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吴国桢与民国汉口市政(1932-1938)

2020-11-19朱冰林

散文百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汉口市政府码头

朱冰林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一、吴国桢对汉口市政建设的筹备

1.市政机构和法规的调整与变革。

1932年10月,吴国桢上任后,为了节省经费,沿用了汉口市工务局,“并将主管卫生行政的第四科撤销,在市政府内另设秘书处”[《汉口市政概况》(1933年度)。]。

同时,为了提高各部门的行政效率,吴国桢调整了市政会议相关细则。1932年底,吴国桢以“本市市政,百端待举,非赖周咨博访,群策群力,不足以图建设”[《汉口市政概况》(1933年度),武汉市档案馆。]为由,设立市临时参议会,聘请法团领袖和名望绅商参议市政。1933年2月,吴政府便绘制出了《最近汉口市全图》,开始对汉口的市政做整体分析,尤其对建造公园绿化系统提出了大胆构想。

1936年,吴国桢主持的汉口市政会议第63次例会通过了《汉口都市规划书》。计划书对全市面积、人口规模、功能分区以及道路、市场、飞机场、过江桥梁、运动场、隧道等都做了的系统规划。特别是道路系统的规划,体现了以行政区划为中心,以放射状向市内各区分布的特点;老城区的道路则呈棋盘式交错分布。这与现代道路规划中的放射形和规则图形的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本市之主要及次要干道,均拟铺柏油路面,其余暂铺碎石”[陈克明:《汉口市街计划》,载《道路月刊》第30卷第2号。]。柏油路面是西方现代公路的一个主要特点,这里表明了吴的市政思想中明显的西方痕迹。

2.市政经费开源节流。

吴国桢时期的汉口市由特别市降为普通市,财政上不再独立,改隶湖北省。在市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1932年10月,吴国桢为预防开支泛滥,“经两次临时参议会讨论和第4次市政会议决议,于1933年2月6日成立购料委员会”,集中办理市政府所属各机关采办购买事宜,以使“开支毫不浮滥”、“收物美价廉之效”[《汉口市政概况》(1936年度)。武汉市档案馆藏。]。可见在财政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吴国桢还是采取了有力的节流改革,节省财政开支。

二、吴国桢的主要市政实践

1.重建中山公园。

1931年,中山公园在的洪水中被淹没,损失巨大。次年,吴国桢到任将中山公园建筑事务所改为中山公园董事会,聘请汉口市各机关、法团领袖及权威学者担任中山公园董事会董事,不仅将原有设施予以重建,还新建了“湖心亭”水阁、“日晷”、“四顾轩”(罗马样式)、“张公亭”(纪念张之洞)、和“落虹桥”等建筑,后来又在协和医院公地处建围墙将其圈入,并在其内圈长500公尺,宽12公尺的煤屑跑道上建成了面积约占7800平方公尺的新运动场和看台,到1936年底,相较于水淹之前,公园面积扩大了一倍并再次对外开放。

2.路桥工程。

吴国桢时期的道路建设主要围绕《武汉特别市公务计划大纲》和《汉口都市规划书》展开,新修建及改建的主要道路如下:

新修道路:打扣巷至集家嘴段马路(今沿河大道)、府东二路、府东四路(今自治街)、府北路(今青年路自解放大道至北湖西路口一段)、松滋路(东起香港路与唐家墩交汇处,西至应城路与恒山路接口处)、保康路(东起万国跑马场,西穿恒山路)、咸丰路和宣恩路、府南路、应城路(约为今建设大道之航空路至宝丰一路段)。这些新修道路多在交通繁荣、人口众多的地段,有效缓解了汉口交通拥堵的状况。

改造道路:将梅神父路至航空路一段长1910米加以改造,拓宽快车道碎石路,路中加铺5米宽柏油路面;将一元路、汉景街、平和街、华商街、会通路、崇善路、大智路、梅神父路刘园段和永清路大部改碎石路为柏油路;在双东门马路上修建水泥人行道,将有益街拓宽至10米,中修6米宽的柏油路与两端的柏油路衔接,把二暇路碎石路改造为水泥混凝土路;

