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
2020-11-19魏振强
魏振强
1.“四年,我和我的稻子们喝一样的水”
2020年8月27日,晴。
早晨五点半,王怡君像往常一样准时起床。丈夫丁大明心疼爱妻,让她再睡一会, 王怡君回道 :“睡不着。”四年来,王怡君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她自己笑言 :“跟乡下的那些老头老太差不多了。”
王怡君今年29岁。当年她在省城读大学, 后来在省城银行工作。不到午夜从来不会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常常恋床,眼看快到点了, 不得不爬起来,匆匆忙忙洗漱,穿上鞋就咚咚咚地跑出门,然后胡乱地往嘴巴里塞点东西或者干脆啥也不吃,一上午硬是饿着肚子。但自从来到潜山市的老家,在乡下种地,她的整个人生轨迹就发生了颠覆性改变。
王怡君起床时,窗外的鸟叫得正欢。众鸟声中,王怡君最喜欢听的是画眉的叫声 : 瞿瞿瞿瞿瞿瞿瞿。细细的,柔柔的,似被清晨的露水洗过,闪闪发亮。
她拿着洗漱用具,走出门外。屋檐下几十米长的花圃里,各色的花儿正在开放,黄的,红的,紫的,白的……有的枝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路边草丛里的蛐蛐已叫了一夜,此时仍不知疲倦,不肯收声。远处,轻纱般的薄雾在田野里漂浮着,更远处的天柱山也被薄雾笼罩,只朦朦胧胧露出顶部。
屋子旁边是一条小溪,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发出淙淙的声音。自从四年前来到乡下, 王怡君几乎从来不用自来水,除了偶尔回到省城的家会用到。她习惯用溪水洗脸、刷牙, 喝的也是这山泉水,就连她种的稻子、蔬菜和养的鸭子,喝的也是这清清亮亮、透心凉的山泉水。
2.“我认准的事,谁也别想拦着”
王怡君出生于安徽省潜山县(现潜山市) 梅城镇的乡下。那时,她的父母都在合肥打工, 她和弟弟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她在镇上小学上学,每天不是到外公外婆家去, 就是到爷爷奶奶家。两家老人也是辛苦得很, 不光要照顾他们姐弟俩,还要种地。王怡君放学回来,会帮着他们给菜园浇水,给他们做饭,还帮忙在地里拔草。她有时会喜滋滋地盯着外婆家门口各种艳丽的花儿看,那些都是外婆种的。外婆家的房子在村子里不算最好,可她家门口的地却是最整洁,也是最漂亮的。
小学毕业后,王怡君被父母接到了合肥, 转入郊区的一所学校读书。三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被168中学录取,又过了三年,考取了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我 老婆是那种特别要强的人。”丈夫丁大明提到 自己的妻子,言语中充满着骄傲和喜爱。
大学期间,王怡君每逢寒暑假,都会回到潜山老家,帮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喂鸡养鸭、洗衣、做饭还有做地里的农活。夏季农忙时,王怡君和弟弟各自分工,一个给爷爷奶奶烧饭,一个给外公外婆当伙夫。那时的乡下还没有自来水,王怡君有时会担着水桶, 去门前的小河里挑水。瘦弱的她摇摇摆摆, 爷爷或外婆看到后,都会大声喊 :“小君,快放下来!哪要你挑什么水啊!”
