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山“绿心”公园蕨类植物种类调查及区系分析

2020-11-19李苏婷黄娇王杰吴茜王鹏王雯

南方农业·上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乐山种类公园

李苏婷 黄娇 王杰 吴茜 王鹏 王雯

摘   要   通过查阅文献和野外实地调查,對四川乐山“绿心”公园的蕨类植物种类及区系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乐山“绿心”分布有蕨类植物49种,隶属于18科31属;优势科有凤尾蕨科、鳞毛蕨科、金星蕨科、碗蕨科、乌毛蕨科5个科,优势属有凤尾蕨属、鳞盖蕨属、鳞毛蕨属、金星蕨属、毛蕨属5个属;单种科与单种属较多;蕨类植物区系类型的热带亚热带性质明显;生态类型以土生蕨类为主。

关键词   蕨类植物;种类;区系成分;乐山“绿心”公园

中图分类号:S682.3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5.019

蕨类植物处于苔藓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之间,是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个过渡类群。蕨类植物在科学研究、园林观赏、药物提取等多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乐山“绿心”公园是位于乐山市中心城区的一块生态绿地,因其自然生态良好和保护合理,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有关该地区的蕨类植物种类调查及区系研究尚未见报道。笔者以乐山“绿心”公园为调查地点,全面摸底调查其蕨类植物种类资源状况,初步分析其地理区系组成及生态类型,以期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蕨类植物资源提供数据支撑,并对乐山“绿心”蕨类植物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1 调查地点、方法

1.1 调查地概况

乐山“绿心”公园位于市中区城区岷江两边、青衣江东岸、乐山老城区的西北部(北纬 29°34′,东经103°45′),总面积约9.8 km2,海拔约450 m,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 17.2 ℃,具有冬暖夏热的特点,无霜期为335 d,处于华西雨屏区,年降水量1 367.6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土壤为酸性紫色土,砂壤质[1]。植物群落类型以亚热带偏湿性低山常绿阔叶林、亚热带低山常绿针叶林为主,乔木层优势种为黄杞、四川大头茶、马尾松树种[1]。

1.2 调查方法

物种调查采用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2019年3—5月,对乐山“绿心”蕨类植物资源种类进行全面踏查,主要踏查路线:从乐山师范学院校区进入“绿心”,途经鱼饵湾公园、一碗水、毛家湾、石马嘴、红旗塘、芦山、羊儿冲、火柴地、三尊佛、梁祠堂等。主要调查蕨类植物的种类、生境、分布情况等。调查过程中对未能识别的种类采集少量标本,带回实验室参考文献[2-3]进行解剖鉴定。采用统计排序法对乐山“绿心”蕨类植物的分布、数量、区系特征进行记载。

2 结果与分析

2.1 蕨类植物种类及优势科、优势属

据统计,乐山“绿心”公园共有蕨类植物18科31属49种(见表1),分别占四川省蕨类植物52科128属730种[3]的34.61%、24.21%、6.71%,占中国蕨类植物63科228属3 000种[4]的28.57%、13.59%、1.63%。由表1可知,种数3种及以上的优势科有6个,即金星蕨科(4属8种)、凤尾蕨科(2属7种)、碗蕨科(3属6种)、鳞毛蕨科(2属5种)、乌毛蕨科(3 属4种)、水龙骨科(3属3种),这6个科共有17属33种,占该地区蕨类植物总属数的54.84%、总种数的67.35%。含3种及以上的优势属共有5个,分别为凤尾蕨属(5种)、鳞盖蕨属(4种)、鳞毛蕨属(4种)、金星蕨属(3种)、毛蕨属(3种),这5个属共有19种,占该地区蕨类植物总种数的38.78%。

