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幻电影与小同名说的跨文本语言对比分析
——以《流浪地球》为例

2020-11-19唐文静南通大学文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流浪地球刘慈欣科幻电影

■唐文静/南通大学文学院

一、前言

电影改编小说,看似是用电影来诠释原著小说,其实应该把它看做一次全新的创作。电影从来不是以“还原小说”或者“把文字影像化”作为其拍摄目的的——至少不会是主要目的。科幻电影的成功改编,不仅仅体现在特效上,更多的是作品背后的人文思想。这些人文思想是作者在小说中用语言堆砌起来的,在改编为电影时,由于文本形式的转变,自然会以多种手法展现。本文以刘慈欣同名小说《流浪地球》为例,因为是同名小说,其改编内容都是基于原作品之上,整个时代的大背景不变,影片背后传达的主体思想不变。刘慈欣虽未担任电影制作的编剧,但作为监制,可以确保在小说改编为剧本时,其语言和内容与原著不会相背离。《流浪地球》是一部短篇科幻小说,与一般长篇小说改编为电影不同,其语言的短小精炼在改编为剧本语言时更具有挑战性,也更能展现科幻电影与小说在跨文本中语言的相似和差异。

二、小说语言与电影语言的相似性

(一)同一核心主题下的语言相似性

电影是在小说的基础上改编的,两者的出发点是一样的,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同一个时代背景下所体现出来的语言即使在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式下表达出来,也会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就拿角色的语言来说,小说刻画的主人公家里三代都是军旅,因此“忠”是他一直在恪守的本分,在几乎所有人都叛逃联合政府时,唯有他依旧坚守着,这也可以看出这个角色意志坚定,电影中的主角刘启在每一次危难时机都能挺身而出,话语中的果断性和坚决性与小说想要刻画的人物特点不得不说是很贴切的。另外,引起了不小轰动的电影冰封画面给人一种确切的世界末日的感受,这与小说体现出的绝望感、末日感也是十分契合的。

《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电影,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著的核心主题:人类直面宇宙的挑战。小说和电影的时代背景相同,都是太阳极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开始实施地球逃脱计划。

(二)共鸣思想观念下语言相似性

《流浪地球》电影是在小说的背景基础上创作出的另一个故事,虽然情节不相同,但是有些内容表达出的思想是有衔接性的。小说结尾处有一句话写的是“幸运的是,还有人活着。”[1]在电影结尾,刘启的一句“地球,活了”与之相照应。“正像其他艺术作品一样,影片的主题是电影作品的灵魂与精华,也是观众所迷恋的‘精神家园’。”[2]因此,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都是让人们在最绝望的时候也要相信希望。这也会对小说和电影两者的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两者之间的语言总会有重合的地方。

(三)语言表达功能上的相似性

“电影语言是一种综合性的视听语言,观众所听到的台词、配乐、音效等同样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3]相较于小说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刘慈欣更加注重于用语言描述庞大的环境,展现出宏远的意境,这也是科幻小说区别于文学小说的重要点之一。原著中有一段是对冰封世界的描写,电影中为了更好地还原小说里所描写的冰封世界,将冰和雪的颜色由本身的白色或者偏蓝色全部换成了黑灰色,以一种近似透明岩石的质感,描绘出远离太阳的地球被完全封冻的真实感。整部电影的重头戏是地球靠近木星,在电影中,这种感觉被几次特写画面牢牢钉在观众的视野里。

三、小说语言与电影语言的差异性

电影与小说的受众不同,电影要面对的不仅是少部分本身就对科幻小说熟悉的读者们,更多的是大部分完全不看科幻的几千万观众,再加上小说在语言描写上可以利用华丽的辞藻,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情节,小说构建出的未来世界可以让读者自行想象,一千万个读者就有一千万个哈姆雷特,但是电影不能依靠读者的想象力去填充,它必须用明确、清晰以及细节化的画面和声音去给予观众一个唯一的电影世界。正是由于电影和小说在这一方面的差异,其语言形式才会有所不同。

(一)叙事方式不同造成的语言差异性

“文学艺术与电影艺术有着各自的书写方式和表达技巧,虽然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互通性和改编的可能,但是很多文学语言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电影语言,文学中运用的叙事方法也并不适合直接应用在电影改编中。”[4]《流浪地球》小说的叙事视角是以第一人称展开的,主人公是“我”,但是在电影中,为了能让观众站在一个上帝视角把握整个电影情节,电影剧本不仅赋予了主人公姓名,还比原著多增添了几名主人公。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基本都以“我”的口吻来写,这个“我”其实不能看作是一个主人公,他更像是一个工具性人物,“我”的存在目的是为了展开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从而能让读者以他的视角进入故事,所以小说中的主人公算不上是一个有鲜明特色的人物,他的主观意愿其实就是作者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在电影中,主人公刘启完全脱离了作者的主观意识,包括其他主要人物,他们的形象都是为了进一步推进电影的核心主题塑造的。小说对于人物的描写属于一笔带过式,但是在电影中,人物的表现和冲突才是最大的看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叙事方式上,小说和电影的语言有较大的差异。

(二)内容表达不同造成的语言差异性

刘慈欣科幻创作的核心特质是:尊重现实的沉重命运,理解人性的理性选择。在他的作品中,高度注重理性,理论占比较大。小说中,作者可以不厌其烦地用文字一一解释他所建构的科幻世界,其中更是有大量晦涩难懂的科学名词和物理学概念,但是这些专有名词不能经常出现在电影中,电影的受众是普通观众,让观众能看懂并接受才是电影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要想改编科幻小说,首先要做到的是弱化理论深度。《流浪地球》选择由《同桌的你》的导演郭帆执导,也不难看出电影将主打剧情。

小说和电影中都有一句关于人类理智的台词,小说中是由联合最高执政官在无法抵抗叛乱民众后选择投降时说的,“我们理解所有的人,因为已经进行了四十代人、还要延续一百代人的艰难奋斗中,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5]最后拥护政府,依旧保持理智的人被处决了,太阳死了。小说在这里其实有一种讽刺意味,因为一个粗浅的数据,在生存的面前,人类无法一直保持理智,一旦猜疑的雪球生起,就会越滚越大,最终带来不可预估的后果,所以小说的最后,地球派的死是一个带有悲剧意味的结局。

在电影中人工智能莫斯说的“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件奢求”,这是在刘培强选择以牺牲自我的方式去点燃木星时说的,这里其实是感性与理智的一场博弈。电影不同于小说,电影的结局需要迎合市场的需求,尤其是科幻电影,它的主旋律就是展现人类在面对灾难时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这也是小说改编电影要注意的不同之处。

四、结语

“西格尔认为‘改编是影视业的命根子’‘在任何一年里,最受注意的电影都是改编的’。”[6]当代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特别是影视作品的电影化变得更加突出。文学作品的改编势必要经过大众的审判,其改编结果自是由影视作品上映的反响决定。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不仅是它的文学性内容值得读者称颂,它的影视化作品同样值得观众的认可。

科幻小说的影视化改编更是需要注意与一般纯文学作品区别开,不仅仅是情节上的操刀,最关键的是作者所要描述的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科幻世界,在这一点上的改编才是重中之重。一篇好的科幻小说,即使是短篇,也有几万字的篇幅,要想控制在两个小时左右把它呈现出来属实不易。毫无疑问,往后的科幻题材的改编作品只会层出不穷,其前景和突破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流浪地球刘慈欣科幻电影
刘慈欣文学院揭牌仪式
刘慈欣科幻片《超新星纪元》启动
《球状闪电》:科幻大神刘慈欣又一力作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
刘慈欣:中国科幻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