王怡君确实瘦,163cm的身高,体重才90斤。可这么瘦的一个女孩子,骨子里却有别人难以想象的“狠劲”,她认准的事,谁也别想拦着。
2013年,王怡君读大四,在合肥的一家银行实习。和一些娇生惯养的年轻人不同, 她勤勉、踏实,能吃苦,也能受委屈,特别是她肯钻研、爱动脑筋的品性,让单位的领导十分欣赏。工作一年后,她看到另一家銀行的招考启事,心里漾起波澜,当初她是被单位免试录用的,并没参加过考试,自己到底有没有实力呢?她想验证一下,于是报名参考,结果被顺利录取,成了那家银行的一位正式员工。工作并不是太忙、太累,每个月有万余元收入,还有各种福利待遇。
虽然工作的收入和稳定性都很不错,但王怡君心底里总有种隐隐的感觉,这种上下班的生活实在是有些刻板、乏味,而每次上下班路上汹涌的人流、车流,都会让她有些隐隐的烦躁,甚至恐惧。她本是一个安静、内敛的人,不太喜欢察言观色,跟别人周旋, 而她的工作性质又必须要经常跟人打交道。她觉得自己并不太适合这样的工作。
一天晚上,她和丁大明看电视,正好看到一个纪录片,说的是中国人大的女博士石嫣毕业后毅然种植有机蔬菜的事。这是中国第一位种菜的女博士。石博士有着生机勃勃的菜园子,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她的现代理念和全新的生活方式, 特别是她给市场生产的有机蔬菜大受欢迎, 让王怡君震撼, 也深受感动。深夜,王怡君躺在床上,满脑子晃动的都是石博士要种出中国最安全蔬菜的坚毅表情,是她在阳光下的灿烂笑脸,是她面对丰收时抑制不住的兴奋。王怡君想到了家乡的田野,想到了外婆门前的那些花朵,还有深夜时满天的星斗和皎洁的月亮。
第二天早上,她问丁大明:“如果我辞职,去做石博士同样的事情,你赞成不?”
丁大明有些不解 :“是不是看了昨晚的纪录片,一时冲动?”
王怡君说 :“不是冲动,是深深触动。我也想过不一样的生活。而且你知道我喜爱乡下,我觉得自己也更适合在乡下生活。再说, 现在的食品安全事故时常发生,我要是能像石嫣姐姐一样,生产出对别人健康有益的食材,不也是很有意义的吗?”
王怡君的话勾起丁大明的记忆。几年前, 丁大明去日本时曾参观过一个农场,热情的农场主带着他在农场转悠,当他对着那些蔬菜啧啧赞叹真漂亮的时候,农场主从地里采下几片青菜叶,直接塞进了嘴里,丁大明当时就惊呆了 :世界上还真有这种可以直接食用的蔬菜!
丁大明望着妻子,说 :“如果你真是下了决心,那么我就坚定地支持你!即使失败了,也没关系,我们还有一双手,不会饿死的!”
王怡君笑了 :“那我就行动了!”
3.“地里能长出金子长出银子?”
王怡君的父母和亲友们是过了很长时间才知道王怡君辞职去了乡下的。她的父母当时有些伤心,也有些气愤,觉得培养她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但说放弃就放弃,而且是回到乡下当农民。父亲说 :“我们种了那么多年的地,还不晓得种地是咋回事?要是地里能长出金子长出银子, 我们当初又何必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
丁大明帮着王怡君说话 :“你们当初培养怡君,不就是希望她将来幸福自在吗?她喜欢乡下,而且觉得这件事更有意义,多好啊!”
