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加工制造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0-11-19范丰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机械加工产教融合应用研究

范丰

摘要:自2017年10月18日起,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对于职业学校,要深入开展并进行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产教融合可广泛运用在职业学校中,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施教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对于机械加工制造专业来讲,产教融合可将产业与教学相融合,进行高效且多样性的培养。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同时也是职业学校对于人才质量有效提升的教学方法。但产教融合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由于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中对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仅停留在认知阶段,并没有进行深入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后续的进阶学习。

关键词:机械加工;制造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机械作为国家发展的支柱,我国对其的专业化以及制造工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以往的机械加工制造专业,由于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及时对自身的教学方法更新迭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模式“枯燥呆板”,学生在学习时无法燃起学习兴趣,影响到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以设计全新的学习课程、改进并优化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案进行及时的改革。在教学中,以产教融合作为基准点,进行三合一的多维度教学。

一、机械加工制造专业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一)、相应的教学力度不足

在机械加工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未及时更新,很多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学习中投入的课时较少,这也往往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时对机械加工相关的知识点掌握程度不足[1]。并且在相关教学中,很多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在课堂学习中很容易被外界的客观因素所干扰,例如在课堂中玩儿手机、吃零食、互相交流沟通等,不仅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学习,也导致了其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严重不足,以至整体学习兴趣下降,应付于事。

(二)、相应的教学方式不足

在进行机械加工制造的课程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依然按照教科书上的方式进行常规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主,对实践操作部分投入较少。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点基本都是为后续的实践教学进行铺垫以及延伸,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其投入较少,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偏科”现象的出现,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生分歧,导致教学中的脱节[2]。且由于我国科技正处于技术发展中,互联网已经对我们的生活进行了彻底的渗透并与之相结合,但是相应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对自身的教学方案进行及时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观念的落后,使学生产生“老古板”的固有印象。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高效迅速的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与基本功,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与创新的思维。教师在课堂中未能及时调节气氛,存在“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处于主动强硬的状态,导致了学生在被动状态中学习的活跃度明显下降,教师的教学效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相应的教学目标不足

机械作为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机械作为我国社会发展必备的技能,是我国重点培育的目标。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经过学校专业且系统化的培训,可以掌握先进的职业机械技能,从而可以更好的运用在生活、事业中,给自己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促进我国的发展。但是很多教师未足够意识到机械加工制造对于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只针对机械加工的操作进行基本的介绍,却没有对机械加工工艺与设备深刻分析,使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与实操经验进行有效的双向结合。

二、如何在机械加工制造专业进行有效的产教融合教学

(一)、根据产教融合的需求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

在进行产教融合专业教学时,教师需要确保相关的机械课程开展出较强的實践性,才可以使学生根据教师的需求进行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学习。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需要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融合,还要增设相应的实践型课程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3]。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专业与相对应的企业进行联系,建立合作关系,对相应的技能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以及了解。在技术上可采用例如CAD技术、数控加工等实践课程,使学生有效的掌握机械加工制造的专业技能。

(二)、将教师模式进行合理有效的改良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可谓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的有效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效的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同时对机械加工制造专业可以与校内实践与社会实践进行综合性的创设,进一步的增加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可以对专业课与基础课程进行授课的同时,附加课堂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保证教学进度、效果、专业与基础的有效统一。

(三)、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改革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教师的教学需要摒弃以往的书本化教学,此教学方法不仅会增加教师授课前的备案时间,且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后续管理。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通过信息化的工具进行综合施教,对信息化教学开展实质性的互动(小组讨论等),将教师的教学比例显著提高。此外,针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可以增加其自身的教学课件制作能力,对自身的教学方案进行更新迭代,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的设计,从而有效的实行教学方案,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机械加工制造专业的产教融合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改良自身的教学方案,避免其出现“假”、“空”的效果。同时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对相关技术领域以及相关优秀企业培养全面性的人才,使其更加专业化,可以有效的进行机械加工制造专业的教学效果,方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在产教融合以及教师全新教学方案的双重配合下,高校的机械加工制造专业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起到非常重要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时红艳.职业高中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5):174-176.

[2]张飞,杨富营.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J].南方农机,2018(22):203-203.

[3]张飞,杨富营.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J].南方农机,2018,49(22):209+233.

猜你喜欢

机械加工产教融合应用研究
机械加工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浅谈机械加工误差产生原因及精度控制
浅谈机械加工误差产生原因及精度控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