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0-11-19何建山
何建山
河北省永清县龙虎庄乡中心校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性,与学生缺乏情感交流,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及其不符,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质量。针对此问题,实施情感教育,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非常重要,有助于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个性的目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正适应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所在。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就其工具性而言具有交流意义,沟通交流本身就应当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是能够消除周围的陌生感,让我们的生活更为轻松融洽的方法。另一个层面,是支撑语文学科的大量阅读文章,其中都蕴藏着大量的情感:《地震中的父与子》《落花生》讲述的是父母亲情;《珍珠鸟》《金色的脚印》是人与自然生命的感情;《富饶的西沙群岛》《桂林山水甲天下》又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在支撑语文学科的阅读内容中,在一篇篇文章中,本身就蕴藏着太多的感情,而这些感情正是要学习者进行挖掘的。正是因为语文学科的这些情感,丰富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带学生看到了更广阔的山河,初次体味到了人间的至真、至善、至美。由此,挖掘语文学科情感,教学中渗透情感,正是尊重语文学科特色的体现,应当得到教学的重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大部分都为教师的“个人演讲活动”,在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学生只能沦为课堂知识的接收器,被动地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照单全收。加上教师往往会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对其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导致师生关系恶化。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当代小学生沦为了语文学习的奴隶,提到语文学习,就打不起精神。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也是方法之一。将情感教育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既能够强化学生的人格教育,又能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然而,当前的情感教育并不受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其实施情况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影响了小学生正确情感观的树立。
三、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加强师生交流。
加强师生交流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条件,师生通过交流沟通才能够进行情感交流,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培养发展学生情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产生较好的语文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加强师生交流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措施。以学习《幸福是什么》为例,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找出文章中医生,农民,劳动者感悟到的幸福是什么,然后教师阐述自己的想法,自己认为幸福是什么,如学生取得好成绩,父母身体健康,就是幸福,并鼓励学生回答自己认为的幸福是什么,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如可以放假出去玩就是幸福,妈妈爸爸可以多陪陪我就是幸福,有零花钱买喜欢的玩具就是幸福,有喜欢吃的零食就是幸福,考试考个好成绩就是幸福等等,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应给予鼓励或表示赞同,给予小学生信心,肯定,如此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建立自信,并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现有效的交流沟通。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以文章的内容限制了学生的答案,不能对小学生与课文表达不符的答案进行否定,小学生年纪较小,无法思考到伟大的事业,巨大的贡献等与实际生活相差较远的事情,教师不能依据文章内容规范学生的答案,需要通过交流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体会幸福是为人类做有益的事情,发挥自身的价值,实现情感教育。
2.创设教学情境,以境生情来拨动学生的心弦。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利用一些艺术的手段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把它直观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能有效地激发教师所期望的情感。因为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加之学生对情节的演绎,可以使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相对真实的感受体验情节中蕴藏的情感,使学生被触动,被影响,演绎情节,理解文章情感,如此可以使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文章,这对于提升学生知识水平有很大帮助。例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文章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来播放相关视频,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所了解,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播放贝多芬《葬礼进行曲》,并利用多媒体布设情境,选择一个学生就文章的一部分进行演绎,台上的学生投入到情景之中,而台下的学生被带入情景之中,如此学生自然而然的流露哀悼之情,进而理解文章,掌握文章中心及所蕴含的情景,使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得以提高。
四、结束语
从某种程度而言,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学生要学习语文,就必须学习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也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可以收获更多,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情感文章,从而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与学习掌握。另一个方面还需要足够重视情感的培养。最后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人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