桥梁方面:1932年汉口市政府工务局主持修建了武汉市最早的钢筋混泥土结构的梁板桥——惠济一、二桥,桥长4公尺、宽6公尺。

总体来说,路桥工程的建设,吴国桢时期设立了汉口路网的基本架构,奠定了汉口市发展的基础,为汉口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车船仓库码头。

汉口码头驳岸的管理权在特别市时期,归属工务局,码头租金收归财政局。1933年,吴国桢主持工作时期,颁行《码头驳岸管理及租赁规则》,收回了码头驳岸管理权。汉口水陆码头有近两万码头工人,种类杂乱,漫无章法,1933年,吴国桢采取“逐步渐进”的办法,拟具《汉口市取缔码头工人办法》15条和《汉口市轮船码头旅客行李搬运规则》17条,成立汉口市码头业务管理所,一方面取缔码头工人不良行为;另一方便成立机构管理码头纠纷事务。

4.卫生事业。

1935年市府颁布了《湖北省各市县实施整洁办法汉口实施细则》,对马路清扫、沟渠疏通、公厕清洁、垃圾存放(据统计1935年设垃圾箱1479个)、挑粪与倒马桶的时间等,事无巨细,都做了系统而又具体的规定。由此可见,吴国桢对城市卫生事业重视之非常。民国中期汉口市民的卫生观念逐渐强化,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三、吴国桢的市政建设特点

以上市政措施无不体现出吴国桢立足于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增加休闲娱乐空间,力图建设空气清新、道路宽敞、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公园”城市。吴国桢收件收容所和平民住宅区,对汉口市进行功能分区;颁布《汉口都市规划书》,以期“放射型和规则图形”的城市格局;强调马路、下水道、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所有这些,我们都可以从中窥见吴国桢的公园城市构想,体现了其人性化管理。

吴国桢任汉口市市长期间,汉口市隶属湖北省政府,缺乏自主权,事无巨细都受省政府约束——“按前奉总司令蒋电令,汉市经费仍归省府统支”[涂文学:《市政改革与中国城市现代化》,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第49页。]。市政经费不能优先解决,尤其是财权上,省政府牢牢控制着财政大权,吴国桢很难放开手脚,更是无权无钱开展大规模市政建设。

降为普通市的汉口市政府基本上处于被架空的状态。汉口市政各项工程都需交由省府审批、核查。1932年下半年“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成立后,汉口市的年度工程计划表(附工程预算表)还要由省政府呈报“剿总”审批。[参见湖北省档案馆藏档案之1933年度、1934年度汉口市政府拟办各项工程表,档案号:Lsl一5一5305。]由此可见,汉口市政府实难大展拳脚。

1931年和1935年两年大水后,汉口百废待兴,百业凋敝。却还要按照《公债条例》和《还本付息表》,在1932到1936年间偿还特别市时期发行的150万元市政公债。据统计,1936年底,吴国桢共偿还9期公债,共计135万元,仅剩下15万元未还清。然而,1936年终省政府却仅向汉口市发放3万多元的工程费,这显然远不能满足市政工程的需要。因此,吴国桢时期市政建设中至关重要的道路建设一环,主要以维修为主,很难形成大气候。其时市政经费捉襟见肘,可见一斑。

此时期汉口自由体制和宽松政治环境的缺乏以及经费的不足,使吴国桢的市政才华不能最大发挥的同时,也使汉口错过了将近十年的大好发展时机。

注释:

[1]汉口市政府.汉口市政概况[Z].武汉市档案馆,1933.

[2]汉口市政府.汉口市政概况[Z].武汉市档案馆,1933.

[3]陈克明.汉口市街计划[J].道路月刊,第30卷第2号.

[4]汉口市政府.汉口市政概况[Z].武汉市档案馆,1936.

[5]涂文学.市政改革与中国城市现代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6.

[6]汉口市政府.汉口市政府拟办各项工程表[Z].湖北省档案馆藏,1933、1934,档案号:Lsl-5-5305.

猜你喜欢

汉口市政府码头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市政府召开党组会议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汉口北》
学译致用的日汉口译教材与教学思考——以留学生日汉口译课三种常用文本为例
鲍罗廷与收回汉口英租界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