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
2020-11-19朱俊萍
朱俊萍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第二中学
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属于一个阶段性划分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不仅能够为学生打好数学基础作出贡献,还能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产生一定影响。并且,在初中这个学习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成绩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重点关注内容,而想要真正的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那么除了课堂的认真学习以外,复习也占有一定比例。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复习课堂的开展,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辅助,以此来提高数学复习课堂效率。
一、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
数学知识内容复杂、范围广泛,许多学生在进行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较好的掌握知识,但这些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是处于比较零散的状态的,因此,导致学生在进行知识运用的时候,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将相关知识点联系在一起,从而解决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知识网络的系统性和完整的性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复习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构建出一个方便理解、逻辑清晰的整体数学知识网络体系,并通过这样的知识网络体系,将各个章节的数学知识进行连接,从而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更好的理清知识逻辑,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准确率。[1]
例如:在进行《相似三角形》这一板块的知识复习时,教师可以从相关知识点出发,并将这些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连接起来,增加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首先,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针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条件、判断方法等基础知识进行回顾。然后,再针对学生复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如: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认识较为零散、知识点之间的连接不够熟练。接着,教师就可以利用树状图的方式来将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让他们以一种完整的知识框架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理解。通过这样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的方式,能够很好的优化教学系统,能够有效的让学生疏通知识脉络,更加高效的复习相关知识。
二、利用思维导图加深知识印象
复习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对曾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巩固,而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用一些较为平常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对于提高数学复习效率来说是不够的。[2]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带领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复习,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的掌握自主思考逻辑,让复习课堂发挥出更高的价值。
例如:在进行《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这一部分的复习时,教师可以从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出发,利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点的印象。首先,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将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图像、反比例函数性质等一些相关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回顾。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刚刚回顾的知识点,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将上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充分的体现在思维导图上。接着,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简单的评价和修改,让学生的思维导图更加完善,以便于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巩固知识、加深印象。通过利用思维导图加深学生知识印象的方式,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巩固知识的效率,帮助学生强化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知识结合的融会贯通能力。
三、利用思维导图转换复习策略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复习课堂中,教师一般比较注重强调自身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并且只是要求学生将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强硬的进行记忆,这样的方式并不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老师需要通过思维导图的辅助教学来转变复习课堂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复习课堂更加适应新课标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数学知识水平。
例如:在进行《有理数》这部分的复习时,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整个板块的知识进行划分,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进行复习。首先,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针对有理数这部分的知识进行层次划分。然后,教师再将划分过的知识点应用到思维导图的绘制上,分别成为思维导图的主干和支干。接着,教师就可以利用整个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主次分明的知识点,有效实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串联,从而提高课堂复习效率。通过这样利用思维导图转换复习策略的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强化学习效果,对于复习课堂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复习课堂的开展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加深知识印象、转换复习策略,从而帮助学生理清复习的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初中数学教学水平得到更高一层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