而促进就业结构的多样化和均衡化发展。

(四)注重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加快少数民族人才培养

“学业就业双帮扶,不仅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5]要特别重视少数民族毕业生在毕业前和毕业后的培养和跟进,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给予足够的就业能力的指导和关注,编写适合本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手册,建立一套符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助推少数民族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同时,加快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财经类管理人才,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注释:

① 数据来源:广西教育厅官网.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4-2019年)数据整理

② 数据来源.广西财经学院就业信息网统计数据http://zsjy.gxufe.cn/

③ https://www.gxrc.com/Article/info/97926

④ 数据来源:广西财经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4-2019年)统计汇总

⑤ 数据来源:广西财经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4-2019年)

⑥ 数据来源.广西财经学院就业信息网统计数据http://zsjy.gxufe.cn/

⑦ 麦可思数据.广西财经学院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⑧ 麦可思数据.广西财经学院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猜你喜欢

财经学院就业指导毕业生
天一漫画
天一漫画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The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Five-waterCo-Governance” in Ningbo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Quotation Strategy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