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模式中家长参与度低问题研究
——以生态系统理论和交叠影响域理论为分析视角
2020-11-19黄秋红云南师范大学
■黄秋红/云南师范大学
美国家校合作的意识较中国早,自二战后就受到广泛重视,而中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才引起教育界广泛重视,因此,美国家校合作的制度、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发展都较中国完善。[1]近几年人们逐渐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国家也在不断的规范家校合作的相关制度,不断完善组织机构,法律制度逐步增多就是最好的体现,然而在家长与学校双方都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下,却没有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开展方式,形式流于表面,教师与家长仅简单互动;家长在家校合作中没有实质性发言权,特别是低阶层家长,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参与度低;对于家长与教师在行使儿童的教育权利与义务时,没有明确的界限,权利行使模糊,导致双方无法达成共识。通过分析目前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对比不同理论解释下的家校合作的优势和局限,从而在四种理论基础上扩展新型家校合作,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新的组织形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一、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家校合作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将人置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强调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把个体的发展与周围的环境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若干个系统,即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在系统以及宏观系统。首先是微观系统,主要是指个体直接接触并参与的,与自身有直接而紧密联系的环境,比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其次是中介系统,它是指个体所处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学校和家庭,家庭与邻居等之间的相互联系,中介系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取决于微观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外层系统,它是指在个体成长的生态环境中,一些环境因素并不直接接触或参与,但可以对个体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2]如不同职业背景的父母传递给子女不同的价值观,我们称为“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最后是宏观系统,它指个体成长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及其意识形态背景。[3]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以学生个体周边直接接触的环境为同心圆,根据直接作用与个体关系的大小依次包含于另一个系统中,前三个生态系统均存在于宏观系统中。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共同促进个体的发展,如果个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较好的互动关系,则会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家校合作,对孩子产生直接作用的是处于微观系统中的家庭、学校,但是家长在家校合作的参与度、贡献量,以及家校合作能否发挥作用也受到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如处于微观系统的家庭因素,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的经济程度、父母的社会地位都会影响着参与子女教育的态度与能力。[3]而这一生态系统的家庭因素与上述讲到的家庭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相同,对于低层阶级的父母在时间、金钱、资源、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在参与孩子教育中表现出明显差异。微观系统中的这些差异又影响着中介系统,在家庭与学校的关系中,家长文化背景的差异,社会资本的差异等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这又表现在“家庭缺失论”与“教育机构歧视论”,且处于高地位的父母也会拥有广泛的人脉,见多识广,在以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形式的家校合作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受到微观系统影响的个体,由于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身呈现出来的仪态、举止行为、思想观念同时也会在学校与人相处时表现出来,这就会影响到学生与同学的关系,还会影响到教师对其指导教育的方式。与社会分工与社会资本理论不同的是,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家校合作把社会因素也纳入其中,社会对家校合作的态度,如是否为支持家校合作而出台一些与家校合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没有给家校合作以明确的保障制度,是否成立家校沟通的平台,学校和社区有没有为家长开设与家庭教育、家校合作有关的讲座、论坛,媒体有没有对家校合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及时的报道等。通过社会的参与,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平台、机会、保障。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总是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中。[4]家校合作不仅只是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简单联系,而是与各个事物相互作用着。
二、交叠影响域理论视角下的家校合作
爱普斯坦在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交叠影响域理论,主张家庭、学校、个体与社会组织对学生的发展与教育的影响力是重叠的,即学校、家庭和社区单独或共同地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该理论把学生置于重叠影响理论的中心,从外部模型来看,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经验、价值观和行为可以相互结合也可互相分离影响着学生个体。即有些活动应该是学校、家庭和社区分开来进行的,强调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机构对学生的独特影响力,而有些则必须是三者合作完成,三者之间共同作用产生的交叠的影响可能形成参与某项活动的条件、场地、机会或不同的激励效果。[5]且彼此交叠面积的大小,随着适龄活动及学生参与其教育的交流及决策变化而变化。从内部模型来看,主要解释交叠区域三个主体如何影响着个体,当家庭、学校和社区形成相同的经验、价值观和行为并采取一致行动时,交叠影响便产生了。这种作用发生在群体和个体两个层次,群体层面,它可能是以家庭、社区为单位的集体性活动,如学校邀请全体家长参加的家长大会或讲座;在个体层面,它是以教师、家长、学生或社区人士为单位的个体行动,如教师对家长进行一对一指导活动[6]。三种环境对于孩子的发展的影响力是交叠且不断累积的,将持续地影响不同年龄、年级学生的成长。
该理论视角下的家校合作对生态系统进行了改进,在生态系统理论中是以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为同心圆,存在于其他生态系统中,虽然与交叠影响域理论一样,都受到家庭、学校、社区的影响,但是在交叠影响域理论中是以学生个体为中心,三个环境共同或分别影响着个体,既看到每个环境的独特影响,又看到三个环境共同作用下的影响,并且仅仅是以学生个体为中心,这就削弱了学生在原生家庭受到的影响,而只强调作为个体的学生受到家庭、学校、社区的影响;但是生态系统理论中的学生个体所在同心圆是以周边直接接触的环境而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资本的影响,而这一影响对学生、对老师产生的结果都与家校合作相关。
三、结语
社区在家校合作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整篇文章的论述得知,家庭文化资本在家校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目前的现状来看,不同的家庭的文化资本已经对子女造成了不同层次的影响,从父母自身因素来看,父母也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资本,而这一努力方式,除了靠自身意志、勤奋等来自学外,还可通过发挥社区在家校合作这一平台来帮助家长获得提高,妇联和社区委员通过以讲座、培训、文件制度等形式的家庭教育来实施,各相关部门、家长、及学校都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早期儿童家庭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发家校合作的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家校合作的发展,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总之,作为家校合作的指导理论,每个理论在特定时期都发挥了它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理论也在不断进化。本研究认为,有效的家校合作应该是一个循环的状态,各个因素之间都有相互促进作用,各个群体之间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