王怡君的父母虽然还是不太能想得通, 但他们看着女儿那么执着、坚定,语气也缓和了一些 :“既然你俩想法一样,那就按照你们的想法去做吧。反正种地种得再差,总会落口饭吃。”
2016年底,王怡君向所供职的银行递交了辞职申请。这距离她来到这里工作仅仅一年时间。她想找回的是她曾经生活的乡下, 那里才有可能有她最向往的生活。
王怡君的心中虽然有目标,但她对生态农业如何创办几乎一无所知。她从网上查询到一些较为成功的生态农业基地,决定前往观摩、讨教。在丁大明的陪同下,她先是到了珠海的绿手指农场。农场的创办者邹子龙,曾是广东韶关的高考状元,先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来又在北京大学读了硕士。他也是放弃金融岗位的高薪自主创业的,他的意气风发和先进理念给了王怡君极大的信心。此后,她又赶赴石嫣博士的农场。石博士热情地给予了鼓励,提醒她可能遇到的困难,告诉她最先进的种植理念和方法。她从
两位老师那里听到了一个崭新的模式 :CSA。石嫣告诉她 :“它的目标是实现‘永续农业,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对有机农业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王怡君的当务之急是寻找一个“舞台”——一个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这种环境不仅对土地、空气、水质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还要保证土地相对连成片,便于管理,更苛刻的是,它相对来说要是个“独立王国”,必须是一块净土,周围不能有农药、化肥等其他污染源。
那些天,王怡君和丁大明像是在乡下寻宝的商贩,每天一大早就驾着车,往合肥周边县区的乡下跑,一路走,一路物色、咨询, 接连跑了好几周, 也没有寻找到合适的目标。此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双方的老家——潜山。这一次,他们请来了安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农林经济管理系副教授肖双喜博士。
肖双喜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2012年曾赴美国罕布什尔学院学习可持续农业。当王怡君通过朋友找到肖博士说出她的想法时,肖博士望着眼前这位文静、瘦弱的女孩,当即泼了一瓢冷水 :“这个事情哪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肖博士的研究方向是生态农场管理、生态农产品营销、生态农业理论与政策等。他对国内的生态农场做过大量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 :虽然这是个朝阳产业,而且有大力发展的必要,但其发展的软环境还远远不够。具体来说,民众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还跟不上。此外,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也远远不够。
肖博士所说的问题,王怡君也都明白, 但她还是铁着心要做生态农业。她说 :“就算失败,也是一种经历。所有的风险我愿意承担。”丁大明此时也是她最坚定的“战友”:“肖博士,我老婆就是想尝试一下此路能不能走得通,你就帮帮她吧!”
4.“当个农民也不容易”
肖双喜博士答应了王怡君和丁大明的请求 :“只要你们有决心,我就会全力以赴帮助你们。”
肖博士跟着王怡君和丁大明来到潜山的乡下走了一圈,最终一眼看中了水吼镇驾雾冲这块风水宝地。
驾雾冲是个名副其实的山冲,由驾雾、程湾、天堂等自然村组成,地处天柱山西南麓, 因地形独特,常年云蒸霞蔚、腾云驾雾而得名。肖双喜带着他的研究生对土壤和周边的空气、水质进行了检测,空气的质量优良,而农田周边的那条溪水,源于山涧,清澈见底,属于Ⅱ类水质,可以直接引用。
最让他们欣喜的是,山冲里除了种植业, 没有别的产业,基本上屬于一块没有开发的 “处女地”。其中一块120亩的田地与一位种粮大户承包的土地被天然隔开,形成了可以 安全生产的“小气候”。
村干部得知王怡君的意图,十分欢迎, 因为这不仅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当地的种植水平,还有利于保护环境、转变农民的观念, 同时与政府正在开展的帮扶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非常合拍。经过协商,村委会负责与村民沟通土地流转事宜,王怡君与村委签下了120亩土地20年流转的合同,并按规定支付土地租金,村委也迅速将租金分发给了各位村民。
