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看孔子对“忠恕”的界定
2020-11-19丁学文
■丁学文/
黑龙江大学
在孔子的思想中,一直有一个终极的追求——“仁”。《论语》中一共出现过109次“仁”,而在这其中,有105次都是关于道德实践方法的使用。涉及到“仁”的定义的有13条,大多反映在师徒之间的对话及问答。
孔子讲究“因材施教”,因此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孔子给出的关于“仁”的解释是不同的。然而,在《论语》中却有过明确的记载,孔子的仁道是“忠恕”。
一、“忠”的内涵界定
“忠”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8次。其中有的指对君主的忠诚,比如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①有时则侧重于强调对自身职责的尽心竭力,比如“为人谋而不忠乎”,又如孔子称令尹子文为“忠”;还有的则侧重对待他人的态度要诚信友善,如“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②等。
(一)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忠”的论述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③——《论语·八佾》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在《论语》等儒家经典中,经常能看到关于“忠”的论述,有的是孔子对自己学生的解释,有的是孔子或弟子自己的理解。但无论这些说法有多少种,“忠”的基本含义都是不会变的。
《说文解字》中关于忠字的表述为:“忠,敬也。尽心曰忠,从心,中声”。④“忠”字既是形声字也是会意字,其中上半部分的“中”不仅表音,同时也表意。如果想要了解“忠”字最初的内涵就必须须考察“中”字的意义。同样在《说文解字》中关于“中”是这样说的:“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中”字得起源非常早,在几千年前的甲骨文、金文中“中”字就已经经常会出现了。“唐兰先生认为‘中’字本义是氏族的族徽旗职,‘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遂引伸为中央之义因更引伸为一切之中,后人既习用中央等引伸之义而中之本义晦’”。⑤从字形上来看,“中”字最初表示中央部分。所以,“中”应有表示内在于某物或到四边距离相等两种解读方法。由此引申出了一视同仁,公正无私的品行,而此意在后来的应用中逐渐被分化出来。“忠”字是后来造字,它是以“中”为基础构造出来表意文字。在继承了“中”上述两种意义后,“忠”字在运用的过程中逐渐有了其自身所表示的特殊含义,即内化于心的无偏无私的道德情感。⑥
在一些其他典籍中,“忠”还常被解释为君子的至孝之情。一个人只有将孝道内化于心,成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反映,才能被称为是君子。这两种对于“忠”的解释都是基于人的内心情感和道德规范来说的。人若想在社会上立足,并渴望能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这种真实的内在道德规范,在处理周遭事物时做到不偏不倚、公正无私,也就是“忠”。另外在《国语》《左传》等著作中,“忠”常常被作为一种道德科目来解读,目的自然是要在社会中起到教化作用。
(二)“忠”的思想内涵
“忠恕”之“忠”显然并非一个简单的道德教育科目可以解释的通的,它是道德实践的一种方式。《说文解字》:“忠,敬也。”从字形上看,忠与敬似乎并无关联。所以,很多学者并不认同这种解释。其实究其深处,“忠”与“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说文》中对“敬”的解释来逆推一下“忠”意义。《说文》将“敬”解释为“肃”,即严肃的态度。要想使得自身内心道德情感不断地提升达到一个明确真实的境界,就必须时刻保持敬畏严肃的处事态度。只有这样对待万事万物的过程中才能尽量避免受到私欲的影响,做到中正无私。这些虽然是从字义上来解释“忠”,但恰恰能够反映出“忠”最初最本质的意义。后世学者关于“忠”的解释也大多相同,如郑玄解忠、孔疏释忠等都将“忠”解作“中心”,而程朱将其解为“尽己”。这些注解的意思大概都是一脉相通的。通过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忠”的基本意义就是时刻以敬畏、严肃的心态来保持内心真实的道德情感、道德规范。而这种情感是不受私欲和个人偏见的影响的。
“忠恕”始终是作为“仁之方”的一种道德实践手段。当我们知道“忠”的意义在于保持内心真实的道德情操的时候,接下来该如何实践才能达到“忠”所要求的规范。《论语·雍也》里有这样一句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的意义在于当我们想要努力去达成某一件事的时候,不要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要尽可能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一种“尽己而推”的思想情感,真正的做到不偏不倚、公正无私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想法。这就是“忠”所要求的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实现“仁”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恕”的内涵界定
在《论语》中“恕”字只出现了两次。除《里仁》篇忠恕这一章外,只在《卫灵公》篇中有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都不愿意经受的事情,就不要施加于他人。这明显是孔子自己对“恕”的理解,但这是否就是“恕”所表示的全部内涵,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孔子关于“恕”的论述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遍翻孔子的所有著作,孔子自己给出的对于“恕”的明确定义只有这一句话。但就是这一句话已经将“恕”的基本含义解释的十分透彻了。后世学者对于恕的论述各有偏重但始终不会脱离
这句话的范畴。
通过《左传》中那六处关于“恕”的记载可以看出,要做到孔子所说的“恕”,必须能够超越自身私欲的局限,通过心灵的共鸣来与他人进行换位思考,从而能够理解和体谅他人的处境和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正确合理的处世之道。
(二)“恕”的思想内涵
综上所述,“忠恕”当中的“恕”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实践方法其基本含义应为:为人处世的道德判断标准在于能够体谅和理解于他人的情感。在此姑且将这个含义先称之为“恕”道。显然,在《论语》中“能近取譬”一语比较全面地表达出了“恕”的含义。《论语·雍也》末章中,孔子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朱注曰:“近取诸身以譬诸他人。”⑧句意为:通过换位思考来体会和理解他人的内心情感并以此作为道德价值的判断标准,这就是追求仁德修养的道德实践方法。简单的说人的欲望感受可从接受与拒绝两方面来区分。每个人的欲望和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所想做的、想要的并不一定符合他人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己之所欲施之于人”似乎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并不符合道德规范。而“己所不欲”则不同,虽然每个人的欲望不同但所恶大致一样。换言之,“己之所欲”是个性,“己所不欲”是共性。孔子的话正是从共性方面来阐述“恕”的意义。即“恕”的社会意义。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知,“忠”是指以敬畏、严肃的态度时刻保持内心中正无私的道德情操;“恕”是指在对待万事万物的时候,能够通过换位思考去理解、体谅他人的情感和立场,并以此作为实现道德修养的实践基础。那么,忠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其实究其根本忠恕含义本是相通的,在有些时候也可以等同互用。
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去不断地反省自身并从中体会内心的真诚与无私,而后以此真诚之心去换位思考通情理解他人的立场感受,就能做到“忠恕”结合。从另一个方向思考,如果有一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将自己不愿意做或者不愿意接触的事物强加于他人身上,那么这个人一定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他的内心也就无从说真诚二字了。那么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忠”与“恕”是人的内心情感发展的两个方向,但这两个方向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的内心如果是真诚无私的,那么他就能够自然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会他人的内心;反过来推论一个人能做到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那么他一定是一个真诚的有道德情操的人。“忠恕”是人内心情感反战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通的,不仅仅是指字形字义上的相通,同样是人内心深处情感的相通。两个字虽然所指有所偏重,但最终意义上还是殊途同归。
注释:
①②③⑦⑧杨伯峻.论语释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④许慎.说文解字大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3.
⑤⑥董卫国.忠恕之道思想内涵辨析[J].中国哲学史,201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