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楞次定律解题技巧的反思与启示

2020-11-20江西范云龙

教学考试(高考物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螺线管线框磁通量

江西 范云龙

一、楞次定律解题技巧的来源

楞次定律的内容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据此,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以及辅导书籍中总结了如下的几种表现形式:

1.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即“增反减同”,继而又衍生出“增斥减吸”“增离减靠”。

2.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即“来拒去留”“来退去跟”。

3.对于可伸缩的线圈,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可以通过面积的收缩或扩大实现,即“增缩减扩”。

其中,“来拒去留”“增缩减扩”“来退去跟”在解答楞次定律有关试题时,十分方便,可以达到快速解题的效果。为了描述方便,将这三个口诀称为“楞次定律解题三技巧”(下文简称“三技巧”)。

尽管运用这些技巧,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解答很多试题,但是如果仅仅停留于名称的字面认识,没有深入理解技巧背后所反应的定律本质,在解答某些试题时,较容易出错。本文就“三技巧”,每一种都给出正、反两种题例,以便读者能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些技巧,有利于学生剖析原因,辨析真伪,理解本质。

二、“三技巧”运用正、反题例

所谓“正题例”,是指运用“三技巧”能够快速得到正确答案的试题,给出的解析自然也是“常规思维”;所谓“反题例”,是指运用“三技巧”的“常规思维”极容易得出错误结论的试题,同时给出了“错析”和“正析”,并给出了辨析,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本质。

1.“来拒去留”运用中的正、反题例

(1)正例两则

【例1】如图1所示,闭合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磁铁的N极朝下。当磁铁向下运动时(但未插入线圈内部)

图1

( )

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

B.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

C.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

D.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

【解析】当磁铁向下运动时(但未插入线圈内部),磁铁靠近线圈,根据“来拒去留”,线圈要阻碍其靠近,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于是线圈等价于一个N极向上的条形磁铁,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俯视看),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B选项正确。

【例2】如图2所示,一个闭合矩形金属线框A与一根绝缘轻杆B相连,轻杆上端O点是一个固定转动轴,转动轴与线框平面垂直,线框静止时恰位于蹄形磁铁的正中间,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现使线圈左右摆动,在摆动过程中,线框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

图2

( )

A.向左摆动过程中,受力方向向左;向右摆动过程中,受力方向向右

B.向左摆动过程中,受力方向向右;向右摆动过程中,受力方向向左

C.向左摆动过程中,受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向右摆动过程中,受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向左摆动过程中,受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向右摆动过程中,受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解析】根据“来拒去留”,线框向左摆动过程中,磁场力阻碍线框向左摆动,则磁场力方向向右,同理线框向右摆动过程中,磁场力方向向左,B选项正确。

(2)反例一则

【例3】如图3所示,一水平放置的矩形闭合线框abcd在细长磁铁的N极附近竖直下落,保持bc边在纸外,ad边在纸内,由图中位置Ⅰ经过位置Ⅱ到位置Ⅲ,位置Ⅰ和位置Ⅲ都很接近位置Ⅱ,这个过程中线圈感应电流

图3

( )

A.沿abcd流动

B.沿dcba流动

C.先沿abcd流动,后沿dcba流动

D.先沿dcba流动,后沿abcd流动

【错析】根据“来拒去留”,由图中位置Ⅰ经过位置Ⅱ,线框被拒绝靠近,于是等价于一根N极向下的条形磁铁,再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得到电流方向为dcba;由位置Ⅱ到位置Ⅲ,不让线框远离,于是等价于一根N极向下的条形磁铁,再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得到电流方向为dcba。综上,做出错误选择B。

【正析】画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示意图,不难得知由图3中位置Ⅰ经过位置Ⅱ时,线框中磁通量减小,原磁场方向向上,根据“增反减同”,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向上,由右手螺旋定则,得知感应电流方向为abcd。同理分析,由位置Ⅱ到位置Ⅲ时,线框中磁通量增加,根据“增反减同”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不变,A选项正确。

【辨析】在本题中,“来拒去留”确实也起到了“阻碍磁通量变化”的目的,但是阻碍其竖直下落不是“最优”阻碍方式。由图中位置Ⅰ经过位置Ⅱ,线框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要阻碍线框下落,其与吸引线框左移相比,在阻碍磁通量减小上起到的效果较小,因此,磁铁要吸引线框左移而不是阻碍线框下落,线框等价于S极向下的条形磁铁,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得知感应电流方向为abcd。同理分析位置Ⅱ经过位置Ⅲ,感应电流方向也是abcd。

2.“增缩减扩”运用中的正、反题例

(1)正例两则

【例4】如图4所示,金属环A用绝缘轻绳悬挂,与长直螺线管共轴,并位于其左侧,若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则金属环A有________(填“收缩”或“扩张”)趋势.