合同签订以后,王怡君给农场起了个名字 :绿耕市民农园。肖博士着手为农场制定规划,村委把一栋闲置的办公楼租给了农园, 作为农场的办公用房。
一切似乎很顺利,但接下来的困难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120亩的土地涉及三个村民组,共30多户人家。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2016年12月底,王怡君联系了农园围栏施工队准备施工, 岂料有些当地农民公开阻止施工,理由是给的费用不足,影响其出行等等。
村干部得知后自然有些生气 :“合同的所有细节不都是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吗?你领钱时不是签字了吗?而且人家每年一亩田给的补贴比过去种粮大户给的还要高,你们当初都觉得划算,现在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一些村民的窃窃私语道破了真正的原委: “他们来投资的,一定有钱!那几个钱对他们 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后来,经多方协调,矛盾终于得到了解决。
肖双喜不仅给王怡君的农场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还多次到农场,从蔬菜、水稻以及稻田养殖鸭子品种的选择,到肥料的使用、灭虫的措施、灌溉的方法等等,他都一一指导。他还将自己的四名研究生留在农场实习,给王怡君做助手。按照肖博士的规划,王怡君把120亩田地分成三部分 :20多亩地种植有机蔬菜,80多亩地种植有机水稻, 剩下的地供肖博士和他的研究生们做实验田, 种植其他品种水稻和蔬菜。
王怡君给农场制定了“六零”原则 :零农药、零化肥、零除草剂、零添加、零激素、零转基因。为了让自己的蔬菜、水稻更安全, 她利用驾雾冲得天独厚的山泉水作为灌溉水源。有机种植的生物多样性虽然更强,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也更强,但虫害并不能完全消灭,王怡君是多措并举 :物理除虫,即在田地四周架设灭蚊灯 ;在蔬菜周围多种植一些除虫菊类植物 ;利用从植物中提取的符合有机标准的生物制剂如辣椒水等喷杀。为了增强种植者与消费者间的信誉度,农园还专门投资建设了物联网,做到田间地头24小时全天无死角录像监控,并可追溯三个月之久, 便于会员了解农园生产全过程 。
起初,农园遇到的最大困难倒不是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而是村民们一茬接一茬的“使绊”。农园按时足额交了土地租金,准备进行道路施工,却仍然看到田埂上有后期种植的稀稀拉拉的豆苗。王怡君主动上门跟农户协商, 没想到个别农户狮子大开口,索要天价般的“毁苗补偿”,她不厌其烦地跟他们解释协商,仍然有个别农民还要在已流转出去田地的埂上种 蔬菜、豆子,甚至偷偷打农药。为此,她不知 偷偷流下了多少委屈的泪水。
5.“做干净的农业,做干净的人”
“没想到那么瘦弱的女孩子,还能承受这么多压力,我真的很敬佩她。”农园里一位老同志四年来一直在帮着照应、打理,还兼任财务,王怡君所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中。“她吃了很多苦,也受了很多委屈,但她都扛了下来。她是那种少有的意志特别坚强、内心特别干净的女孩子。”
农园建立不久,随着客户逐渐增多,村部租来的不到50平方米的房子已满足不了员工的生活和办公的需要。2017年农园开始着手办公、冷库、储藏室、配菜间建设。这栋背靠青山、面对田野的房子不仅是王怡君的“车间”,也成了她坚守的另一个家。
几年下来,王怡君已和客户建立了稳固的信任关系。每周二、周五一大早,她的蔬菜分两次由专车送到潜山、安庆、合肥等城区,再由物流分送到客户家中,订购蔬菜的客户由初创时期的20来个发展到如今的100多个。她种植的“南粳46号”水稻,实行人工栽插,严格控制密度和行距,产量并不高, 但其制成的大米保鲜度高、口感好、价格实惠, 基本被北京、深圳、上海、合肥等地的集团用户提前预定一空。稻田里喂养的绿头野鸭, 个头不是特别大,肉质鲜嫩,更是供不应求。
保证食品安全,说起来容易,坚持下去可不容易。2017年,王怡君的绿耕市民农园创办不久,她曾和别人发生过一次争执。
