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情报指挥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2020-11-19王鑫王攀任昕宇
王鑫 王攀 任昕宇
1.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频繁,治安形势日益严峻,公安机关面临的社会治安问题愈渐复杂, 为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党中央作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公安机关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整合现有警力和社会资源,以建立治安防范网络为手段,将打击、防范、管理、控制等多种措施相结合,实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整体联动,对社会治安实施全方位动态防控。
当前科技水平的快速进步,犯罪手段也越来越智能化,传统警务指挥模式已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指挥部门作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中枢神经”,要盘活用好现有信息资源,积极创新合成作战机制,最大限度实现情报引领下的精准研判、精确指挥,建立集约合成、高效运作的情指一体化警务模式,构建情报指挥平台作为重要抓手,切实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扁平指挥能力和水平。
情报指挥平台是支撑情指一体化警务模式规范化、精准化运行的承载平台,也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应用平台之一,通过科技信息化手段,实现各种治安力量、专业手段和管理措施统一指挥、协调和部署,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整体效能。
一、情报指挥平台的构建需求
(一)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下情指一体化运行机制
坚持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下以情报主导、扁平指挥为工作原则,依托情报指挥平台为运行载体,完善信息共享、情报互通、联合研判、协同作战等各项工作机制,保障情指一体化高效运行,强化治安防控圈与街面、社区企业单位巡防工作的有机衔接,加强区域内警务协作,推动特警、交警、社区民警、机关警力与街面巡防力量之间的协同配合,实现相互呼应、密切配合、有效防范、精确打击。
(二)加强情报对指挥信息化支撑
梳理公安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可以发现指挥系统和情报系统是各自独立建设,有各自的建设标准和方法,两个系统之间信息互通较少。在实战指挥过程中,民警对相关人员身份信息一无所知、警情发生位置难找、现场情况无法预判、涉警物品情况不清、遇到报警人身份比较特殊的(身份敏感、恶意报警者等)往往不知如何处置等难题一直困扰着基层民警,不仅导致指挥不畅、降低了处置效率、影响了后续案件办理,有的甚至因为对现场情况不清、准备不足而付出了血的代价。
(三)提高多部门间协同作战能力
各部门建设的信息系统采用的技术方式大多不一致,有些地方完全不同,各部门使用自己的通信方式进行指挥调度,当需要共同面对同一事件时,还主要依靠各层级进行转接,存在人工转接环节多、通信建立时间长、多次转换质量差等问题。由于无法找到一种统一的指挥调度手段,造成各部门信息不共享,指挥不顺畅,不能达到合成作战下指挥调度的要求,难以支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下可视化、扁平化、智能化的情指融合指挥,无法实现现场民警高效、准确处置各类警情。
(四)提升预案智能化和可操作性
虽然部分单位在预案方面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但遇到突发事件时各岗位人员任务不明确,缺乏对预案进行模块化、口令化的梳理,操作性不强,与警情关联分析和场景化支撑也不足,无法合理统筹人员和装备。
二、情报指挥平台构建的关键问题
(一)指挥要素展示分散,显示效果欠佳
通过建设态势展示系统,在电子地图上将实时警力、警情位置、视频监控、公安检查站、重点单位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下各类警务要素信息统一分析后关联上图,形成以智能分析结果上图为支点、全息地图为支撑的指挥格局,实现可视化调度指挥。
(二)通信系统相互独立,互联互通能力较弱
通过建设一体化指挥通信系统,打通指挥通信边界堡垒,将无线电台、固话手机、移动终端等通信系统互联互通,有效融合各类指挥调度通信手段。同时,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前方一线民警与后方指挥中心之间安全的信息通信通道,实现语音、视频、图片、文本等多媒体的信息交互,使相关人员均能全面动态掌握事件信息。