图4

【解析】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通电螺线管激发的磁场增强,金属环A磁通量增大,根据“增缩减扩”,金属环A有收缩趋势。

【例5】如图5所示,U形金属框架固定在水平面上,金属杆ab与框架间无摩擦,整个装置处于竖直方向的磁场中。若因磁场的变化,使杆ab向右运动,则磁感应强度

图5

( )

A.方向向下并减小

B.方向向下并增大

C.方向向上并增大

D.方向向上并减小

【解析】杆ab向右运动,线圈面积增大,根据“增缩减扩”,原磁场的磁通量是减小的,从而得知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减小,AD选项正确。

(2)反例一则

【例6】如图6所示,通电螺线管置于闭合金属环A的轴线上,A环在螺线管的正中间。当螺线管中的电流逐渐减小时

图6

( )

A.A环有收缩的趋势 B.A环有扩张的趋势

C.A环向左运动 D.A环向右运动

【错析】当螺线管中的电流逐渐减小时,A环的磁通量减小,根据“增缩减扩”,A环有扩张的趋势。

【正析】当螺线管中的电流逐渐减小时,根据“增反减同”,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即A环电流方向与螺线管电流方向相同,根据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得知,A环有收缩趋势,A选项正确。

【辨析】穿过A环的磁感线有螺线管内部向右的磁感线,也有螺旋管外部向左的磁感线,根据磁感线是闭合的曲线和螺线管外部磁场的特点,A环内向左向右的磁感线抵消后,A环内磁感线方向向右,电流减小,A环内磁通量增大。根据“增缩减扩”可知,A环有收缩的趋势。

3.“来退去跟”运用中的正、反题例

(1)正例两则

【例7】如图7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块条形磁铁。铜质圆环在条形磁铁上方由左向右运动时,关于磁铁运动描述,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图7

( )

A.先向右运动,后向左运动

B.向右运动

C.先向左运动,后向右运动

D.向左运动

【解析】根据“来退去跟”极容易得知,磁铁向右运动,B选项正确。

【例8】如图8所示,光滑的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磁场区域足够大。导线ab、cd平行放置在导轨上,且都能自由滑动。当导线ab在拉力F作用下向左运动时,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图8

( )

A.导线cd也向左运动

B.导线cd内有电流,方向为c→d

C.磁场对ab的作用力方向向右

D.磁场对ab和cd的作用力方向相同

【解析】根据“来退去跟”,当导线ab在拉力F作用下向左运动时,导线cd跟着向左运动,即受到安培力向左,又由左手定则得知电流方向为c→d,导线ab受到安培力向右。D选项描述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

(2)反例一则

【例9】如图9所示,导体AB、CD可在水平轨道上自由滑动,且两水平轨道在中央交叉处互相不相通。当导体棒AB向左移动时

图9

( )

A.A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到B

B.A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B到A

C.CD向左移动

D.CD向右移动

【错析】分析导体CD的运动时,根据“来退去跟”,导体CD要跟随导体AB向左运动。

【正析】根据右手定则,得知导体AB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A到B,于是CD中感应电流方向为C到D,根据左手定则,CD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

【辨析】导轨“反转”后,相当于把“平面”的正反面反转了(建议学生用一张纸自我演示一下),即交叉处左右两侧的磁通量是“相反”的,即从不同面穿过,AB向左运动,使得正磁通量增多,那么CD向右运动,使得负磁通量也增大,从而起到阻碍正磁通量增加的效果。

