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和“双一流”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浅析

2020-11-19夏梦颖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教务处教学管理留学生

■夏梦颖/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学习知识、传承文化的实践活动。早在春秋末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便把教育作为立国的三大要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更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我国教育政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①第十六章中,不仅鼓励优秀的中国学子“走出去”,进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更提倡“引进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以此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2013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One Belt and Road),更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双一流”建设的宏伟目标,使各高校来华留学生人数和层次有显著提升,也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来华留学生概况

2016年4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全面指导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提出“丰富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和“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促进沿线国家教育合作”。②《意见》中提出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旨在每年资助1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作为《意见》的配套文件,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③的通知,进一步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为沿线各国专项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成功地把中国打造成为深受沿线各国学子欢迎的留学目的地国。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外国留学人员在811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教学机构中学习。其中,排名前十的生源国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绝对主力。随着留学生人数的扩大,学生教学与管理工作亟待跟进。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管理相对分散

教务处是主管全校教与学各方面的事务的主要机构,教务处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是学生选课、课表查询、成绩查询的在线平台。中国学生入校后,根据学号注册教务管理系统,查询各专业的学习要求、培养计划,并完成选课。然而很多高校针对留学生的英文版教务管理系统仍在开发中,未能整合全校各学院优势,存在教学管理相对分散的缺点:

(1)由于缺乏资源整合,数学、物理、体育、中华文化等全英文公共基础课程开设困难。

(2)在专业课程的开设方面,由于缺少公共选课平台,留学生的选修课程较少;在各学院的教学计划中,对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为90~120学分,部分专业不能满足本科学历120学分的要求(国际惯例)。

(3)留学生的全英文课程未纳入教务管理系统,造成中国学生无法选课,在教学模式上将留学生和本国学生进行了分离,阻碍了二者之间的学习交流、文化交流,形成留学生“扎堆式”的学习生活状态。

(二)组织机构不健全

高校国际处的留学生办公室一般是留学生的直属领导机构,负责对全校留学生的招生、培养和管理进行统一指导,尽管留办工作很努力,但各学院未能像本国学生一样,得到招就处、教务处、学工部、后勤部、研究生院等多个部门的指导、支持和服务,为留学生提供的教育、生活与文化服务不完善。比较典型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专业指导,二是后勤服务缺乏差异性,三是文化活动缺乏针对性。首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差异性,使得留学生的意识形态构成复杂。这就急需学工部提供专业思政指导,进行舆论监管和积极正面引导。其次,针对留学生提供的住宿、餐饮服务虽与中国学生有一定差异,但未在留学生内部进行细分,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和欧美国家留学生有很大差异,但未得到重视。再次,留学生申请成立社团存在一定困难,团委学生会组织的面向留学生的文化活动较少且缺乏针对性,很难满足不同生源地国家学生的文化需求。

(三)日常管理人手不足

各学院的留学生日常管理问题随着人数的激增越显突出,由于编制问题,各学院多配置了一位管理人员,包括教学管理和辅导员工作,部分学院只有一位兼职的管理人员或一位兼职学生辅导员。留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量大,兼职管理人员在其他事务中难以抽身,投入思政辅导工作的时间精力有限。哪怕是一名专职的管理人员,也承担着不同于中国学生辅导员的额外工作:包括使用英语进行国情教育、舆情监控、纪律培训、考勤考核、新闻报道、招生与奖学金管理、行业实习的调配等,且田野调查、生病住院等需要全程陪同翻译。兼职管理人员还存在时间协调不开,无法及时沟通、实时地处理紧急情况,致使工作延误等问题。兼职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更加难以开展,一方面专职教师的权威性,是兼职的学生辅导员无法取代的。奖惩、考核、思政、纪律等工作的开展,如果以兼职辅导员学生的身份出面,与留学生身份对等,缺乏严肃性和威慑力,难以服众,加之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大多自由散漫,个人主义盛行(不像中国学生从小受“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纪律性强,易于管理),故只有以专职老师的身份才能树立权威,利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兼职的学生辅导员难有海外学习交流经验,国际化视野有限,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不足。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的问题解决方案,希望各高校共同努力,将来华留学生教育进一步向前推进。

(1)留学生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建议参照国内学生开课方式,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教务处向相关学院下达公共课教学任务,各学院合并上课,并同时为教师配备助教。

(2)留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开设,各学院共享课程资源,建议每个学院提供2-3门专业基础课程,向全校留学生开放,作为公共选修课程,以补充留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资源;这些公共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目前由各学院教务管理人员协调,公布课程信息、优先排课、学生选课等。

(3)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共同课程的开设,建议中文水平较好的留学生可选修相关专业的中文课程,英文水平较好的中国学生可选修相关专业的英文课程,由学院认定学分。加强中外学生的学习交流,以提升留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4)各学院在课程开设方面可以开展以下合作:进行课程置换,互为对方学院开设课程;联合开设课程,由各学院的教师共同承担,比如模块化教学;共同外聘教师开设公共课程,包括聘请兼职外籍教师等。

(5)各学院在教学活动、社会实践、学生活动方面可以开展以下合作:针对学生的学术讲座、技术讲座;各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参观访问等;主办留学生运动会、迎新晚会、文艺演出、重要节假日的联谊活动(Party)等活动。

(6)各高校教务处应建立面向留学生教育的教学管理平台,并将留学生的本科教育纳入本科教学体系;在教务处未纳入教学管理平台统一管理之前,建议由国际处协调,启用一个统一的留学生教学管理平台。

(7)国际处应协调解决留学生管理的归口问题,特别是本科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管理,教务处和学工部应该兼顾留学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如果留学生只能独立培养和管理,建议学校成立“留学生院”,建立相应的教学、学工、招生、就业管理机构,服务于学院的留学生教育。

(8)针对学院层面的留学生管理,应按照国内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政策,配备专职辅导员,负责留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如果各学院的留学生人数达不到配置标准,可多学院共同配置专职辅导员,实现跨学院的留学生管理;也可以在留学生办公室增加辅导员岗位,按照目前留学生的规模配备,负责全校的留学生管理。

(9)对于留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建议留学生办公室组织成立校院两级的留学生组织,包括学生会、学生俱乐部、学术社团等。中国学生组织可特别关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民族的节日和习俗,为留学生举办相应的文化活动;亦可由留学生组织出面开展留学生的各项活动,加强与国内学生的交流,丰富留学生的生活。

四、结语

教育的国际化是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重要工作,为了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和提升留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校院两级正在进行不懈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寻找对策,共同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扩大人文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共同开创教育美好明天。

注释:

①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②教育部.这5年,教育开放筑新局[EB/OL].2018-03-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803/t20180320_330665.html.

③教育部.教外〔2016〕4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EB/OL].2016-07-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srcsite/A20/s7068/201608/t20160811_274679.html.

猜你喜欢

教务处教学管理留学生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好处费
高中教务处工作信息化管理经验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