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2020-11-19王莉
摘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于酒店英语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多数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持冷漠的态度,而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漠然处之的态度。文章首先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并把理论加以实践的运用,从学习环境、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了建构主义在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实用性和教学意义。
关键词:建构主义;酒店英语;学习环境;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2.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酒店英语的学习环境的创设
2.1酒店英语学科的特点:高职酒店英语的属于专业英语课程,课程总体目标主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酒店英语专业词汇和酒店岗位英语基本会话,以便在酒店行业实践中能够流利地进行交流,掌握基本的酒店应用英语的相关内容和服务技巧。其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服务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敬业精神,并使之热爱酒店行业。其知识目标是掌握酒店行业英语基本的词汇和基本表达句型,酒店各部门岗位工作流程。其能力目标为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客房预订、礼宾服务、前台接待、总机服务、商务中心服务、餐位预订、引领服务、点菜服务、席间服务、结账以及客房服务和洗衣服务等。酒店英语的课程特点使建构主义理论在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具有可行性。
2.2酒店英语教学中学习环境的创设:酒店英语涉及到岗位情境英语,比如客房预订、前台接待、电话服务等,教学中可以模拟对客服务的具体场景,给出已知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在协作、交流中获得岗位情境英语的信息并應用到实践中。
2.2.1情境:课堂活动中,老师给出具体岗位的相关必要信息,让学生自主创设并模拟情境,最终使学生在情境学习中对于情境英语知识建构。
2.2.2协作:酒店英语中岗位情境对话,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进行角色扮演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老师首先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老师在课堂中扮演引导者的作用,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课外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和信息,每位同学需要协商哪些是有用的并和本次学习内容相关的,还需要和同学协商,讨论,并对于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反思和评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协作、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协作始终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
2.2.3交流:学习中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课堂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比如小组成员需要交流来讨论如何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任务以期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通过协作商讨,明确哪些点是需要请求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才能顺利完成的。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2.2.4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学习不是单纯的老师的讲授和灌输其知识内容和信息,需要学生自身在一定的环境和已知的经验下自己去习得和获取,进行去粗存真,把知识加以过滤和消化吸收,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酒店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对于行业岗位应用英语的实践意义,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岗位情境英语内容所反映酒店行业的运营及其规律以及酒店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并加以实际应用,以便为今后踏入社会积累一定的行业经验。
3.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酒店英语的教学模式
3.1.“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根据酒店英语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现状,借用了建构主义理论中的支架式(Scaffolding Instruction)的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3.2.在酒店英语教学中,比如求职简历的情境模块教学中,围绕求职简历,老师首先是导入一个关于求职的情景对话,让学生思考在此对话中获得了哪些基本的关键信息,再引导学生思考求职简历需要的基本信息,求职简历关键信息包括标题(heading)、求职意向(objective)、工作经验(work experience)、教育经历(education)、技能(skills)、荣誉和奖项(honor&awards),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协商讨论,哪些信息是最重要的,老师在旁边进行启发和引导并加以协助和给出相关的提示信息。帮助学生建构求职简历的基本框架。比如,工作经验模块中,如何进行工作的时间顺序的排列,就需要同学间相互讨论和协商一起完成,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课堂最后预留时间,让学生对于本次课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评价,评价的参考因素包括如下几点: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4.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酒店英语的教学设计
4.1.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酒店英语老师在设计每次教学内容中,提前预设好问题,并精心设计好每堂课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酒店英语一线部门涉及到的都是岗位情境英语,可以让学生角色扮演,练习真实场景中的对客服务英语,这样学生真正地通过自身的参与和同学间的互动对酒店行业相关知识建构了基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
4.2.发挥“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酒店英语每个项目模块都会是对应一个岗位的真实情景,比如礼宾服务、前台接待、总机服务和结账服务等等,都有相关的酒店模拟场景让学生声临其境体验对客服务,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酒店英语的兴趣,避免了课堂活动中的沉默现象的发生。
4.3.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随着信息化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呈现多元化趋势,酒店英语教学设计为了支持每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比如建立微信群和QQ群,把和专业信息相关的尤其是和酒店英语有关的视频和资料发到群里,资源共享。学生除了获取课堂知识外,还了解并掌握了课堂以外的和行业实践相关的信息,开拓了视野,扩展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这里利用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课堂上,学生可以利用手机下载的App软件,随时查阅相关的疑难点,及时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参考文献:
[1]粱丽霞,浅谈建构主义在高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2]王大文,姚存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9
作者简介:王莉,女,(1973-),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