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制度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11-20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历证书等级证书会计学

江 雪

(许昌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一、1+X证书制度概述

“1+X”制度是指职业院校毕业生取得“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历证书”简称为“1”,“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为“X”。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职业教育属于类型教育,是使人与职业相结合的教育过程,既反映了职业活动的内在规律,也要遵循教育的规范性。学校的职业教育应面向社会,将社会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既能服务现代经济,也要服务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1+X证书制度通过将学历证书和培训证书进行相互衔接,有利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定位在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重点关注的是实践教学。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改革方向,也是普通本科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在的一个新要求。应用型本科在转型的契机下,应积极探索1+X人才培养模式,将1+X证书制度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衔接。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图1 在校生本科阶段计划考取的证书比例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会计学专业以其良好就业前景成为不少高考学生填报志愿时的热门专业。但是,近年来由于报考人数持续上升,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不断上升,会计学俨然成为经管类的“红牌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校园掀起了“考证热”,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考证大军。除了常见的英语四、六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之外,许多学生还选择考取财经类相关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如会计职称证书,理财规划师、各类从业资格证书等。

考证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证书鱼龙混杂,含金量参差不齐,导致学生考的证书用人单位认可度较低;现有的资格证书主要通过理论考试取得,学生缺乏相应实习实训,实操能力弱,实际工作能力并没有多大提高;高质量的资格证书因为费用高,通过难,再加上学校的收费管理体制,不容易引入;培训教师力量薄弱,证书首次通过率低等。需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进一步的规范,甄选出适应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需要的证书类型。而在学校层面,应将证书制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证书培训过程与学历教育教学过程统筹组织、同步实施,使得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就能获得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

三、会计学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一)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根据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会计学专业的定位为:立足于地区,以项目为依托,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会计学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历证书”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机衔接,成为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会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思路

1.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将专业与相关职业进行对应分析,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对接初级会计师专业技能等级证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对职业面向、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等专业人才培养关键要素与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对接。基于会计岗位胜任模型,对会计典型工作岗位进行岗位分析,分解出相应的岗位目标、岗位要求和职业能力,确立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在根据岗位实际业务,确立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图2 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的对接

2.课程体系与职业等级对接

在课程设置方面,采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新理念。以职业能力递进为主线,根据认知规律,课程体系中职业能力训练的课程设计贯彻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从专项到综合,形成递进体系。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基于会计职称考试等级,挑选初级、中级和高级证书,作为课程体系改造和课群标准建造的标准,根据职业标准所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有机地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做到“课证融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使得学生在完成相应课程学习之后就能掌握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其中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主要进行职业基本能力训练,包括通识类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第三学年加强职业专项能力训练,包括了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扩展课程。第四学年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完成相关的综合实训课程和毕业实习。在实践教学方面,采用的是课内实验+集中实践+专业实习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实践教学课时达到总课时35%以上,贯穿于八个学期,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图3 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3.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相衔接,确定课程知识点的范围和内容。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设计思路,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以典型的岗位任务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上课地过程中就能真实体验工作场景,激发学习兴趣。从工作岗位出发,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并加以归纳形成行动领域,在根据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设计学习情景[6],通过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真正实现了由理论知识传授向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培养转变,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在教学方法上,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项目式、情景式、竞赛模式、考证模式等,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业务场景、真实操作任务和真实职场体验。

图4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过程设计

(三)教学团队建设

1.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培养

加强1+X证书制度理念和内涵的学习,将1+X证书培训纳入师资培训项目中去,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到教育部认证培训机构参加技能培训,提高专业骨干教师开展教学、组织培训和考核的能力。加强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融入1+X证书制度,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和课程创新。

2.聘任校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聘请培训评价组织教师或者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担任课程的第二指导老师,参与到课程大纲和配套教学资料的修订,课程方案的设计以及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合作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案例库、习题库等,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3]。开展校内外教师的交流研讨,提升本校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教学水平。

(四)深化校企合作

充分利用院校和企业场所、资源,与培训评价组织、龙头企业等开展多样化、多元化的合作。通过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搭建虚拟仿真实训场所,使得学生在课上就完成相关的实习任务,促进分散实习向集中实习方面转变,提高毕业实习质量。校企共建考证基地,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考试培训,切实提高学生证书的通过率。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定期派学生去顶岗实习,做好从学生到从业者的转变。

(五)推进配套制度建设

梳理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流程,设计制度体系,保证现有的组织机构职能满足1+X证书制度所要求的职能,新建或完善配套制度。构建运行机制,积极做好相关证书的成果认定、学分积累和转换工作,建立和完善学分制度,支持学生在获取相关证书时可以免修部分课程,在完成规定内容学习后可以依法取得学历证书。营造良好的制度运行环境,做到严把证书入校关,严把证书培训关,严把证书考核关,严把学生毕业关。

猜你喜欢

学历证书等级证书会计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浅析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会计学的发展
论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五个对接的实现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浅议高校档案馆提高学历证书翻译效率的对策
关于国家资格框架的功能探讨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