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
2020-11-19张凤云
张凤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加强风险评估,依法审慎决策,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蔓延。他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科学立法是制度基础
我国已基本建立应对传染病疫情防治的法律制度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等;行政法规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部门规章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有你:《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司法解释有:《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刑事案件办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
这些法律制度,是党委政府采取疫情防控措施的法律依据,是疫情期间我国公民活动的行为规范。但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尚有诸多科学难题需要探索,既有的法律制度在执行中,也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继续不断完善。如: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进一步从立法层面完善疫情报告和发布的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依法规范捐赠、受赠行为,进一步从立法层面完善应急体系中捐赠、受赠的基本要素,确保受赠财物全部及时用于疫情防控。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除了在立法层面规制严惩违法行为,还应从文化上引导公众摒弃食用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惯,加大普法教育,转变食补观念,反思与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相背离的饮食观点,反思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节制口腹之欲,尊重、敬畏生命和自然,构建和谐关系,降低社会风险。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处罚程序,强化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二、严格执法全面履行疫情防控职能
(一)严格落实疫情防治法律制度,坚持依法应对的原则。政府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对已经发生的新型冠状肺炎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和经济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应当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调整优化医疗救治力量,合理疏导就诊群众;最大效用地动员社会主体力量、激发社会治理能力,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编制手册、口袋书、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二)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集中救治患者,防止疫情扩散。“早发現、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中央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中国科学防治新冠肺炎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做好防治工作的通知》,对防控作出具体要求:及早发现和隔离病毒感染者,有效阻断疫情扩散蔓延;前移疫情防控关口,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将各项防控措施抓早抓小、落细落实;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优化确诊程序、缩短确诊时间,实行边诊边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强调要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输出,对确诊患者应收尽收,对疑似患者应检尽检,对密切接触者应隔尽隔,落实“四早”要求,找到管好每一个风险环节,决不能留下任何死角和空白。坚持四早原则是防治传染病最关键最核心的措施之一,疫情防控要牢记“早”字诀,在“早”字上下功夫,提高工作的主动性,方能在这场事关亿万人民生命健康的斗争中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三)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治疗权、知情权。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革命和创新。对政府来说,主要优势是政府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对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区要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采取更加周密精准、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在这次疫情战役中,社区成了阻击疫情、联防联控的前沿阵地。党中央要求通过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来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实现疫情网格防控的精细化。二是实现疫情网格防控的信息化。三是实现疫情网格防控的社会化。四是注重疫情网格防控的服务性。
三、公正司法保障疫情防控的公平正义
从工作实际来看,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伤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扰乱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等违法行为还时有发生,特别是对“阻碍和破坏强制隔离、封闭场所、交通检疫等法定防控措施实施,殴打伤害医务人员、扰乱医疗救治秩序,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员故意传播病毒,利用疫情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欺骗消费者,非法捕杀、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疫情防控药品、伪劣口罩、手套、消毒水等防治、防护产品、物资,造谣传谣制造混乱,假借疫情非法募捐、非法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捐赠款物,擅自改变捐赠物用途,阻碍和破坏复工复产”等10类违法行为,要根据疫情防控特殊需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坚持从严从重从快,涉嫌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督促有关行政机关加大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确保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落到实处。
法治,是定纷止争的有力武器。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的司法力度,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准确使用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措施。加强对相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处理,定分止争。
四、全民守法使疫情防控落到实处
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各地都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公民顾全大局,遵守法律,服从政府统一指挥。居家隔离观察中,不聚会聚餐,不走亲访友。发现传染病病人时,拨打举报电话,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置。接受传染病调查时,如实说明个人行程和身体状况。服从防控管理,积极落实出入登记、佩戴口罩、体温检测、防疫消毒等措施。经营者不哄抬物价、不囤积居奇。消费者不哄抢哄闹、不挤兑商品。基层组织不阻断交通,不封堵道路。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公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是在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也是对亲朋好友、其他公民负责,更是对自身和其他人健康权、生命权的保障。
(作者单位:西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