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战时期陕北水利工程(技术)的应用
2020-11-19龚裕凌
龚裕凌
(陕西省水利发展调查与引汉济渭工程协调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4)
0 引言
1934 年,在江西瑞金,毛泽东同志就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也应予以极大的注意”。将水利比喻成农业的命脉,真是恰当、准确,如果土地是农业的一块块肌体,那么,河流、沟渠正是输送营养的血脉。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后,为坚持抗战、改善生活和保障供给,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开展了南泥湾、槐树庄、大风川等地的屯田大生产运动,期间为提高粮食产量,推动和实施了一系列农田水利工程和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陕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1 主要水利工程
1.1 排庄水利工程(今枣园幸福渠)
1940 年 4 月建成,渠道全长 6 km,斜度是 1/1000,水深2 m~6 m,流量 5 m3/s~6 m3/s,灌溉面积约 1500 亩。全部工程有碎石坝一座(长约 70 m、厚14.2 m),退水闸1 座,跌水 5 座,斗门9 座,渡槽、暗洞等,并利用水力设置水磨三座,以供给纺织及磨粉等用,是一个综合性新式水利工程[1]。
1.2 创造陕北第一架水车
图1 龙骨水车示意图
1940 年5 月,农具工厂的全体同志在每日工作九小时外,经过将近一月的开渠筑堤造车等集体劳动,创造完成了一架水车,水车日夜不停的转动着,利用水流的力量,自动把河水送到岸上来浇灌田地。水车在南方各地广泛存在,可在陕北地区确是第一次出现,这种简单实用的水利工程,对边区农业有很大补益,是值得提倡的。龙骨水车示意见图1[2]。
1.3 绥惠渠
在绥德城外3500 m 的五里湾起水,坝修在大理河上面,顺大理河左岸伸展到城西北角架一座渡槽把水引过去,灌溉在城东校场塘和飞机场至鸣咽泉止,渠深6 m,30 m 长、7 m 宽坝一座,30 m 长的桥两座,石渠1 km、护墙100 m,渠道全长7500 m。这个水利工程,将使2400 亩旱地变成水田,每亩每年可增加细粮一担,2400 担粮食,按一人一年需要一石粮算,可供2400 人的消耗。
1.4 赤水埝田(今淳化县)
埝地,不是全部水都能漫到,而只能水漫一部分。修埝一方面防止田禾被水淹,一方面发展了水利事业。可以变水患为水利,由高处流下的雨水,经过埝田之平衡,吸收了肥料,推平了不平坦的自然地,增加了耕地面积。1943 年, 全县修埝地5000 亩,当年增产粮食 30%[3-5]。
1.5 杨桥畔水利工程
水坝是在一个红砂石峡中开筑起来的,高约10 m,宽约20 m左右,为一斜坡形。水濠干线全长约6000 m,其中靠崖畔的计有2500 多米长,内有500 多步是石濠,其余都是土濠。在进坝的水濠上,修一二个退水闸,一方面防止山水冲毁水濠,一方面可将濠内剩余的水放出去,在退水闸上,还可利用水的动力,附设水碾、水磨、弹毛等作坊,全部修完可灌溉 1.5 万亩 ~2 万亩[6]。
2 主要农田水利技术(方式)
2.1 淤地坝
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在流域沟道中,用于淤地生产的坝叫淤地坝或生产坝。一条沟内修建多个淤地坝是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而独特的治沟工程体系。主要目的是滞洪、拦泥、淤地、蓄水、建设农田、发展农业生产、减轻黄河泥沙。
2.2 水漫地