2.2 单种科与单种属

据统计,该区有8个科只含有1属1种,占乐山“绿心”蕨类植物总科数的44.44%,分别是鳞始蕨科、蚌壳蕨科、蕨科、肿足蕨科、合囊蕨科、海金沙科、卷柏科、肾蕨科。其中肾蕨属、肿足蕨属、石韦属、乌蕨属、新月蕨属、乌毛蕨属、苏铁蕨属、双盖蕨属、蹄盖蕨属、碗蕨属、里白属、芒萁属、海金沙属、莲座蕨属、金毛狗属、盾蕨属、姬蕨属、贯众属、针毛蕨属、蕨属、槲蕨属、卷柏属共计22属仅有1个种,占该区蕨类植物总属数的70.97%,可见该区蕨类植物单种科与单种属较多。

2.3 历史成分

从植物区系上看,乐山“绿心”地区含有较多古老的科、属和孑遗植物,如属古生代的孑遗植物有卷柏科的江南卷柏、合囊蕨科的福建莲座蕨,中生代已生存的里白科的里白、盛行于侏罗纪的桫椤科的桫椤属等,以及见于第三纪的孑遗植物水龙骨科的槲蕨、乌毛蕨科的狗脊、海金沙科的海金沙等古老成分,说明该区域蕨类植物区系起源较为古老[5]。从科的系统位置看,本地区蕨类植物有较为原始的科,如卷柏科、木贼科、桫椤科;有较为进化的科,如水龙骨科;处于两者之间的科,如鳞毛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凤尾蕨科,表明乐山“绿心”的蕨类植物具有较为连贯的系统发育或者进化发育,既有保存古老类群又有进化衍生类群的条件[6]。

2.4 地理成分

参照吴征镒[7]对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标准、藏得奎[8]对中国蕨类植物区系的划分标准,乐山“绿心”蕨类植物18个科的地理成分共有3个分布类型(见表2),其中世界分布类型有木贼科、蹄盖蕨科、鳞毛蕨科、水龙骨科、卷柏科、蕨科6个科;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的有肿足蕨科1科;其余11个科为泛热带分布。乐山“绿心”蕨类植物泛热带分布的科占绝对优势,占总科数的91.67%(世界分布科除外),说明乐山“绿心”蕨类植物科的成分热带和亚热带性质十分明显。

该区31属的地理成分共有8个分布区类型(见表2),属于世界分布的属有铁线蕨属、木贼属、蹄盖蕨属、鳞毛蕨属、蕨属、卷柏属6个属。热带分布型居多,共24属,占总属数的96%(世界分布属除外,下同),其中泛热带分布有11属,有里白属、桫椤属、凤尾蕨属、姬蕨属、碗蕨属、乌毛蕨属、金星蕨属、毛蕨属、海金沙属、乌蕨属、肾蕨属,这些属为热带分布类型的主体(44%);旧世界热带分布的有石韦属、芒萁属、鳞盖蕨属、槲蕨属、莲座蕨属5个属;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的有贯众属、盾蕨属、肿足蕨属3个属;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的有针毛蕨属1个属;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分布的有双盖蕨属、金毛狗属2个属;热带亚洲分布的有苏铁蕨属、新月蕨属2个属。温带分布型有1个属,占总属数的4%,为北温带分布的狗脊属。说明乐山“绿心”蕨类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热带亚热带性质明显,并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性质。这也符合乐山“绿心”的植被类型适宜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2.5 生态类型

乐山“绿心”蕨类植物种类多样,按其生长基质的不同,可分为土生蕨类、石生蕨类、藤本蕨类 3 种生态类型[9-10](见表1)。其中,土生蕨类有27属 44种,占该区域蕨类植物总属数的87.1%、总种数的89.8%,说明乐山“绿心”的蕨类植物大部分为土生蕨类,这与该区域所属的地理环境类型相符合。在这些土生蕨类中,有些生态类型是低山的喜光种类,如芒萁属、乌毛蕨属、鳞毛蕨属等,其中芒萁通常生长于山中休闲小道旁的斜坡、行道中央或山上空旷地带,阳光直射,属于典型的阳生蕨类,在乐山“绿心”的森林群落中,这些阳生蕨类大多是草本层的必要组成种类;有些生态类型是耐阴性种类,如半边旗、金毛狗、桫椤、贯众等,生长在山脚林荫下或有树林覆盖的林下,阳光不能直射,属于阴生蕨类,常见于常绿阔叶林中。根据不同母岩和土壤酸碱度对蕨类植物的影响,土生蕨类又分为酸性土蕨类和钙土蕨类,酸性土蕨类主要有芒萁、金毛狗等,钙土蕨类有肿足蕨、裸叶石韦等。

