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获益感在我国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0-11-20孙丽媛梁小荣
孙丽媛 梁小荣
1.深圳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广东深圳 518071;2.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东乐社区健康卫生中心,广东深圳 518112
疾病不仅对身体,还对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但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疾病不仅仅只是给患者带来心理方面的消极影响,也会带来积极改变。这种从疾病本身获得的益处被称为“疾病获益感”或“益处发现”(benefit finding)[1]。创伤后成长虽然与疾病获益感的概念相近,但两者在临床实践意义上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个体在与具有创伤性的负性生活事件和情境进行抗争后所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2],强调的是体验到的积极改变,它的产生需要经过反刍及认知重建。而疾病获益感则更强调益处的获得,在疾病诊断后就可能产生[3]。
研究表明,疾病获益感对患者的心理适应及健康恢复的有积极意义,认为其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如皮质醇)改善情绪,也可以通过外部行为(关注健康风险、加强与医生的沟通)促进疾病应对[4-5]。国外研究显示,获益感的获得越多,便越能促使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处理困难,从而缓解情绪障碍和压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6-8]。我国学者近年来也逐渐开始对患者疾病获益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9-11]。
当前,疾病获益感的研究在国外已经从理论研究向深层次的临床实证研究拓展,研究方法从单一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发展至纵向研究、质性研究、干预研究等多样化研究方式。我国的研究由于刚起步,文献不多且研究方法单一。因此,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对我国患者疾病获益感的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和分析,探讨其在国内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和发展趋势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及检索方式
以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为数据来源,以“获益感”“益处发现” 为主题词或关键词检索建库至2020年1月国内期刊发表的获益感相关研究的中文文献,包括论著、综述、实验性文章和类实验文章。排除与疾病研究无关的文献、会议摘要、新闻报道、短讯、征文通知等,经去重处理、阅读标题、摘要等步骤,对题录内容进行初筛,对不确定是否符合标准的题录通过阅读全文评价,最终纳入文献75 篇。
1.2 文献分析方法
采用excel 2016 建立文献资料数据库,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对文献的发表年度、期刊、地区、基金支持、研究方法及文献类型、研究对象和疾病方面进行统计。使用SPSS 20.0 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以量化形式呈现结果。
2 结果
2.1 文献的时间分布
首篇文献于2013年发表。2013年仅发表1 篇(1.3%),2014年5 篇(6.7%),2015年2 篇(2.7%),2016年7 篇(9.3%),2017年17 篇(22.7%),2018年18 篇(24.0%),2019年25 篇(33.3%)(图1)。
2.2 文献期刊分布情况
75 篇文章分布于39 种期刊上,其中载文3 篇及以上的有八种期刊,分布情况见图2。
2.3 文献发布地区情况
发文数量排名前六的省份有安徽11 篇,浙江9篇,河南9 篇,江苏8 篇,辽宁和天津分别为5 篇,具体分布见表1。
图1 刊文年度分布情况
图2 刊载期刊前七位统计
表1 发文省份统计
2.4 基金支持及机构情况
有基金支持的文献有39 篇(52.0)。省级或地区基金资助最多,为23 篇(59.0%),其余依次为院或校级的5 篇(12.8%)、市级4 篇(10.3%)、国家级7 篇(17.9%)。获省级或地区基金资助的文献中署名单位为学校的有17 篇(73.9%),医院6 篇(26.1%);获国家级基金资助的有5 篇来源于学校(71.4%),医院只有2 篇(28.6%)。
从文章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来看,共有50 家学校或医院发表文章。学校发表39 篇(52.0%),其中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发文最多,有10 篇,南通大学护理学院5 篇,吉林大学护理学院2 篇,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2 篇。医院发表36 篇(48.0%),其中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4 篇,北京协和医院2 篇,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 篇,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 篇。
2.5 研究方法及文献类型
在75 篇文献中,综述21 篇(28.0%),论著54 篇(72.0%)。论著主要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使用疾病获益感量表作为研究工具的有43 篇(79.6%),研制疾病获益感量表或检验其信效度的有4 篇(7.4%),质性研究7 篇(13.0%)。这些文献通过问卷调查或干预性研究为主要形式了解患者疾病获益感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评价干预效果。
2.6 研究对象和疾病类型
54 篇论著性文献中,有45 篇是对患者本人的研究(83.3%),9 篇是针对患者家属或照顾者(16.7%)。其中研究疾病包括:癌症38 篇(70.4%),慢性病11 篇(20.4%),其他5 篇(9.2%)。具体按发表年度分布如下(表2)。
表2 研究疾病种类按发表年度分布情况
3 讨论
3.1 我国疾病获益感的研究现状
从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来看,我国在疾病获益感方面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发文数量很少,且发文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地区。第一篇研究文献于2013年刊载,2013~2016年期间每年的发文量平均不超过4篇,2017年后的近三年发文量才呈直线上升,表明近几年来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同时对第一作者所在机构的统计发现,高等院校与医院载文量几乎持平,表明该研究不仅受到了护理教育者的关注,而且也得到了临床一线工作者的重视。尤其以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刊载文献相对较多,这从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国内护理队伍中从事疾病获益感护理研究的专业核心群体已初见雏形。
在75 篇期刊文献中,获得基金资助的有39 篇(52.0%),主要为省级或地区基金资助。国内对护理科研的基金资助力度仍然不高的同时,也欣喜地看到有7 篇研究受到来自国家级的资助。这从一定程度上对提高科研申请意识和能力,激发广大护理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并申报高品质研究项目的积极性上有着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学校相对医院获得的国家级和省区级基金项目数较多,表明此领域的高水平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高校的科研团队。
3.2 国内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当前我国对患者疾病获益感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研究在数量、深度、广度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研究方向多集中在研究现状、影响因素、测量工具、概念分析方面,干预性的研究较少。大多数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多以量性、调查性研究为主,纵向前瞻性及质性研究寥寥无几。与量性研究相比,质性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平民意识,在自然情境下对个人的“生活世界”进行探究。疾病获益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单凭量性研究不足以解释它的本质含义,势必需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结合质性研究才能进行全面科学地评价和诠释。因此,今后应加强疾病获益感的质性研究,将质性与量性研究相结合,以弥补量性研究的不足,丰富量性调查的结果。
在研究疾病类型方面,绝大多数的研究仍关注的是癌症,对于其他慢性疾病的研究还是非常少。我国作为慢性疾病大国,除癌症以外,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心脏病等常见慢性疾病上升幅度较大[12]。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患病人数就接近1 亿人,几乎成为我国成年人中的流行病[13]。慢性疾病正极大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如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帮助他们适应新生活应成为研究者亟待关注和探索的问题。当前国外对疾病获益感的研究已逐渐延伸到了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或照顾者,并已开展了大量研究[14-15]。近三年来我国也开始出现了对慢性疾病及其他人群研究的文章[16-19],表明慢性病疾病获益感将成为研究热点的趋势已开始显现,未来对这一领域还需更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4 小结
疾病获益感这一概念的出现拓展了护理研究领域和内涵,但由于受地域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成果和干预模式对我国患者未必适用。如何将疾病获益感的相关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相结合,给予患者积极地正向引导和干预,将成为我国研究者不断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