那一年,王怡君的农园所产的蔬菜因为品种不够丰富,不能满足客户的预定需求。有朋友打听到附近有农户用传统模式自家种植的蔬菜自给有余,品质相对比较安全,建议她去购买,然后再提供给客户。王怡君一口回绝了朋友的“好意”。她解释道 :“我怎么确定这些农家的蔬菜是有机的?在自己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我宁愿丧失客户,也不能拿替代品去应付他们!” 第一年,王怡君不仅给几十位客户赔了钱,还为没及时满足客户需要反复道歉。
不久后,农园稻田里养的鸭子生病了, 养殖员咨询有关专家得到的回复是 :可以打点抗生素,这种东西只要几十天就会分解掉, 不会对人体产生多大的影响。王怡君没有同意 :“有机养殖的重点是预防,先找出鸭子生病的原因,看是否能找出不使用抗生素的中药治疗方法,如果出现问题就要用抗生素, 那我们做的还叫有机农业吗?如果仅仅为了经济收益,就背叛初衷,我也就没有必要回到乡下种地了。”
当年的鸭子出栏率不到一半,农园损失了好几万元。“我晓得她的脾气,一声没吭。” 丁大明说,“她就是一个这般真实的人。”
6.“我不做陶渊明,我是新时代的新农民”
一个曾经的农村娃,通过个人奋斗后, 好不容易在省城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为何却又选择回到乡村,重新留守在乡村?不少人很不理解地问王怡君。
你是想做一个现代的陶渊明吧?也有人这样猜测。
王怡君总是笑而不答。
但她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对的。她心里其实是有另一个答案的 :不同于陶渊明的归隐田园,自己更在意的是做一个新时代的新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示范帶动生养自己的乡村发展和改变,这才是最终让人自豪和欣慰的。
三年前,有天早上她在地里转悠,看到村子里的葛赛男大姐,同她打招呼,问她怎么没有跟王叶青大哥一道出门。葛大姐说, 家里还有两个老人,身体不好,需要照顾, 要是夫妻俩都出去,老人们就要受苦了。王怡君早就听说葛大姐家里的实际困难,并了解到葛大姐是一个特别贤惠的人,就问葛大姐愿不愿意来帮忙。相互沟通之后,葛大姐第二天就高兴地来农园上班了。从那以后, 葛大姐就成为农场的一名正式员工,与另一位大姐一起负责蔬菜种植,至今已有三年多, 每年有三万多元的收入。今年王怡君看到她的丈夫王叶青因疫情原因加上家里老人年事已高需要照料,又请他来负责水稻种植,让他们夫妻二人实现了团聚。“我们夫妻俩一年下来大概有七万块钱的收入,”葛赛男说,“这几年,我们不光把老人照顾得很好,收入与外出打工相比虽增加不多,但也不比外出打工少,重要的是家庭的幸福感明显增加了。”
村子里像葛大姐和她丈夫这样在农场里打工的人,平时至少有七八个人。农忙时多达二十几人,基本上都是五十岁以上无法外出打工的人,有的人家因为在农场打工的收入脱了贫。附近村庄的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看到其他人不用出门就可以在家门口挣钱, 也想把自家的田地租给农园。
这几年,王怡君感觉到农园的事情顺畅多了,以往让她受委屈的村民们现在就像大哥、大姐那样喜欢她,也让她体会到了乡情的温暖。为了回报乡亲,厚待脚下的土地, 王怡君每年还请肖双喜博士等专家在村子里举办科普讲座,传授有机种植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村民们看到田野的鸟更多了,田间的溪水里有了鱼、泥鳅、黄鳝,田里的青蛙也更多了。村里十多户人家也开始模仿王怡君的做法,不用化肥、农药,还向她打听在哪儿买来的水稻和蔬菜的种子,在自家的田地里种植。“菜更漂亮、更好吃,米也好吃。我要多种些,给儿子、孙子吃。”前来“讨教” 的老乡说。
四年来,她靠着严格自律保证了产品的“干净”,让她在面对客户的信任时可以真正的问心无愧。而令王怡君意外的是,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的研究生何如芳得知她辞职 创办农场的举动后,毅然来到绿耕市民农园, 给她做帮手,如今她俩已情同姐妹。而最让 王怡君欣慰的是,驾雾冲的传统种植模式也 在悄悄地发生改变,村民们的观念在改变, 他们更加珍惜身边的环境,更加热爱自己的乡村。
经过几年与水肥土种、风露草虫的亲密接触,王怡君还有一大收获,她感觉自己对人对物爱得更多,心境更爽,信心更足了。
责任编辑 黄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