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平市雷暴特征分析及有效防御措施

2020-11-19李霖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南平市科普知识日数

李霖

(福建省南平市气象局,福建 南平 353000)

南平市隶属于福建省,地处福建省北部、闽江源头,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17°00′~119°25′,北纬26°30′至28°20′之间,位于福建、浙江、江西3省交界地带,也就是“闽北”。境内为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形特征。南平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局部山区为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足,四季分明,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受其地理区域位置和气候的影响,南平市雷暴天气出现频率较高,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雷电灾害事件,给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以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基于此,本文利用1990—2013年南平市雷暴日数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以及气候分析等方法,依据年雷暴天气的年际、月际、季节变化情况对南平市的雷暴日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南平市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并提出了有效防御措施,为今后更好地防雷减灾提供指导。

1 资料来源以及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1990—2013年南平市气象局所观测到的雷暴资料。雷暴日数统计主要以地面观测记录为准,一日之内发生数次雷暴时,通常统计为1个雷暴日;结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日界为20时,若某一次雷暴跨越20时,则按照2个雷暴日出现计算。本文主要采用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对雷暴日数年际变化、月际以及四季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此外,根据南平市的气候特点,用3~5月,6~8月,9~11月和12月~次年2月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2 结果与分析

2.1 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如图1所示为1990—2013年南平市雷暴日数年际变化图,通过分析雷暴日数变化线能够了解到,南平市雷暴日数总体呈下降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5.478d/10a。统计雷暴统资料可知,南平县在1990—2013年一共出现了1307个雷暴日,年平均雷暴日数为54.5d,说明南平市属于多雷区;南平市年际间雷暴活动波动起伏较大,年最多雷暴日数为72.5d,发生于1993年;年最少雷暴日数为40.0,发生于2003年,年最多雷暴日数与年最少雷暴日数之间相差32.5d。

2.2 雷暴日数的月、季节分布特征分析

如表1所示为南平市1990—2013年各月雷暴出现日数、月平均值以及所占比率,由表1不难看出,南平市雷暴日数主要集中于每年的3~9月,该时间段雷暴日数占全年雷暴总数的94.9%,雷暴日数出现最多的集中在盛夏(7~8月),7月、8月累计雷暴日数分别为251.0d、263.0d,月平均雷暴日数分别为10.5d、11.0d,分别占全年的19.2%、20.1%;雷暴日数出现较少的月份为10~次年2月份,该时间段雷暴日数仅占年雷暴总数的5.1%。从季节上统计来看,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雷暴日数分别占年雷暴总数的30.9%、55.7%、10.3%;3.1%;由此不难发现,夏季出现雷暴天气的概率最高,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最少。出现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夏季副热带高压的作用下西部的暖湿气流特别分旺盛,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时,在热力作用下,有利于对流性天气的发生发展,极易形成雷暴天气,所以夏季雷暴日数出现频率较高。而冬季受大陆冷空气团的影响,南平市的空气变得既冷又干燥,再加上这个时间段的太阳辐射比较弱,空气中对于较为剧烈的对流天气的形成十分不利,所以南平市冬季雷暴天气较少。

表1 1990—2013年南平市各月雷暴出现日数、月平均日数以及所占年总数的比率

3 雷暴天气有效防御措施

3.1 加大防雷科普知识宣传力度

南平市各级气象部门应加强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防雷科普宣传不仅要在城市进行宣传,还应在雷电防御比较薄弱的乡镇、农村进行广泛宣传。可以定期安排专业的防雷技术人员深入社区、农村讲解雷电的危害性和防御技巧,还可以印制简便实用、通俗易懂的防雷知识手册,组织防雷志愿者进行发放宣传;安排电视台、广播站等新闻媒体高频度进行防雷知识宣传教育;在乡镇、农村醒目区域广泛张贴防雷知识宣传海报。再者,在防雷科普知识宣传公众中,政府部门应积极参与,要广大农村和各中小学生为重点,全面讲解雷电灾害的危险性,普及雷电预警防御常识,全方位提升社会大众雷电灾害防御水平以及灾害防御能力。

3.2 科学指导社会大众防雷避雷

南平市气象局应加强当地气候的检测,强化雷电灾害监测、短时以及临近预警预报,不断增强雷电监测预警水平,并且还应制定精细化的雷电灾害风险规划。针对雷电天气出现几率较高的地区,应及时指导当地群众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要求各类防雷建筑物通过直击雷防御、感应雷防护方式。与此同时,在雷暴天气状况下,为了尽可能避免雷击事故,应减少社会大众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尽可能避免在野外长时间逗留,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尖耸、孤立的物体。在家打雷的时候,首先应该做到的便是关好门窗,避免雷电直击室内以及球形雷飘进室内,要尽可能避免雷击伤亡事故的出现。

4 结语

(1)南平市1990—2013年雷暴日数总体呈下降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5.478d/10a。历年年平均雷暴日数为54.5d,说明南平市属于多雷区;南平市年最多雷暴日数为72.5d,发生于1993年;年最少雷暴日数为40.0,发生于2003年.

(2)南平市雷暴日数主要集中于每年的3~9月,该时间段雷暴日数占全年雷暴总数的94.9%,雷暴日数出现最多的集中在盛夏(7~8月),7月、8月累计雷暴日数分占全年的19.2%、20.1%;雷暴日数出现较少的月份为10月~次年2月份,该时间段雷暴日数仅占年雷暴总数的5.1%;一年四季中,夏季出现雷暴天气的概率最高,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最少。

(3)针对雷暴天气,南平市各级气象部门需要加大防雷科普知识宣传力度,向社会大众广泛普及防雷电知识,科学指导人们防雷避灾,有效预防雷击事件的出现,尽可能保护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猜你喜欢

南平市科普知识日数
基于MCI的1961—2016年中国北方不同等级干旱趋势研究*
汉江上游汉中区域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南方多地9月热到破纪录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郑欣悦作品
澄迈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变化特征分析①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MG动画短视频与气象科普知识传播研究
咱们班的科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