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者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2020-11-19时同凯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爱国主义情怀

■时同凯/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在短时间内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与此同时我国又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世界疫情发生国分享中国疫情防控工作经验与做法,以“中国抗疫”成效完美的诠释、践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这特殊时期,教育部要求“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稳妥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提升政治理论修养和政治觉悟。切实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势转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动力,同时解决好因疫情发生所带来的新任务和新挑战,进一步落实党的政治建设总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鼓励帮助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大学生们感受什么是支撑中国道路的精神和力量,引导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来,全面实现“三全育人”效能。

一、以抗击疫情为契机,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我们的党采取了强有力而又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抗击疫情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组织动员能力更是全球卫生史上前所未见的。我们国家所展现了出色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等制度优势,更加鼓舞激起了国人对祖国的高度认可和热爱。对处在寒假期间的3000多万大学生来说,疫情期间展现出的强大综合国力、有力的社会组织和团结的人民群众及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所体现的国家强盛,是一部极具实践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面对疫情防控压力,在实施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政工作者应从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着力,牢记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以全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为契机,坚持以情共情增强思政教育课程的感染力,强化大学生们的爱国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一步凝聚大学生们的爱国主义向心力,激发大学生们的爱国主义高涨的热情。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爱国主义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疫情发生期间,各行各业、各类人群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案例,结合教育部在全国教育系统组织开展的“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思政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组织大学生开展富有感染力和感召力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同时向大学生们讲清楚讲明白在我们国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特别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最显著的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讲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大学生心中牢牢扎根,确保2020年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

二、以疫情防控为抓手,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时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爱国主义需要以情感为基础,以情怀为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防疫过程中,广泛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情怀转化为强国志、报国行,不断坚定爱国力行的使命与担当,增强抗疫胜利的决心和信念,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导大学生们深刻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优势,强化大学生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感与归属感,激发青年学生使命担当的责任感,努力做好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价值观的引领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就像孙中山曾讲的那样,做人最大的最成功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

三、以打赢疫情为重点,坚定大学生爱国主义信念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发挥自身理论知识储备优势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职业优势,把自身优势和职业优势切实有效的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和爱国主义的宏大信念,加大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注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的主流舆论宣传工作,唱响抗击疫情主旋律,宣扬抗击疫情正能量,为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力量。要以宣传抗击疫情故事为重点,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信念。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当代青年学生给予了殷切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全国抗击疫情阻击战期间,鼓励引导大学生以更大政治勇气扛起“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切实将个人理想和精神追求融入到国家民族理想,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全国疫情防控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爱国主义的宏大信念。

四、以战胜疫情为根本,拓展大学生爱国主义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新冠肺炎疫情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在世界疫情发生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随着世界各国疫情发展,国内外形势呈现出不同的局面,也形成了鲜明的比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强调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磨难志坚、多难兴邦,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提升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效能、实现“中国之治”的政治理论高度,努力推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相统一、相结合,特别是在全球疫情防控爆发期间,帮助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远见解,以爱国主义国际视野和视角,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分析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进一步凸显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

在全国疫情阻击战进入关键期之际,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承担起自身使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拓展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视野,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打赢疫情防控组织战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大学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勇敢地担当起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爱国主义情怀
3~6岁幼儿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