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民间童谣丰富小学语文教学

2020-11-19

散文百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童谣嘴巴语感

杨 静

武宁县豫宁学校

“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这句话用来形容童谣再适合不过了,在童年时期,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童谣,短小有韵律,易懂且易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常常由于在学习中保持注意的时间较短,对语文提不起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角度出发,提高教学趣味性,在适当的时候引入童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诵童谣,加强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发展语言的学科,小学低年级正是语感与语言发展的基础重要阶段,童谣朗朗上口,韵律十足,将童谣运用至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言兴趣。[1]诵读童谣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语感,无形之中锻炼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加强语感记忆,积累语言素材。借助童谣的优势,帮助学生学习拼音与汉字,将拼音与汉字以生动化、趣味化的方式显现出来,学生在诵读中可以区分字音、字形,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有利于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升。

例如,一年级进行单韵母“a、o、e”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童谣进行教学,“嘴巴张大,嘴巴张大,aaa;嘴巴圆圆,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嘴巴扁扁,eee”,在这首童谣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a、o、e”的发音与口型。学习标调的时候,可以用“有a在,把帽带,a不在,oe戴,要是iu在一起,谁在后面给谁戴”的童谣进行引导,比起强迫要求学生熟记,这样生动形象的方式,在语文拼音学习中效果最佳。在相近字音的学习中也通过诵读童谣,锻炼学生规范读音,一年级下册语文天地中有《妞妞赶牛》,其中包括:妞、牛、扭、拗、柳、溜,这些字是同音异调、读音相近,学生在读的过程可以区分字形和字音。

二、编童谣,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在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添加了很多的童谣,通过诵读童谣,学生能够感受到童谣的魅力,学生对童谣产生兴趣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童谣创编,既可以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想象与创作能力。但在创编时会遇到缺少素材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教材内容以及生活事物进行创编,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育契机和童谣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生活经验、喜欢的风景、钟爱的动画片都有可能成为童谣的素材,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编,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和引导,及时对学生的童谣作品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尊重学生想象力。

例如,在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教学内容中,在熟知故事内容后,引导学生围绕故事内容进行童谣创编,第一自然段就可以创编为“小小蝌蚪,大大脑袋,黑黑身体,长长尾巴,快快乐乐,游来游去”,在学生创编时,不仅可以巩固所学内容,还锻炼了概括能力与创作能力;再如,四年级学生在学习书信写作时,对书信格式掌握不牢固,这个时候就可以采取创编童谣进行记忆,比如:“写信定要有格式,称呼顶格加冒号,问候另起空两格,正文继续空两格,祝福紧跟空两格,署名日期右下角,大家一定要记牢”,在童谣创编下学生不仅巩固了书信格式,还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与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节日、学生兴趣、行为规范等,设定童谣主题,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进行创编,大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三、玩童谣,增添学生学习乐趣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教师要将学生特点与童谣特征有机整合。童谣易读易记,小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容易,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将童谣玩一玩、唱一唱,这样有趣好玩的教学方式可以使他们眼前一亮,无疑大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进课堂之中,从而使得学生乐于学、快速记且记得牢,在主动参与中获取更多的乐趣与知识。[2]

例如,在一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里涉及的《手指开花》这一童谣,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诵读,学生在诵读时注意强调规范发音,接着可以通过手指操的方式让学生动起来,将童谣玩起来,比如:“一只手指点点,点哪里?点小脸儿;两只手指剪剪,剪什么?剪爱心”,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动作,还可以延伸至其他数字,比如“九只手指勾勾;十只手指拍拍”,不仅丰富了学生课堂体验,还锻炼了学生手部动作和想象能力,在有趣的课堂中就可以将这首童谣牢记于心。

灵活运用童谣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帮助,教师要充分挖掘童谣的优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感知、玩唱童谣以及想象创编。锻炼学生语感,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果。

猜你喜欢

童谣嘴巴语感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嘴巴嘟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嘴巴不见了
好好的嘴巴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我是“漏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