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秀奇
——以智慧化社会治安防控新模式推进平安南昌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2020-11-19李瑾
本刊记者 李瑾
万秀奇
男,汉族,1963年11月出生,江西九江人,1981年10月参加工作,198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雷达技术专业毕业。先后担任江西省公安厅人事处副处长、国保机动侦察队队长、反恐处突筹备组负责人、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宜春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等职。现任江西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南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督察长,二级警监警衔。
近年来,南昌市公安局牢牢把握信息化时代发展大势,主动适应、积极作为,破解传统警务工作模式弊端,树立“用算力解放警力、让数能驱动效能”理念,积极探索大数据驱动的智慧化社会治安防控新模式,大力推进平安南昌建设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公安机关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本期专题人物,邀请江西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南昌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万秀奇,为读者解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南昌模式”。
记者:开展平安中国建设,社会治安防控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南昌公安着眼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和探索,出于何种考虑?意义何在?
万秀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十三五”平安中国建设规划》明确要求在2020年基本建成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重要内容。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程。
特别是在当前动态化、信息化的新形势下,更多的犯罪从线下转移线上、境内转向境外,非暴力、非接触、智能化犯罪机率越来越高,新型网络违法犯罪、新业态新技术领域违法犯罪成为公共安全新的风险点,电信网络诈骗已经超过了刑事案件一半以上。传统的治安防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公安工作需要,难以适应复杂治安环境的需要。只有转变思路才有出路,在变局中开新局。我们紧扣新时代新使命,适应新变化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任务导向,推进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流程化再造,打造立体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升公安工作实效,全力支撑平安南昌建设。
记者:新时代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传统警务工作模式相比有哪些区别?
万秀奇:传统的警务工作模式,是一种以打为主、静态防控、被动应对的警务模式,存在警种分割、业务碎片、信息滞后、数据壁垒等问题。我们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就是要破解传统警务工作模式的弊端,发挥“万物皆数据”“万物皆联”的优势,通过算力算法积极探索大数据驱动的智慧化社会治安防控新模式,通过物联网感知设备,自动抓取汇聚海量数据,开展智能研判应用,以数据融合警力、融合警务,做到情指一体、情行对接、情勤联动,实现警务工作的信息化、数据化、智慧化,推动公安工作由事后被动应对向事前精准预警转变,由静态碎片防控向动态系统防控转变,由孤军单打独斗向共建共治共享转变,切实提升公安机关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同志视察南昌公安反诈中心。
记者:南昌公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具体内容是怎样的?
万秀奇:我们以“大治、智治、共治、法治”理念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四梁八柱”,全力打造具有南昌特色的“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全域智控”新格局。一是大治。结合地域特色,依托环省市“治安防控圈”,以街面、社区、单位、重点部位防控为基础,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构建“圈、块、格、线、点”为架构的圈城查控、要素管控、重点防控大管控骨架,确立城市域、区县域、乡街域立体防控大治安格局。二是共治。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机制融入体系设计,整合优化各类社会力量资源,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体视角进行防范,从源头、传导、转化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测预警处置化解,形成部门单位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整体防控链,提高治安风险防范化解的系统性、协同性,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档升级。三是法治。把法治思维贯穿防控体系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充分发挥法治的引导、规范、保障、惩戒作用,从数据采集、共治责任等方面做到有法可据,大力推动“雪亮工程”、“智慧视觉”、“一案一码”、执法办案中心、执法记录仪等平台设备的广泛应用,完善体系建设及应用全过程执法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实现对“人、地、物、事”等治安要素的依法管控和“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执法效果,以治安治理推进法治建设。四是智治。坚持实战需求、数据赋能,以大数据为基座、在线互联为基体,注重数据共享、业务整合、力量融合,建立并依托“9+1+N”系统,全面开展治安信息智能化研判应用,再造数据警务流程,为实战化应用提供强大智能支撑,助推社会治安防控由传统模式向智慧警务转型。
记者: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具体应用。这些应用取得了哪些成效?