(三)预案信息化支撑乏力,难以适应实战需求
通过建设指挥决策辅助系统,对应急预案处置流程进行数字化、结构化,构建预案匹配模型,判断警情事件分类和预案等级,实现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根据事件接报信息自动智能匹配相关事件调度处置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实现治安防控处置流程一键启动。
(四)信息资源分散,缺少情报类信息汇聚
通过建设信息服务系统,以情指一体化警务模式为牵引,集成各类系统资源,强化数据资源共享,实现公安内部数据、政府赋权数据、企业协议数据、互联网数据、物联网数据等数据资源落地融合汇聚,对各类情报信息开展综合研判和定量分析,实时评估治安形势和违法犯罪活动规律,预测评估风险、提出防范对策、支撑实战指挥,提高警力布置的科学性和治安防控的精准度,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各应用平台提供信息支撑。
三、情报指挥平台组成架构
情报指挥平台的设计充分考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框架下网络、数据、应用、安全及与其他应用平台关系等多样化需求,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既保证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又保证其规范性和安全性。平台由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平台运行管理系统、标准规范体系、安全系统和工作机制等主要部分组成。
(一)基础层
包括服务器、存储、各种网络以及通信设备等基础硬件设施,为平台提供相对独立的网络和硬件运行环境。
(二)数据层
对汇聚的多样化异构指挥相关数据进行接入,并对数据进行加工、清洗、标识以及关联等操作,完成数据的初步治理工作。然后,针对多样化的异构指挥类数据构建指挥专有实战模型,形成指挥类数据从原始库到资源库的转变,提升指挥类数据价值密度。
(三)服务层
利用平台的离线分析、在线分析能力,建立平台服务总线,为上层应用系统提供统一、多样的应用接口和业务应用服务,同时提供实时查询服务、碰撞比对服务、预警布控等数据服务。
(四)应用层
提供情报指挥平台中态势展示、一体化通信指挥、信息服务、指挥决策辅助、勤务管理等实战应用系统,为指挥中心提供直观的态势展示和处置功能。
四、情报指挥平台的应用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情报指挥平台目前在国内已经有多个应用案例,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以某地市级公安机关为例,该情报指挥平台具有以下应用特点:
(一)全网数据信息集中化
该单位整合了110报警信息、金融机构和中小幼固定报警、人车卡口预报警、监控触网等不同系统的预报警信息,实现全网预报警信息一体化接收,同时汇聚现有公安大数据对警情进行结构化融合和分析,获得涉事人员背审信息和其他与该警情相关的详细信息,进而对报警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找出事件信息突出敏感要素,为警情事件的方案制定和决策处置提供数据支撑,形成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合力。
(二)警务资源全面可视化
将各类警情案事件以及各类公安要素通过热力图形式在电子地图上叠加展现,形成专题图层,使指挥长掌握各时段、各辖区、各案件类别发案情况。同时,通过态势展示系统实现在电子地图展示街面实时警力、警车、派出所、警务室的位置以及其他警务资源,系统对警力巡逻路线与警情高发信息进行关联分析,辅助指挥长动态调整巡逻方案。
(三)合成作战指挥高效化
通过一体化通信指挥系统建立通畅的信息流和数据流交换体系,实现后方指挥中心与前方现场民警之间各类信息同步交互,支撑各岗位在日常、应急响应、重大安保三种工作模式下均能全面动态掌握事件相关的人员背景、周边资源以及视频图像等信息,快速准确地了解到警情周边警力分布情况,合理选择和调度警力开展针对性处置,同时将指挥研判信息持续推送到现场处置民警。
(四)预案辅助决策智能化
通过对警情要素分析及预案分级规范的比对,针对突发敏感警情自动触发启动预案,按照预案内容、流程和各单位、岗位职责要求,把口令化、条目化的任务要求推送给各单位和各岗位的计算机上,相关人员通过系统提示的预案处置流程分阶段、分步骤在计算机上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通过计算机系统记录每个岗、战位的处置工作流程,并按时间顺序把整个案事件处置的全过程归档留存,实现“一事(案)一档”。
五、结语
情指一体化是在情报引导基础上的扁平化指挥调度模式,是对公安工作机制改革的积极探索,是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情指一体化实战效能的重要途径。通过情报指挥平台在全国的逐步建设及完善,实现了情报信息对指挥调度的有力支撑,从根本上解决扁平化指挥的体制和技术障碍,提高了公安机关维稳处突和打防管控的能力,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