利用水力冲刷和泥水淤塞造成的平整土地,靖边接近于沙漠地带,三面是山、中间是沙滩。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在沙滩的出口处筑上巩固的堤坝,大雨过后,山洪带着泥沙土粪便被阻于堤坝内,淤塞沙滩,等到太阳把它们晒干时,当时的沙滩便呈现为丰腴的平整土地,地质增厚、土地肥沃,粮食产量比一般旱地多半倍至于一倍,使原先不能耕种的土地变成了可耕地。这样利用泥水淤塞造成的平原,土语便叫水漫地。
2.3 开梯田
选择较平的山坡,开成梯田(一级一级的平田),不平的山巅及沟壑,让它长起草木,这样不但梯田可以保存熟土和肥料,不致三四年后不长庄稼,而且可蓄大量水分,既防庄苗之旱灾,又减山洪的破坏,而且草木也可以普遍发展起来,同样吸收大量的水分,减轻山洪、补救干旱。梯田运动,应当成为水利建设的前驱运动,因为陕北水利建设首先要减轻山洪的危害。
2.4 修水地
所谓水地,就是人工灌溉的耕地。新修水地的水利工程,主要的是修筑濠坝,其次是修退水闸。坝,类似堤,有石坝(如杨桥畔)、木坝(如胡家湾),其作用在于阻拦河水使之不流入河道,而让水注入水地。在坝与水地之间连一濠,濠的容量按水力大小设计,必要时可修两条濠,沿濠每隔三四丈修筑一个退水闸,当水地不需要水或水量过多的时候,就将退水闸打开,让水从这里退走,确保谷物收成。
2.5 修埝地
修埝地就是用土筑成的小堤或副堤,是关中分区首先提倡的一种改良土质,增产粮食的水土保持事业。它是凭借着人为的力量,改造与改变自然地形,使已耕地中的泥土与肥料,不被山洪冲跑,把山洪泥土用人力打成的坝棱阻止,而溶积与沉淀在原来耕地的较低处。这样就可把这个地方变成很肥沃的一块小型平地,这就叫做埝地。由于修成的埝地土质肥沃,水量充足,因此它的收获量一般地要高过原来耕地一倍以上[7]。
2.6 筐子地
也是一种水漫地,即坡度在15°~20°的斜坡上,在适当的地点掏上一个土轮子,将水留住,年久之后,即成为肥沃的台地。
2.7 挖水窑
有两种挖法:一种是挖在有了坝堰的凹渠里,另一种则是挖在大路与耕地的接壤。其作用主要是防止雨水冲蚀,同时水窑里的土取出来撒在地里也是很好的肥料。
2.8 打坝堰
即在凹渠里,打起一层一层的小横堤,挡住上面流来的泥水,因此它不但保留了原来的泥土和肥料,而且可使上面流下来的泥土,淤漫成梯田的小型平地,这种平地的产量,比原来山地的收获量高出一倍以上。
3 主要水利灌溉方式
3.1 川地
大都可以引水灌田,临大河的平坦地区可直接修筑水渠;靠小河的平坦地区可以设法利用余冻雪水及雨后发水灌田;不靠河滩的平坦地区可以打井取水灌溉。
3.2 山地
山上没有引水条件,只能在土壤里储备雨水,秋收以后应当将地彻底地耕耙一次,把土弄松,它可以吸引并保存更多的雨水;在春天尽可能地早下种,并经常锄地以减少蒸发量;勤除草,则可节省水分给谷物。
3.3 水地
修水道引水,须详细检查不使漏水。在潮湿土壤里下种,植物易于发根,下种以后尽可能延迟第一次灌水期,因谷物根苗越盛,则产生定量谷物所需之水分就越少,若水量过多时,应通过沟渠将水量分布于更广大的地区上,方不至于减少收成。
4 结语
陕北地处西北高原,森林稀少、雨少风多,年降水量不及我国东南部1/3,降水时间又多集中在夏秋之交,常遭旱灾。为了克服这个自然的环境,积极发展水利,引水灌田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当时《新中华报》《解放日报》报道,当时兴修的延安排庄、康家沟、南泥湾、绥惠渠、子长渠、靖边杨桥畔、志丹麻地坪等众多坝渠库共计百余处,灌溉面积大者万余亩,小者几晌土地。水利工程附近的农产收获量据排庄等处的调查,可比一般川地增加一倍以上,这说明在发展生产中,兴修水利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各类水利工程的修建,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极大提高,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直至今天大部分水利工程还在造福当地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