万秀奇:建为战、建为用,我们坚持边建边用、实战检验的思路,及时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果转化为现实战斗力。
基层基础更牢固。我们对照公安部测评体系,按照做强基层、做实基础的要求,对支点防控、系统建设、数据采集、分析研判等项目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高标打造了2个分局、20个标杆派出所、10个街面警务站和武装巡逻车组、100个警务网格,以及国内领先的智慧公安检查站等特色亮点,带动防控体系建设起点高、基础实。
智慧警务更智能。我们聚焦国内一流,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VR、数据三维建模等高新技术,广泛运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发了实战应用模型76个,建立了智慧平台40余个,建成了南昌公安智援中心、大数据指挥中心、情指中心、智慧视觉中心,打造了集南昌公安5G智慧指挥车、公安特防车、交通指挥车于一身的移动智慧指挥平台,智慧警务如虎添翼,经受住了大庆安保、疫情防控、VR产业大会安保等实战检验。秋水广场融合VR技术的智慧防控模式,在全国反恐怖防范工作现场会作经验介绍;作为唯一市级单位在全国介绍雪亮工程建设的经验做法。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同志在视察我局工作时,对这方面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平安建设更深入。我们坚持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立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大力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楼宇、平安物流等平安建设。特别是集成应用人像、虹膜、车辆识别、智能门禁、指纹采集、5G、VR等最新技术,全力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全市已建成566个智慧平安小区,其中2020年新建的277个有170个实现了零发案,其余107个刑事警情同比下降61.7%。
警务运行更高效。我们以信息化警务(勤务)工作机制改革为牵引,以“体制不变机制变”为前提,通过融警力、融民力、融技术、融手段、融机制、融管理、融服务,推动全市155个派出所完成警格化融警,实现与综治网格同频共振、联动协作,真正做到“警在格中布、事在格中处”。创新推出“市属区管”融警机制、“3+3”联勤执法警务运行模式,实现西客站治安秩序平稳,全市交所融合警务模式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南昌公安运用大数据平台服务疫情防控工作。
记者:在南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应用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
党政高度重视,为建设运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南昌市委市政府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市域社会治理、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谋划布局,上升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汇报、专题研究,出台了《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保障建设经费并纳入年度重大重点项目进行调度。
万秀奇:结合南昌公安工作实际,我们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打造“南昌模式”,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
公安主动作为,为建设运用厚植了坚实可靠的奋进之力。市局党委班子高度重视,成立强力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采取召开党委会、推进会、协调会、现场会等形式,研究建设方案,抓好工作落实。各单位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协调、亲自调度,实施挂帅、挂图、挂责作战,举全警之力、聚全警之能、汇全警之智推进防控体系建设。
部门协同有力,为建设运用提供了项目落地的坚强后盾。坚持全市“一盘棋”,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市综治、发改、财政等部门力量资源向建设聚焦,在项目立项、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最强支持。
部所鼎力支持,为建设运用贡献了科学决策的智慧源泉。公安部治安局领导倾力关心,部测评组边测评边指导。部第一研究所组织专家组,常驻市公安局指导开展系统建设,以团队强大而权威的专业技术优势,在防控体系建设标准化设计、体系化架构、系统化布局、特色化打造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省公安厅经常派专家进行专场指导,确保体系建设蹄疾步稳。
警务重塑再造,为建设运用起到了引领发展的示范效应。适应社会治理、治安防控需要,发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作用,剑指职业犯罪,我们以专制专、以快制快,成立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食药环违法犯罪、知识产权犯罪、涉税犯罪等专业队伍,开展了“两中心一体化”反诈联情联战、打击跨境赌博、长江流域(南昌段)禁捕退捕联防联战等一系列警务模式重塑,推动警务(勤务)向实战延伸。反诈新机制5月份建立至今,捣毁电诈窝点90余个,追回被骗资金3700余万元,成功破获部督百万元重特大案件26起,破案率近90%,彻底扭转原来不想打、不敢打、不会打的被动局面,实战效果明显。
记者:南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下一步的规划如何?对于其未来发展,您有何期待与展望?
万秀奇:虽然我们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科技发展不会止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会止步,我们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深入探索更不会止步。南昌是VR产业创新之城,一大批创新平台加速落地、运用场景加速推广、VR人才加速汇聚,为我们更好地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政策、产业、技术基础。下一步,我们将以南昌“城市大脑”和“智慧视觉”城市建设为契机,紧盯VR、AI产业最新技术,紧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最前沿科技创新成果,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度融合,助推警务工作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的亮点品牌,推动警务工作更智慧、服务群众更智能。
一是进一步推动机构职能调整优化。围绕机构跟着警情转的思路,围绕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治安问题,参照组建反诈等专业机构的成功做法,按照“做精机关、做专警种、做强基层、做实基础”和“市县主战、警种联战”的理念思路,通过撤并、调整职能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主动适应当前治安形势需要,真正做到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实现专业打职业。
南昌公安交通临检工作现场。
二是进一步推动工作流程重塑再造。以建设扁平化、快速化、一体化、智慧化现代警务为目标,聚焦新时代公安工作要求,及时调整警务工作模式。前期,我们推动“1、3、5分钟”快速处置等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后,将按照“情指行”一体化要求,着力破解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打造涵盖“警情响应一张图、巡防联控一张网、指挥调度一平台、信息数据一共享、采集应用一终端、预测预警一模型、固移指挥一系统”的智慧警务机制,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从信息化向智慧化迈进。
三是进一步推动警务机制聚焦基层。深化警格警务机制改革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将警格固化为基层基础最小作战单元,推动警务资源向警格聚焦、工作力量向警格下沉、管理触角向警格延伸、服务范围向警格拓展,实现风险预警预防更加精准、基础管控工作更加扎实、打击违法犯罪更加有力、社会整体防控更加严密、警务勤务政务更加智能。
四是进一步推动功能模型实战实用。不断总结梳理成功案例中的技战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优化,研究建立更科学实用的功能模型模块,通过模块自动导入、实时秒查比对、关联分析、自动研判,实现预警、调度、勘验、查缉、取证、反制、处置一体运作、智能管控,为基层民警减负,为智慧警务赋能。
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各种新思维、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为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带来了巨大机遇。我相信,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昌公安一定能把握时代脉搏、抢抓科技机遇,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突破,推动平安南昌建设迈上更高水平,实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公安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