石生蕨类一般生长在岩石缝隙或墙壁缝隙中。乐山“绿心”的石生蕨类植物有铁线蕨属的铁线蕨、扇叶铁线蕨,盾蕨属的江南星蕨,槲蕨属的槲蕨,共3属 4种,占该区蕨类植物总属数的9.68%、总种数的8.16%。铁线蕨属在干旱季节常常会出现部分羽片脱离的现象,以保持水分,这是石生蕨类为适应环境进化的结果[10]。乐山“绿心”的扇叶铁线蕨主要生长于树林下的岩石缝中,这也与该蕨类喜阴湿环境的特性相一致。为了能牢牢固定在墙上、岩石缝中,扇叶铁线蕨的根系一般较为发达。

乐山“绿心”藤本蕨类有1属1种,为海金沙属的海金沙,占蕨类植物总属数的3.23%、总种数的2.04%。这种蕨类根状茎长并且横走,叶轴可无限生长,常攀附于树干生长,长达数米。海金沙植物在乐山“绿心”蕨类植物中属于优势种,常见于林下、路边弱光处、潮濕土壤中、疏林和密林中,常缠绕攀援于乔木上生长。

3 结论与建议

乐山“绿心”共有蕨类植物18科31属49种;优势科有凤尾蕨科、鳞毛蕨科、金星蕨科、碗蕨科、乌毛蕨科5个科;优势属有凤尾蕨属、鳞盖蕨属、鳞毛蕨属、金星蕨属、毛蕨属5个属;有8个科为单属单种,21个属为单种,单种科与单种属较多。区系成分具古老性,保留了较多原始的科、属、种,在系统发育上具有连贯性。该区系热带亚热带性质明显,其中科的组成以泛热带分布类型占绝对优势,属的组成以热带成分为主,表现出明显的热带亲缘性,同时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性质。生态类型以土生蕨类为主。

乐山“绿心”有多种蕨类植物,其中包含濒危植物桫椤、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调查发现,乐山“绿心”周边已有多家房地产开发项目,对部分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已造成较严重的影响。随着乐山“绿心”旅游业的发展,每年到乐山“绿心”公园游览的游客日益增多,践踏采摘、拍照损毁、垃圾乱扔等行为,对林中和路边的蕨类植物产生了不良影响。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需要公园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园区的管理,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对乐山“绿心”公园周边群众和游客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在不影响资源再生的基础上,对乐山“绿心”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罗利群,曾利霞,韩萍,等.乐山城区“绿心”自然植被及保护[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5):52-55.

[2] 吴兆洪,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 468.

[3] 孔宪需.四川植物志(第6卷)[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396.

[4] 陆树刚.中国蕨类植物区系概论[A]//李承森.植物科学进展(第六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9-40.

[5] 蔡建秀,吴文杰,蔡英卿.福建南靖乐土南亚热带雨林蕨类植物资源调查[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1(2):82-87.

[6] 董丽娜,孙起梦,刘兴剑,等.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3):107-112.

[7] 吴征镒,周浙昆,李德铢,等.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J].云南植物研究,2003,25(3):245-257.

[8] 臧得奎.中国蕨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8,28(3):459- 465.

[9] 严岳鸿,张宪春,马克平.中国蕨类植物多样性与地理分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5-75.

[10] 陈开森,吴锦平.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9,39(6):1121-1126.

(责任编辑:易  婧)

猜你喜欢

乐山种类公园
参情
郭怀宇作品
在公园里玩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电影
开车去公园
多面乐山
杨志翠作品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