三、反思与启示

综上举例分析,总结几点反思,据此进一步获得启示。

1.反思

(1)使用“来拒去留”“增缩减扩”“来退去跟”等楞次定律的技巧时,停留于技巧名称字面上的意义直接去做题不免犯错。“来”,一般情况下,磁通量增加,但也可能减小;“去”,一般而言,磁通量减小,但也可能增加,因此在做题时应搞清楚它们对磁通量的真实影响,“拒”“留”“缩”“扩”“退”“跟”等“反应”都应落实到阻碍磁通量的变化上,应以阻碍磁通量的变化为基本,即:磁通量增加,则阻碍磁通量增加;磁通量减小,则阻碍磁通量减小。如例6,电流减小,金属环磁通量增大,根据螺线管的磁感线特点,金属环“收缩”会使金属环磁通量减少一些,即阻碍磁通量增加。

(2)“拒”“留”“缩”“扩”“退”“跟”等“反应”是原磁场(或原电流)对感应电流作用力(安培力)的结果。如果容易分析出感应电流的方向,则直接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再判断会有什么“反应”。如例9,容易得出导体CD的感应电流方向,再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从而得知其运动情况。

(3)进一步明确磁通量的物理意义。磁通量是一个有“正”“负”的标量,这里的正负既不表示大小,也不表示方向,而是表示磁感线从“正面”还是“反面”穿过某一平面。在计算某一时刻某一平面的磁通量时,正负磁通量要进行代数运算,如例6、例9,初学者未能明确磁通量的物理意义,导致结果出错。

2.启示

有些学生,往往会根据做题“经验”,对试题做出错误判断,即思维定势负迁移。归根结底,“三技巧”泛滥使用导致出错,正是思维定势的负迁移作用。

实际上,原磁场与线圈相互作用关系千变万化,激发原磁场的“激发源”种类繁多,例如通电螺线管、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直线电流、环形电流等,这些“激发源”变化多样;另外,闭合线圈大小、形状和放入这些原磁场的位置关系亦可以千变万化。所以读者在解决相关问题时,要时刻提醒自己,细小的变化足以左右“答案”的走向,谨慎解题。

【例10】如图10所示,一竖直放置的矩形闭合线框abcd在细长磁铁的N极附近竖直下落,保持ab边在纸内,cd边在纸外,由图中位置Ⅰ经过位置Ⅱ到位置Ⅲ,位置Ⅰ和位置Ⅲ都很接近位置Ⅱ,这个过程中线圈中感应电流

图10

( )

A.沿abcd流动

B.沿dcba流动

C.先沿abcd流动,后沿dcba流动

D.先沿dcba流动,后沿abcd流动

【解析】这里运用“来拒去留”或“增反减同”都能够做出正确选择,C选项正确。

【辨析】显然,这是例3的变形,不注意观察,都可能认为试题完全一样。认真观察会发现线圈平面摆放的方向不同,一个平放,一个竖放。前者摆放情景,运用“来拒去留”极容易出错,而后者则能够做出正确选择。

要克服这种思维定势的副作用,就要深入理解楞次定律的内涵与外延,例如我们要理解:(1)“阻碍”并非“阻止”;(2)发挥阻碍作用的力是原磁场(或原电流)对感应电流的作用力。我们对楞次定律有了深刻的理解,就可以避免理解上的错误,从而达到灵活运用。

【例11】如图11所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线圈共面同心。当小线圈通有变化的电流时,大线圈产生了逆时针的电流,而且具有扩张趋势。就小线圈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

( )

A.顺时针增大的电流

B.顺时针减小的电流

C.逆时针增大的电流

D.逆时针减小的电流

【解析】因为大线圈具有扩张的趋势,根据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的规律,可知大小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反,即小线圈电流为顺时针。又根据“增反减同”规律,原(小)线圈电流应该增大。A选项正确。

【点评】解析没有按照教材中的“四步骤”按部就班的分析,而是在把握楞次定律本质内涵中灵活运用有关规律——电流相互作用规律、“增反减同”,从而达到灵活、快速、准确地解题。

猜你喜欢

螺线管线框磁通量
浅析磁通量变化量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应用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
如何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玩转方格
对一道电磁感应题目全面严谨的分析
安培定则之我见
磁通量概念解读
电磁感应图象问题
电生磁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